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019-11-11 12:25鄧亞娟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預習習慣方法

鄧亞娟

【摘 要】促進預習習慣的養成,實現課前自主學習;以學歷案為抓手,實現課堂自主學習;培養課外閱讀習慣,實現課后自主學習。

【關鍵詞】預習;方法;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084-01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先生提倡學生“自育自學”。我有幸參加了我?!笆濉闭n題《自育自學實驗研究》的研究與探索,我深深懂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育自學”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

一、促進預習習慣的養成,實現課前自主學習

很多研究表明: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好所有學科的前提。只是若干年來,教師們習慣了主動地“教”,學生們習慣了被動地“學”,預習的概念在許多的師生頭腦中形同虛設或者根本沒有。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為了促進預習習慣的養成,在初始階段,可以把預習任務提到課堂上。學習課文之前,先給同學們20分鐘的時間,通讀單元提示、課文導語、課文、注釋、查字詞、課后題;在課本簡單地做批注,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然后,再逐漸放手,把預習任務留在課下。通過學習新課前的反饋檢查,促使同學們逐步養成預習習慣。

二、以學歷案為抓手,實現課堂自主學習

近兩年來,通過對“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教學理念的學習與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的研制及使用,切實體會到此項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首先,“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為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搭建支架,教師結合教材與學情把相關的“課標”分解并敘寫為可操作可觀察可評價的課時學習目標,緊接著設計與目標相匹配的評價任務,再設計學習活動?;谡n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理念是逆向設計,是站在學生立場上的教學設計,學生借此“支架”主動經歷學習過程。其次,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其價值在于,與目標相匹配的評價嵌于活動過程中,更有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我認知,有助于教師了解學情,便于因材施教,亦便于有針對地性設計適合不同層面學生的作業。學生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去完成,就避免的以往的機械重復與盲目?!皩W-教-評”一致性的學歷案設計,真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了學習的腳手架。

崔允漷教授說:“有了學歷案,學習不再是云山霧罩的捉迷藏游戲。而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生自己的事,學生知道了本節課我要到達哪里,我怎么到達那里,如何知道我到了那里?!睂W歷案的有效利用,便是用“學習目標”學生明了自己要到達哪里,用“課堂活動”讓學生明了怎么到達那里,用“評價任務”讓學生明了是否到達了那里。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事,真正實現了“真學習”“在學習”。

三、培養課外閱讀習慣,實現課后自主學習

新的高考政策表明: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而語文的差距和層次就要在閱讀能力上區分。所以專家們呼吁:課外閱讀習慣應該從小抓起。作為初中生,更應該提升閱讀能力,這就應該從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抓起。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每個學期除了課標中要求的必讀書目以外,還應該給學生推薦適合閱讀、文質兼美的書目。為了督促、檢測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情況,可采用小組賽讀、小組匯報、讀書心得、讀書匯報等形式。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不斷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從而實現課后自主學習。真正的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精神的引領者,而絕對不是牧羊者。沒有哪一種教育可以伴隨學生終生,唯有讀書可以伴隨他們每一步的成長。

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最初的滋養,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自主飛翔?,F代社會要求人們終身學習,只有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離開校園后才能繼續完善自我,并持續學習,也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猜你喜歡
預習習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對
三步走,“鮮活”口語交際課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淺談職高生的數學課前預習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