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螞蚱』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2019-11-06 07:31佟雨航康國建
幸福 2019年30期
關鍵詞:螞蚱丹丹青草

文/佟雨航 圖/康國建

張丹丹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老家地處山區,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經濟比較落后。張丹丹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從老家走出來的大學生,許多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大城市,而張丹丹是個例外。張丹丹大學畢業后,放棄了留在城市大公司做會計工作的機會,回到老家做了一名大學生村官,擔任村支部書記助理。張丹丹希望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讓父老鄉親盡快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

上任的第一天,張丹丹就積極地尋找著適合老家經濟發展的致富項目。她深知,最好的致富項目就是那種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先盡快讓村民們從貧窮中脫離出來,讓他們在短期內看到致富的希望??蛇@樣的項目并不好找,張丹丹查閱了國內外的致富項目資料,打電話咨詢了家在南方的大學同學,都沒能找到適合高路橋村發展的致富項目。

一天,張丹丹受邀參加高中同學聚會,聚會地點在濟南一家高檔餐廳。席間,一盤“飛黃騰達(香煎螞蚱)”的菜肴引起了同學們的爭議,很多女同學都面面相覷不敢伸筷子,但見多識廣的男同學卻吃得很香。一位男同學說,這道菜不但堪稱人間美味,而且寓意也十分美好,他每次宴請客戶都必點這道菜,客戶也對這道菜贊不絕口。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張丹丹對蝗蟲并不陌生,她不屑地說:“我當是什么稀罕物呢,不就是莊稼害蟲螞蚱嗎?”那位男同學接話說:“別管什么蟲,做成菜吃起來好吃就行喲!”張丹丹不信,夾了一只放進嘴里,果真是香酥無比。餐后,張丹丹跑到后廚咨詢,大廚說,“飛黃騰達”賣得很火,很多食客都是奔著這道菜而來,但唯一的缺憾是食材短缺難買,不能滿足廣大食客的需求。

回到家,張丹丹失眠了,她腦海里一直回放著白天餐廳里的一幕。她想,村民們可不可以養螞蚱致富呢?張丹丹便上網查閱資料:螞蚱,又稱蝗蟲,富含甲殼素,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為廣大飲食消費者所青睞,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佳肴,而且還有藥用價值,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功能,久食可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被列為“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看到這些,張丹丹養螞蚱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最為關鍵的是:螞蚱喜旱、耐高溫、養殖周期內不用喂水,每天只需喂食三頓青草,也沒有病蟲害,無需擔心染病死亡,養殖幾乎是零風險。而且,高路橋村地處半山腰,氣候干燥、光照充足,非常適合螞蚱的生長和繁育。這簡直就是為高路橋村量身定制的致富項目。

當張丹丹把養螞蚱的項目推薦給村民們時,村民們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七嘴八舌地說:“螞蚱是莊稼害蟲,靠養螞蚱致富,不太靠譜吧?”村民們不相信養莊稼害蟲能讓他們致富,更不相信剛出學校門的張丹丹有能力帶領他們致富。他們擔心錢投進去了,會不會打了水漂,到頭來雞飛蛋打一場空。

怎樣才能讓村民們相信養螞蚱能致富呢?張丹丹心想:“事實勝于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自己率先垂范,通過養螞蚱掙到錢了,村民們自然就相信了,也就會跟著她養螞蚱了?!闭f干就干。張丹丹雇請工人在她家的承包地里首批建了4個養殖示范大棚(單個養殖大棚占地60平方米),養殖大棚里外兩層,里層是紗網,外層是塑料膜。接著,她又從外省聯系購進了一批名叫“東亞飛蝗”的螞蚱蟲卵,在養殖大棚里進行孵化繁殖。很快,第一批“東亞飛蝗”就繁育成功了,成活率高達85%以上,密密麻麻的螞蚱幼蟲遍布養殖大棚的角角落落。

螞蚱的養殖期是在每年的5月到10月之間,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幾個月份。螞蚱喜歡食用帶著漿汁的新鮮青草,所以每次喂食的青草必須是現割的青草。清晨,天剛蒙蒙亮,張丹丹就起床,推著小車,拿著鐮刀,到山坡上割青草。中午,張丹丹頂著烈日,把割到的青草抱進養殖棚內喂給螞蚱們吃。晚上,當累了一天的人們都躺在床上歇息時,張丹丹又打著手電去養殖大棚巡視,檢查塑料膜或紗網是否有破洞的地方。夏天外面熱,養殖大棚內密不透風,更熱。張丹丹每次進去給螞蚱喂草,不大一會兒衣服就全被汗濕透了。張丹丹每次給螞蚱喂食,都是在里面待一會兒就趕緊出來透透氣,然后再進去繼續喂食。

