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永流傳,民歌知多少

2019-11-11 12:25袁文琴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認知傳統文化

袁文琴

【摘 要】口耳相傳的民歌,是民族文化發展中留下的歷史印記,也是代代人民精神的寄托。曾經,它們是時代“流行音樂”的代表;而今,它們是“傳統音樂”的精華。面對外來文化和流行音樂的沖擊,傳統民歌被淹沒在多元音樂文化的浪潮中,而民族文化的發展,國民音樂素養的提升,學生身心發展依舊需要它。為了更好的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歌,本文從中學生民歌認知視角出發,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結合自身觀察和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分析當前中學生的民歌認知現狀,并探究認知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民歌教學;認知;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48-01

中小學生作為傳統文化傳承和延續的主力軍,在民歌傳承、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港臺地區流行音樂蓬勃發展,逐漸傳播到內地。日韓風、港臺風、歐美風、內地流行音樂等多元文化的發展,在大眾媒體的推動下“百花齊放”,社會潛在主流文化已由往日的傳統音樂轉變成流行音樂。在多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小學生的認知理念也倍受影響。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流行音樂的青睞遠高于音樂教材中的曲目,尤其是傳統民歌。但,民族的根在傳統,民族的魂也在傳統,我們應該自覺去弘揚和傳承,我們也應該自覺去把握本民族最本真、最內在的音樂文化精髓。鑒于此現象,筆者思考,學生對中國傳統民歌的認知到底有多少?到底喜不喜歡民歌?又該如何讓學生關注民歌、了解民歌、學習民歌?這些問題一直在心間縈繞。

一、中學生民歌認知調查分析

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筆者結合研究背景,經過仔細斟酌后,選擇從中學生對民歌的認知角度出發,面向衢江區某一城區初中七年級學生通過問卷星發放了288份問卷,調查中學生民歌認知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之所以選擇七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是因為七年級作為義務教育小學到初中的銜接階段,對小學六年的音樂學習有一定的基礎和經驗,其音樂認知的調查結果可以折射其小學階段音樂學習情況。通過這份問卷所反映的一些問題,也可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做出合理的調整。且做問卷調查,不得不關注調查對象的心理成長和知識獲得情況,七年級學生的理解力和表達力均有提升,對傳統民歌相關題目的理解和作答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有助于提高問卷有效性。

1.對民歌的基礎知識了解分析。

調查得出,一半以上的調查對象(57.64%)不喜歡民歌,剩下43.36%的人喜歡民歌。同時,筆者在調查問卷中設計對“流行音樂、傳統音樂、古典音樂”三種音樂類型進行喜愛程度進行先后排序。統計結果表明,選擇最多的是“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傳統音樂”,共有147人。相對于傳統音樂而言,大部分學生會選擇流行音樂。這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是一致的。

對于民歌的定義,能夠完整表述的學生少之又少,多則圍繞“民族、民間、傳統”等字眼展開簡短的定義表述。而民歌概念所涉及的“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等詞未涉及,說明學生對民歌和民歌的定義還不夠了解。能寫出的民歌名稱的答題人數也不過百人。欣慰的是像傳唱度比較高的《茉莉花》沒有被學生遺忘,還有《青春舞曲》《信天游》《龍船調》等民歌也被少數學生記得。但也存在民歌和創作歌曲概念混淆的情況,比如:《好漢歌》《國歌》《青藏高原》等創作歌曲,有學生將其認為是民歌,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差。

2.對民歌的學習途徑、課程學習分析。

音樂課是大部分學生(96.18%)了解民歌的主要途徑,交叉途徑次之為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因自我選擇的空間有限,以及學習時間的限制,相對而言,獲取外界知識的途徑比較窄,音樂課則是獲得音樂知識的最主要的平臺。關于初中生“對當地傳統音樂的了解”情況,有64.58%的學生沒有了解過當地的傳統音樂,比如婺劇、西安高腔、馬燈戲、采茶戲等。65.63%的學生沒有關注過民歌音樂類節目。網絡電視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民歌音樂類節目也有很多,調查對象而沒有關注,一方面是接觸傳播媒體的時間有限,另一方面則可能是潛意識的忽略。

