?

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2019-11-05 05:32張莎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大數據高職院校

摘要:本文對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大數據技術輔助下的各種教學理念與方法都應得到教師的重視,積極學習掌握這些教育工作上的革新成果,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水平提升。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應用

引言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形式,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是一個與學生終生聯系密切的教育科目,因此教師必須可以認識到大數據在此項教學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時與時俱進的利用大數據技術促進思政教育工作落實效率更高。

一、大數據時代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價值點

(一)給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創新提供了落腳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水平與質量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教育工作的方法擴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手機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已經基本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不可離手的通訊工具,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須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向數字化、網絡化轉型,符合學生的信息獲取習慣。同時,教師要對當前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學生的心理行為習慣進行更為詳細的分析,并針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課程革新,對應出更為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案,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

(二)為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就目前高校學生的情感交流習慣上看,高校大學生比較傾向于網絡、社交媒體等方式。因此,這些社交媒體上留下的信息數據就可以反映出當代高校學生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客觀表現,因此思政教育人員必須對這些信息背后的價值與問題進行深度挖掘,進而制定出更為貼合學生心理與行為習慣的思政教育方案,以人性化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發現問題,并及時通過思政教育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大數據新理念、新技術,對高校思政的教育方法進行創新,讓學生可以避開那些傳統的、說教式的教育方法,進而更為潤物細無聲的對學生進行思政方面的引導與教育。

二、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一)利用大數據優化高校思政教育環境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借助大數據技術擴展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這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同時也讓學生學習的效率更高。

為了利用大數據技術將高校思政教育環境進行更為全面的優化,高校要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進行重視:首先,構建大數據高校思政教育平臺,讓高校思政教育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思政教育空間的有效擴展,可讓學生接收到的思政教育內容更加先進,更加貼合學生當前生活的時代。同時,也可以保證當前時代的主流思想可以更高效的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感情、價值觀念、行為習慣中來。其次,高校還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關鍵內容的現代化教育平臺,如微信群、公眾號、貼吧、論壇等,這些社交平臺的使用,讓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更好的融合,同時多種多樣的大數據技術教育平臺,讓學生的意見可以及時被教師與校方收集,進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與方法。

(二)對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進行創新

想要高校的思政教育方法得到全面翻新,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迎合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革新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以傳統教育方法為基礎進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迎合新時代學子的學習、認知習慣,進而保證教學方法革新的適宜性、科學性。第一點,高校要對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進行全面理解,而后對應出適宜的教育內容與方法,讓傳統課堂教育工作的內涵得到升華,朝著深度、廣度兩個方向延伸,因為信息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與途徑逐漸豐富,學生利用這些信息手段可以對學科的內容了解更多,進而對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對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來說也很有幫助。

第二點,教師要秉承“生本”理念落實教學工作,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各種交流平臺,與學生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總滲透思政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可讓效果更佳明顯,但是學生并未感到被教育,因此有效預防了學生出現厭學、抵制的心理。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課程的科學開發

依靠信息技術進行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時,校方與教師要將課程落實的重點應放置在視頻、圖片、音樂等形式上,這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將思政教育課程以全新的教學形式表達出來,讓高校學生的接受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對高校的思政教育課程廣度與深度進行擴展,可以面向社會整機有教育意義的新聞與事件等,制作成紀錄片或是短片,在固定的時間播放,讓學生可以擁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為了保證這些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實質量,高校方面還要注意對課程的內容與安排順序等進行測評,組織專業小組對這些工作的實用性、適宜性進行審視,盡量可以通過專家的指導,讓高校學生接受到的思政課程更加科學。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不能僅僅將其視作是一個教學輔助手段,還應注重使用大數據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注重通過分析學生的行為習慣與處事方法進行學生的心理分析,進而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教師的針對性思政教育與引導。

結語

通過以上的文章的論述,可以從中獲得到的經驗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方法與內容都應及時得到更新,借助更多的先進的技術手段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滿足,同時擴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面,讓其可以在校園內學習到更多。

參考文獻

[1]朱曉艷.淺談大數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才智,2019(15):83.

[2]劉瀟瀟.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J].智庫時代,2019(02):201+203.

[3]康永貴.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轉向與發展路徑[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1):12.

[4]董長貴.大數據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轉向與發展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76.

作者簡介:

張莎,女,漢,湖南湘潭,1987年3月,碩士研究生,講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大數據高職院校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