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數學分層與分組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2019-11-11 12:25王小清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分組教學分層教學

王小清

【摘 要】在中職數學中會發現,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有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每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差別,應用分層與分組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十分有必要。本文闡述了分層分組教學方法的概念,并分析了分層與分組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種植數學;分層教學;分組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63-02

分層教學主要是指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在中職學校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各不相同,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合理的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分組教學是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不好的學生分在一組,實現優生輔導差生,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分組分層教學概述

分層教學指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目的為根據,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學生的學習成績最佳、學習能力最強,C層最差。在將學生進行分層之后,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在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利用小組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進行學習,這樣學生不僅在學習中有更多的動力,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互動性,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全方面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中職數學分層與分組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1.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層。

為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在學生入學之后進行一次課堂測驗,根據學生地做題速度、態度以及最終成績,對其數學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在之后的數學教學之中,還要觀察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質量和速度,以及在課堂中的表現,大概兩周的時間,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初步可以先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為A、B、C三層。之后要對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了解,在中職學校中,有些學生不愿繼續上學,想要學習一門手藝以便日后在社會中獲得穩定工作;而有的學生是由于中考失利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最后被家長送到中職學校,這類學生有較強的求學心;還有一類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缺少明確的計劃,不知道自己將來是繼續求學還是在社會中求職,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目的進行分層,有利于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將兩種分層結果相結合,最后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層。這三個層次學生所成比例大概為1:2:3,在進行分組時,分一組分為六個人,保持A:B:C:=1:2:3,并由A層學生擔任小組的組長,在之后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根據小組學習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科學的調整[1]。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中職學生的身心尚不成熟,數學對于他們來講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只有利用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進行分層、分組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要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這樣才能保證分層、分組相結合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在數學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在課間時間進入教室,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數學課堂中,要在講解數學知識的同時講一些數學故事或者之前教學課堂中的趣事,這樣可以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緊張心理,還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此外,在數學課堂中,要將學生樹立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從而主動地進行學習,而且小組教學模式使學生有了可以交流、請教的對象,每個小組的優生都可以起到教師的作用,針對其他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當無法解答時在一起去請教教師,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分層、分組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

在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之后,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比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在學生學會解法的前提之下,需要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目標,C層學生要在掌握解法的同時能夠學習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由來;B層學生要能夠應用二元一次方程進行應用題的計算;A層學生要能夠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等等。在每節課堂開始之前,應向學生表明這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了解在課堂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另外,針對有不同學習目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也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想要繼續求學的學生,教師應該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并給其較多的學習任務,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不明確自身學習目的的學生,在教授其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授其學習的方法,為其日后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想要盡快走入社會工作的學生來講,教師在教師其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將人生道理融入課堂,對其進行一定的啟蒙,同時也要教授科學的學習方法,以便學生在日后學習中使用。

雖然小組中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具有差異性,但是學習內容基本上一致,所以教師在講解完知識之后,要將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比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知識之后,小組利用所學知識對應用題進行解答,在解題過程中,優生可以在對知識點進行一次講解,通過反復研究講解,可以保證小組學生都能夠全面的了解所學知識[2]。

4.合理安排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同樣是數學教學之中重要的部分,通過課后作業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數學作業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教師在制定課后作業時,同樣需要分層進行。對于C層學生來講,可以對課后習題進行合理的更改,后者就是使用課后題,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可以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對于B層學生來講,要在C層學生的基礎上,做些拔高題,并在較難習題中給予提示,使這一部分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知識點;對于A層學生來講,課后習題已經不能滿足其學習要求,除了課后習題之外,要補充具有一定難度、深度、靈活性的題目,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布置作業時,要避免以前大統一的情況,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分層分組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并將不同成次的學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學習小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而且還要在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合理制定教學形式、課后作業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孟寶珠.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組分層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9(20):34.

[2]陳文光.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0):36.

猜你喜歡
分組教學分層教學
利用數學建模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研究
分組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研究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巧用分組教學,優化中職高三數學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