從民歌課程學習角度分析,有53.82%的學生不喜歡上民歌課。53.18%的學生對教材中的民歌并不感興趣。從上可得,喜歡上民歌課的學生也基本會喜歡教材中的民歌。但是一半以上的參與對象不喜歡上民歌課以及不喜歡民歌中的教材,值得我們反思。關于對民歌課的印象,有的學生認為“有趣”,可以學習民歌知識,了解民族風情。但也有少數學生認為很無趣和無聊。

3.對民歌演唱、發展認識分析。

有關民歌的演唱調查,“課本上的民歌,您是否都可以完整演唱?”一題,選擇“會唱幾首”的人數最多,占59.72%?!岸伎梢浴钡娜藬递^少,只有9.38%。而還有30.9%的人選擇“都不會”。在音樂教師、音樂教室和音樂教材都備齊的情況下,還有1/3的學生不會唱民歌的情況是如何造成的?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有關“除了課本上的民歌,您還會唱幾首課外的民歌?”,回答“會唱5首及以上”的人數,以及課外民歌會唱“0首”的人數比例比課本中民歌的人數比例有所增加。這些數據的變化,都值得我們在今后的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所關注。

關于民歌發展趨勢的展望,參與調查的39.58%的學生積極的認為“良好,有前途”。38.54%的學生則認為“受到外來文化和流行音樂影響會滯后”,剩下的21.88%的學生則持消極態度,認為“缺乏宣傳,難以發展”。雖未調查過這些答案背后的原因,但也總是存在些許擔憂。尤其有關對“民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您是否希望學習更多的民歌?”這一問題的回答,59.38%的學生希望能學習更多的民歌,而還有40.63%的學生則不希望學習更多的民歌。

二、中學生民歌認知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國是一個擁有博大精深文化的民族,同樣是有著深厚音樂文化底蘊的民族,時至今日,在問卷調查中,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我們的學生變得不喜歡傳統民歌了,變得不關注傳統音樂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應該進行反省和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原因到底在何處?筆者分析如下:

第一,缺乏主動關注傳統文化,積極了解民歌藝術的意識。從前文問卷調查分析來看,中學生對民歌的定義、基礎知識、喜愛程度等都存在明顯認知誤差。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僅在學生本身,而是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階層。因為,教育并不是一個人的教育。中學生對民歌缺乏關注,也反應了整個社會、家庭對傳統民歌缺乏關注。大環境下社會傾向流行音樂的審美直接影響了中學生的審美。中學生從小耳濡目染,形成了審美定勢,亦會缺乏,甚至忽略對傳統民歌的關注。

第二,缺乏把握教育和學生成長規律的能力。在學科細化的今天,每一門課程都由相應專業畢業的教師執教,這是相當科學的。但是,學科專業化并不代表教育教學完全專業化。目前看來,音樂教師的業務能力肯定沒有大問題,但是對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方法的認識,大部分是為了應付招考、職稱考試、教師專業能力測試等考前記背,僅有少部分教師真正掌握教育心理知識,并扎實落實到相應的教學中。民歌的教學,需要在大教育學背景下進行,需要更全面的關注學生音樂認知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

第三,缺乏教研意識,以及對教材教參等教輔材料的研讀能力。音樂課堂教學并非只有彈、唱、跳,而是邏輯嚴密的將音樂學科知識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貫穿。更需要教師學會思考,知道教材編寫的目的和意圖,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學會正確的研讀教材,分析所涉及的知識點,并有所取舍,滲透相應的知識點。就目前情況而言,雖然教育部編寫了教材配套相應的教參、教學設計,以及網絡上隨處可見的便捷豐富的教學資料,但還是有很多教師沒有真正用心研讀相關資料,即便是使用相關教參也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表里,領會意圖。

第四,缺乏實踐意識和業務能力提升意識。民歌的教學,需要音樂教師“強制性”的引導。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教師“逢迎”學生的現象。筆者卻認為,民歌的教學需要“強制執行”。孩子們畢竟閱歷有限、視野有限,他們滿足于現有的對音樂的認知,而不愿意做出改變,這就需要加強對民歌教學的實踐。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會有意識的灌輸“民歌”,如獎勵學生觀看的電影挑選的是《百鳥朝鳳》。學生在觀看此部電影時,比以往都要認真許多。在潛移默化中,將拯救和保護傳統藝術的理念加以灌輸。在觀看綜藝節目《經典永流傳》后,筆者要求學生在觀摩后撰寫觀后感,學會思考、學會評論。當然,這些內容都并非來自課本,而是來自對文化傳承現狀、對綜藝導向的了解,因此,筆者認為音樂教師也應該不斷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三、中學生民歌認知提升策略