螞蚱的生長周期很短,從蟲卵孵化成幼蟲再到成蟲,大約需要40天左右。40天后,張丹丹4個養殖大棚的螞蚱長成了成蟲,全部被濟南的幾家大型餐廳搶購一空。張丹丹初步做了一下統計:一個養殖大棚的螞蚱成蟲產量在100斤左右,每斤螞蚱成蟲市場價格在20~30元之間。也就是說,一個占地60平方米的養殖大棚,養殖螞蚱40天后就能產出2000~3000元的經濟效益。而從5月到10月期間能養殖4茬螞蚱。也就是說,一個占地60平方米的養殖大棚,僅半年的時間便可以收入8000~9000元,而建這樣一個養殖大棚成本僅需1000元。由此可見,養殖螞蚱經濟效益非??捎^。

有了養殖螞蚱的成功經驗,張丹丹擴大了養殖規模,又建了36個養殖大棚,加上之前建的4個養殖大棚,總共40個養殖大棚,占地2000平方米(約3畝)。由于形成了規模養殖,青草的需求量大大增多,需要一個專門的飼草基地。根據之前總結出來的數據,張丹丹計算出養一畝的螞蚱大約需要三畝的青草,于是她又流轉了12畝土地,用來專門種植青草,保障螞蚱的“口糧”供應。

養殖螞蚱究竟能不能掙錢?張丹丹用事實給了村民們一個可信的答案。她用自己養螞蚱一年所獲得的經濟數據,給村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她的40個螞蚱養殖大棚,5月至10月間養殖4茬螞蚱,總產15000多斤螞蚱成蟲,每斤螞蚱成蟲按市場銷售均價25元出售,年毛收入37萬多元,刨去土地、種草等各種成本,年純收入不低于30萬元。

俗話說,眼見為實。村民們親眼見證了張丹丹養殖螞蚱、銷售螞蚱的全過程,這下子他們徹底服了,完全相信了養螞蚱可以掙錢致富。村民們笑盈盈地找上門來,對張丹丹說:“丹丹啊,我們都想好了,愿意跟著你養螞蚱!”這正是張丹丹所希望的,她笑著對村民們說:“好啊,歡迎大家一起養螞蚱,共同致富!”

張丹丹成立了螞蚱養殖合作社,對于加入螞蚱養殖合作社的村民,她都是親自上門進行技術指導:選擇什么樣的紗網、養殖棚地理位置的選擇、種植什么品種的青草、每天投喂的次數等等。養殖合作社不僅為養殖戶統一采購蝗蟲蟲卵,提供飼養技術指導,還幫助養殖戶統一銷售,解決養殖戶的一切后顧之憂。對家庭困難的養殖戶,養殖合作社不但負責聯系銀行尋求創業小額低息貸款扶持,還免費提供螞蚱蟲卵,讓養殖戶輕裝上陣奔富路。

養殖螞蚱的經濟效益立竿見影。村民李忠民一家六口人,兩個孩子都在外省讀大學,兩個孩子每月的生活費讓他犯了大難。自從加入了螞蚱養殖合作社后,他用小額低息貸款建了10個養殖大棚,第一批螞蚱成蟲售出后,他一下子就收入了2萬多元。當月,他給每個孩子多轉了500元生活費。殘疾貧困戶張海娟,夫妻二人都身有殘疾,不能出外打工掙錢,家庭生活極其貧困,僅靠微薄的低保金生活。張海娟問張丹丹,她可不可以加入螞蚱養殖合作社?張丹丹笑著告訴張海娟,養螞蚱勞動強度不大,以她和她丈夫的身體狀況,完全可以勝任。張丹丹幫助張海娟向信用社申請了創業小額無息貸款,并建了6個養殖大棚。第一批螞蚱成蟲出售后,張海娟收入了1多萬元。數著那一沓厚厚的鈔票,張海娟和丈夫的臉上都笑開了花,他們這輩子從沒見過這么多錢。張海娟喜極而泣:“我從沒想到我會有這么多錢,而這多虧了丹丹的螞蚱養殖項目……”據統計,第一批參加螞蚱養殖合作社的村民,全部在當年實現了脫貧。

讓村民們脫貧并不是張丹丹的終極目標,張丹丹的終極目標是讓村民們致富奔小康。2019年初,村里打造了一條扶貧旅游示范路線,張丹丹又有了新的致富思路——依托村里的扶貧旅游線路,在線路兩旁建設螞蚱體驗棚,讓城里的孩子在體驗棚進行喂螞蚱、抓螞蚱等一系列體驗,既能提高高路橋村螞蚱養殖的知名度和拓寬銷路,也能為村里的旅游產業增添幾分魅力特色。在高路橋村村路兩旁,一排排白色的螞蚱體驗棚,吸引了無數城市游客的目光,他們紛紛進到棚內,體驗捉螞蚱的鄉間野趣。

如今,張丹丹身上又多了一個頭銜——村里的鄉村振興助理員。談及未來,張丹丹說:2020年,自己將繼續擴大螞蚱養殖基地的面積,成立孔村鎮螞蚱養殖協會,徹底改變老家貧窮落后的面貌,為建設新農村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歡
螞蚱丹丹青草
青草、老鼠和桃子
高中數學之美
灰螞蚱和綠螞蚱
快活的小螞蚱
美人魚2
林丹丹
青草歸來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