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淺析

2019-11-11 12:25李小軍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自主課堂策略分析小學語文

李小軍

【摘 要】傳統教學當中,學生習慣了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教師也在教學過程當中過多的采用了“一言堂”這種大包大攬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重視,在學習過程當中處于被動認知的學習狀態,課堂效果不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時代的教學理念認為,應當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在教學中轉變角色,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要讓“教師跟著學生走”,輔助學生的學習。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課堂;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57-02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的心智和智力發育不夠成熟,沒有自身的獨立思維,在教學當中很容易陷入被動學習狀態,在學習中跟著教師的節奏走,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教師如果不推動學習,學生就只會原地踏步,這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并且長期的被動認知學習當中,學生的個體思維難以強化,缺乏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導致學生的學習潛能難以激發,這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師生缺乏互動。

小學生在學習當中因為教師的權威性,在課堂上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會一味的聽從教師的講授,對于知識缺乏自我認知,也沒有過多的探索。很多時候,教師會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知識不能活學活用,缺乏創新,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和學生缺乏互動,不能了解到學生的想法,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把被動受教的狀態“習慣化”,這讓學生漸漸的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并且對于不會的問題也不敢發問,導致很多學習問題難以解決,教師應該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想法,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并且積極收集教學反饋,針對性的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以便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2.應試教育影響師生理念。

學生在學習階段重視的是分數,而大部分教師重視的是升學率,有這種觀念是因為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了師生的理念。很多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理所當然的認為,彼此的知識交互是為了服務于考試和分數的提升,這導致了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成為了呆板傳輸知識的載體,彼此之間沒有對于知識的深層探索,學生只會單純的記筆記,背記知識點,不能獨立自主的對知識進行學習,更談不上對知識有創新和自身更深層次的認識。而教師認為學生應當重視提升分數,對教學模式缺乏鉆研態度,認為學生只要會解題,知識的本質是如何不需要學生深入探究,這也是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思想的重要原因。

3.學生學習過于依賴教師。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心智不成熟,沒有獨立思維,意志脆弱敏感,在學習當中遇到難點便會退縮,常常把解決問題寄托于教師,這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鉆研精神,這是因為教師長期大包大攬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獨立思維,學生在課堂上依賴教師,在課后練習中依賴參考答案,對難題沒有迎難而上的態度,對新知識沒有積極探索的勇氣,學習能力不強,一旦不依托于教師進行自主學習,就會寸步難行[1]。

二、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1.教師改變角色,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想要創造一個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在教學當中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在課前備課中做好課堂導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探究知識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梯次化的深入知識,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習難度,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去探究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答案和解決辦法;在課堂上的總結環節中,教師應當讓學生發表自身的觀點,給學生表現自己的舞臺,并且修正學生的錯誤,并且把這些錯誤總結歸納,作為自己更新教學模式的參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下,學生能夠逐漸養成獨立探索知識的習慣,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自己的教學多元化,可以運用情景化教學,多媒體導學等教學方式,靈活使用教學資源,引導輔助學生學習,從而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給予表現舞臺,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學生在學習當中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課堂上沒有發言權,缺少表現的舞臺,長期的學習當中漸漸喪失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過分依賴老師。教師應當在課堂上適當的給予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暢所欲言的發揮自身的觀點,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予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2]。

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小女孩最后的結局怎么樣?你們認為文中的小女孩最后見到她的外婆了嗎?”用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來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養成愿意思考的習慣,從而在今后的學習當中善于思考問題,愿意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巧妙運用“微課”,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微課作為一種信息技術和教學融合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讓學生擺脫課堂的束縛,隨時隨地的進行自主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提前了解知識,從而在課堂上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也可以在課后利用微課,鞏固自身的學習漏洞,針對性的解決學習難題[3]。學生利用微課既有了學習參考,又有了在學習當中自主思考的空間,并且不會在課堂上感到壓力感,能夠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通過微課可以慢慢的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和獨立探索能力,這樣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推動了自主課堂教學的發展進度,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強化,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學習課堂,首先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讓學生愿意自主探索知識,擁有獨立的個體思維,這樣學生才可以在擺脫教師的前提下,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發揮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上升,不再被動認知,利用微課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小學語文自主課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郝明吉.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34):54.

[2]周欽吉.論小學高段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0):59.

[3]單建華.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9,12(12):58.

猜你喜歡
自主課堂策略分析小學語文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教”與“學”結合,構建高效自主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