那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民歌教學?筆者以為,要確定以學生為中心的傳統民歌教學方向。

第一,在思想上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對民歌的關注意識。民歌的教學,除了在第一課堂教授規定的民歌之外,還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后尋找課外的民歌,然后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搜集發現的民歌。通過實踐活動,潛移默化的民歌音樂灌輸,幫助學生樹立民歌學習的意識。同時,學習“婺劇進校園”的模式,將“民歌進校園”活動展開,將傳統音樂文化的每一個模塊都慢慢融入學生成長的環境中。

第二,關注學生成長特點,準確把握學生民歌學生認知心理發展過程,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如一、二年級為低年級的學生,無論在理解能力上,還是歌曲音準上,都很難準確把握。面對這一的情況,音樂教師就需要用適合學生年齡的語言來向學生解釋民歌中難以理解的語句或者詩方言,也需要用適合孩子歌唱的方法來進行引導。到了高年級,理解層面和音樂素養都有所提升,民歌教授過程中則可以涉及更深層的調式、音階、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等,在學會唱的同時,培養的是音樂思維和邏輯。

第三,立足學生,活用教材,根據時代發展拓展教學內容。民歌的延續和發展并非一蹴而就,也是在圍繞一首曲子的核心點不斷的進行改編和改變。在多次的教材改革中,既有新的民歌被加進來,也有民歌被拿出教材。但教材的改編和改變并非一時,這便需要音樂教師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把握時代音樂的命脈,加入或者延伸民歌內容于課堂中。如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教材配備的音樂是比較傳統的版本,網上有玖月奇跡演唱的版本,也有《音樂大師課》開場合唱的版本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補充教材,當下打造的音樂節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眾的審美取向,也必將會受到學生喜愛。浙江樂清民歌《對鳥》并沒有被收錄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科書中,而作為浙江地區的學生,應該了解這首歌曲。教材不僅限于教材教參、教學光盤,也可以參考網絡資源。

第四,樹立以學生為主,教師輔助的意識,音樂教師應站穩講臺,站好舞臺,更要坐好案臺。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師必備的彈、唱、跳技能外,既能站穩講臺,站好舞臺,更要坐好案臺。而案臺工作,恰恰是音樂教師所缺乏之處。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要保證每一個知識點都是準確無誤的傳遞給學生。筆者曾對我國各個地區的305首民歌做了粗略的了解,包括音階、歌曲風格、音階特征、產生背景等,工作量非常龐大。如小學和初中教材中都出現的《茉莉花》,除了六年級課本上的江蘇、東北、河北《茉莉花》之外,其實還有甘肅的《茉莉花》、青海的《茉莉花》等。為什么會產生如此之多的“同源異地”《茉莉花》?它們之間又有何種關系?都是每一位音樂教師所要做好的案頭工作。同時,每一位音樂教師應當把民歌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模塊展開,在教學實踐中多維度多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民歌的教學并非一蹴而就,音樂教學任重而道遠。面對民歌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各種影響和挑戰的今天,筆者在想,每一位有教育情懷的教師都應該思考著同樣的問題,意識到民歌教學的重要性,也會在日常教學中逐步強化傳統音樂的地位。筆者撰寫本文,只是將眾多同行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用書面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并提出啟發性的觀點。但,因問卷調查樣本容量有限,問卷設計內容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只能折射部分中學民歌音樂教育教學現狀。因此,本文僅僅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會將傳承傳統,傳承經典民歌的重任為己任,用心教學、用情教學,讓民歌真正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心里,讓每一位學生愛上中國傳統民歌!

參考文獻

[1]高曉琳.傳統民歌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科書中的變化與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武聞彤.中小學民歌教學的理論與實踐[D].中國音樂學院,2017.

猜你喜歡
認知傳統文化
詩性與個性:艾略特認知世界的建構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