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精細化管理視角看竹山縣農村托管中心的運營管理

2019-11-11 09:17胡雪莉
價值工程 2019年27期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精細化管理

胡雪莉

摘要: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轉型的痛點,其數量大、問題多,因親情缺失、管控不力帶來的家庭教育和安全監護難題一時無解,潛在的犯罪和安全事故風險不斷加大。通過對湖北省竹山縣四所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的實地調研,我們發現他們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的安全監護、心理健康問題,彌補了其家庭教育的空白,引導其樹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竹山縣的托管中心為我們提供了解決留守兒童安全、教育問題的竹山經驗。本文從精細化管理視閾解析竹山經驗,為我國農村托管中心的運營管理提供一些解決思路。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the pain poin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nvolves many families and has many problems. The problem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safety monitoring caused by lack of family ties and poor management are not solved at one time, and the risks of potential crimes and safety accidents are increasing. Through field research o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custody center in Zhushan County, Hubei Province, we found that they effectively solved the safety guardianship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made up for the gap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guided them to establish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Trust Center of Zhushan County provides us with Zhushan experience to solve the safety and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is paper analyzes Zhushan's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fined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trust centers in China.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精細化管理;可復制性

Key words: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trusteeship center;refined management;reproducibility

中圖分類號:C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7-0072-03

1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極為嚴峻

截至2018年8月底,民政部統計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有697萬人,14周歲以下兒童占比達到89.1%,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外)祖父母隔代照料[1],家中老人卻只能起到淺層次的監督作用。農村留守兒童在家長、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鏈中出現“斷層”,無法享受更多的正常價值觀的引導,無法全面地認識社會、理解生活。因此,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失教、行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傾向,其心理表現諸如驚恐不安、猜疑多慮、撒謊欺騙、冷酷粗暴、恃恨斗勇、亡命稱霸等形成一定程度的反社會人格。[2]Riesch(2006)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如果不是在父母的照顧下,而是在親戚的照顧下,更可能出現性格差、酗酒、逃學等問題。[3]

2018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顯示,留守兒童逆反期已經提前至小學五年級。楊曉華[4]采用兒童焦慮性情緒篩選表(SCARED)、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DCRSC)、兒童孤獨量表(CL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PHCSS),留守兒童在抑郁、自我意識達到警示數據。我國留守兒童犯罪率約占未成年人犯罪率的70%[5],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2 ?竹山縣農村托管中心精細化管理留守兒童

精細化管理是以規范化為前提,數據化為標準,把服務者的焦點專注到了滿足被服務者的需求上。[6]將精細化思想引入學生工作同樣是強調滿足學生需求,學生管理工作做精、做細?!熬?指高標準、高質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細”指注重細節、細致,注重效率、效益。[7]

湖北竹山縣連續6年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留守兒童11188名,占學生總數的33.3%[8]。竹山縣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民營資本開辦校外托管機構,探索出了完善當地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的新模式。而我國部分托管中心停留在粗放型管理狀態,僅僅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并不夠關注,甚至采取非常不當的方式來處理孩子出現的問題。本文將管窺湖北省竹山縣的運營管理,探究其精細化管理模式及其對于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性、適普性及可復制性。

2.1 整合資源,建立留守兒童精細化培養體系

2.1.1 嚴格把控留守兒童安全、衛生管理環節

托管所精細管理完成基礎監護責任:所有工作人員簽訂安全責任書,孩子劃分到個人,責任落實到個人;工作人員和孩子同吃同住,實施全天24小時看護,所有孩子不離開員工的視線,嚴格晨檢晚查制度,杜絕管理空擋和“真空”;上學嚴格每日接送;病情無大小,及時就醫就診,全程陪護;安全設施完備完好,托管設施無安全隱患。

建立自我安全意識:通過戶外活動或安全演習建立自我安全防御機制,學會保護自己遠比依靠機構體制保護更為重要。

衛生清潔健康管理:每周五托管所對所內進行衛生消毒,并建立近視防控示范基地等。

2.1.2 聚焦留守兒童情感需求點,綜合提升心理素質

溫暖留守兒童的成長瞬間:托管所為每個孩子舉辦生日聚會,所有的小朋友會聚在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托管所成為他們溫暖的港灣。

走出親情為主的情感桎梏:在留守兒童托管的過程中,鼓勵交友結伴共同成長學習,做到親情、友情、師生情全面發展,耐心引導每個有心理健康問題隱患的留守兒童。

案例1:A托管中心有對姐弟家庭貧困無人看管,母親拋棄家庭出走,父親外出謀生。托管中心的張老師了解到情況后,出資將他們接到了托管中心跟孩子們一起生活。一年的時間,他們從性格孤僻、愛恣意生事變得活潑懂事,心懷感恩,這少不了托管中心老師的耐心引導。據說,姐姐來之前寄居在其他人家里,為了省洗發水竟將一個10多歲的女孩剃成了光頭,托管中心老師了解情況后,疏導小姑娘心理壓力,沒有因此讓孩子有過多的童年陰影。

案例2:B托管中心有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打人住進監獄,親戚不愿監管,政府將他送到托管中心。他性格特別剛烈,經常面露兇光,非常容易與人發生言語和肢體沖突,不愿聽從管教。園長對他采用了嚴格管理、嚴厲管教,讓他清楚有規則在,暴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在園長的不斷教育下,他變得開朗懂事、陽光愛笑。

2.1.3 重視素質教育,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空白

開展軍事化高標準化管理:聯合戶外拓展公司開展五天四夜《狼牙特種兵》軍事冬令營,孩子們通過完成嚴格的軍姿訓練、內務整理、逃生演練、徒步拉練、生存訓練、能力拓展訓練等科目,塑造堅強、剛毅、守紀的軍人品質。[9]

重視基礎素質教育:用有限的資金購買了很多書籍,并開展了讀書分享會,充分調動了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并開展中華寫字課堂。

激發留守兒童內生動力,培養熱血青年: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艱苦奮斗的品質,根除孩子之間愛好攀比、“學習無用論”的不良思想。

2.2 運用精細化管理手段,打破鄉村劣勢資源發展限制

2.2.1 嚴格進行師資管理,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A托管所的師資力量薄弱,但老師們自學了《兒童情緒心理學》、《兒童行為心理學》等書籍。園長監督并高標準地要求老師,采取激勵措施、舉辦團建活動,提高了教師隊伍的質量與熱情、凝聚力。同時,老師緊密配合網課教學,縮小了教育資源差距,提高了托管所的教學水平。

2.2.2 形成良好階梯效應,建立留守兒童關愛反哺機制

今年,最早一批在托管中心待過的孩子已上了大學,在今年暑假選擇重新回到這里義務支教,回報社會,讓愛傳承,托管所的行動帶來了良好的階梯效應,使留守兒童托管事業得以代際傳遞。

2.3 生存力強:竹山縣民間托管中心獨特運營模式

四所托管中心運營模式大體相似,現僅以A托管中心為分析主體,其有四種班型:

A托管中心成立6年,所內有10位老師左右。未申請到政府申請補貼的情況下,所有的費用自己承擔,托管所把資金用在刀刃上,避免資源浪費,高效益使用資金,與培訓班結合后彌補了托管班虧損現狀,一直處于保本運營狀態,有較強的生存力,其模式可復制性強。但抗風險能力差,很容易出現運轉困難的情況。若要升級托管中心的基礎設施,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加強農村素質教育,還需要政府的補助與社會的支持。

3 ?資金來源維度單一:托管中心后續發展困窘

3.1 宿舍簡陋空間狹小

孩子普遍居住環境是上下鋪,一般兩個孩子睡在一張1.9m×0.8m鋪上,居住環境較為擁擠、狹小。

3.2 營養健康問題有待重視

吳劍明等依據WHO推薦使用的Z評分方法對農村留守兒童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進行評價。根據WHO標準,年齡別身高Z評分HAZ(Height-for-age z-score)值<-2為生長遲緩,年齡別體質指數Z評分BAZ(BMI-for-agez-score)值<-2為消痩。[10]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HAZ和BAZ的均值都在-1~0之間,且兩項指標均呈正偏態分布,可見被調查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和營養狀況均低于WHO的參考標準均值[11]。由于我國不同區域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的相似性,可見我國留守兒童的營養狀況不容樂觀,竹山縣的托管中心也沒能很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的營養問題。

托管中心的飯菜口味一般,孩子沒有食品安全意識,只在乎味蕾的刺激,每到下課,孩子總是擠滿了附近的小賣部爭著買“三無食品”。老師有心勸阻而力不能及,這些偽劣食品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然而,中心每個學生每天的生活費低至10元,只能盡量讓孩子吃飽,要吃好、保證豐富的營養還比較困難。按有關營養標準測算,留守兒童的營養膳食達到18.4元才能達標,現有標準顯然不夠[8]。

3.3 財務沒有條件進行專業核算,較難獲得社會捐助

財務應進行專業核算并實現透明化管理,僅依靠學費收入很難提高農村托管中心的教學質量,借助好互聯網、新媒體,政府幫助,在社交媒體上實行實名認證、發布留守兒童的日常動態,感染更多社會人士關愛留守兒童。實行資金公開透明化管理,保證每一份助款在托管中心的開銷中可見,才能讓捐助者保持捐助的動力。

4 ?結語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關鍵是完善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彌補親情缺失,而目前很難使留守兒童的父母回歸農村,故規范農村托管中心,整合其現有資源實行精細化管理,調動其積極性便顯得尤為重要,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竹山縣托管中心有著極大的推廣意義。扶貧先扶志,竹山縣民間托管中心嚴格、細致、高標準地管理留守兒童,他們正在用行動阻斷留守兒童及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積極開展相關項目專項研究和挑選一批扶持對象進行試點調研,如果能將此模式完善并復制傳遞,留守兒童問題有待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民政部.全國現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 兩年下降22.7%[N].新華網,2018(10).

[2]蔡重陽.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11).

[3]Riesch SK, Anderson LS, Krueger HA: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preventing childrens health-risk behavior [J].J Spec Pediatr Nurs, 2006, 11:41-56.

[4]楊曉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1-11-18.

[5]耿梅.服務型政府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以竹山縣為例[D].武漢理工大學,2017(4).

[6]汪中求,吳宏彪,劉興旺.精細化管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34.

[7]李繼光.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建設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學為視角[D].鄭州大學,2011(04).

[8]溫明.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托管機構 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J].2017(10).

[9]參加《狼牙特種兵》軍事冬令營,鄉里孩子嗨翻了[N].湖北日報,2019(01).

[10]WHO.Growth Reference Data for 5—19 Years[EB/OL].

[11]吳劍明,王薇,石真玉.留守兒童身體健康影響因素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1).

[12]呂云濤.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與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1,30(33):328-329.

猜你喜歡
農村留守兒童精細化管理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
淺析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