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復習課的新模式

2019-11-11 12:25蔡品珠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詞組行為習慣單詞

蔡品珠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53-01

傳統的復習課就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授語法知識,然后再講大量題型,以應付考試,結果教師獨占講臺,一講到底,學生以聽代思,被動學習,這種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法,只能把學生培養成語法專家,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毫無益處。英語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學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并提高綜合運用英語能力。因此,我認為改革課堂教學,即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加工整理,而且有駕馭教材的能力,把學生看著是教學的主體,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自動探究和獲取知識的過程,并在這過程中形成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行為習慣。

下面談談今年初三復習課我是怎樣進行教學改革的。

一、我對初中1—3冊的課文內容進行了大略的加工處理,這樣做使自己免遭被教材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在使用教材反面有了駕馭權

如此在處理單詞和詞組方面,我按照大綱規定的“四會”、“三會”、“二會”、“一會”等不同要求,把單詞進行分類,這樣就規定了不同類的單詞在教學效果中分別達到不同的程度?!八臅币韵碌膯卧~或詞組我只要求學生會聽、說、讀就可以,而對于“四會”的單詞或詞組,我不僅要求學生會聽、說、讀、寫,并且讓他們做一些有關詞形變化、詞性變化、同音詞及近義詞的練習,甚至我還要求他們能用這些詞或詞組造句或根據句意來填詞,這樣才算達到“四會”的要求。因為這個習慣我從初二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們,所以這些要求對他們來說并不難做到。再如,除了單詞和詞組外,我又把三冊英語書的課文知識點分為以下幾大塊來逐一復習,如:a.句型裝換;b.主謂一致;c.復合句;d.反義問句;e.祈使句;f.非謂語動詞的用法;g.如何把短暫性謂語動詞變成延續性的謂語動詞;h.主、被動語態的選擇與轉換;i.常用句型的歸納與復習。J.各種時態的用法與結構的復習。又如在處理課文對話方面,我又把對話內容分為購物、打電話、看病、圖書館借書、問路、借東西等六種情景對話,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課內外表演。正因為我對初中教材能夠以大綱統攬教學,總體把握,進行了有條理地梳理,從而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心中有數,抓住了主、次矛盾,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級平均分配力量的錯誤做法,這樣該達到的要求也能夠達到,又大大減輕了學生和教師的負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法,學法諸項改革要取得效果首先離不開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要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很少有機會走上講臺。而新時期的教材要求我們教師更多地創設情景,誘發表達思想的迫切希望和興趣,讓學生走上講臺表演。臺上的學生,好表現的心里得到滿足。自信心得到培養和訓練,臺下的學生也集中注意力和認識評價,會給與支持和幫助。并且我在單詞詞組復習中,以及在情景對話中適當采用了競賽方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心理。比賽中,他們情緒飽滿興奮異常,人人積極參與,課堂氣氛顯得緊張而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為了保證講課有效性和針對性,我在組織管理上十分嚴格的。我時時觀察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如果發現個別學生走神或睡覺,我會采取有效措施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三、形式多樣的詞匯復習模式

1.音、形、義結合。

(1)復現學過的音標和詞匯。

(2)順便處理詞性轉變,強調一詞多義和詞形變化。

2.語塊復習法。

利用語塊,以句子的形式創設簡單情境,在語境中理解并實際運用詞匯。這樣將詞匯放在具體的簡單語境中應用來復習。

3.運用構詞法,有意識地啟發學生通過前綴、后綴記憶同詞根單詞串;如:invent inventor invention

4.語篇復習法。

通過在語篇中直接應用來復習詞匯,在運用中記憶,在運用中鞏.

如:八上Unit1Topic1

Michael enjoys playing basketballmuch that he likes YaoMing? and he i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YaoMing when he up. Maria also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and her favorite player is LeBron James. But her(夢想)isbe a(科學家).

(四)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形成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行為習慣。比如評講練習或試卷,我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來分析每題的考點是什么;根據自己的水平來確定難點,并分析原因;確定今后要怎么做,并且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差錯,出幾道題,然后教師把這些題目編成試卷來讓學生再做。這樣的復習課才真正實現了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并在探究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行為習慣。傳統的教學是以灌輸的方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現成的結論,久而久之使學生造成思維定式。這種做法是十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必須改變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我在教學中很注意處理好歸納和演繹、發散與集中這二者的關系。我可以通過單詞訓練大賽,造句等教學活動,歸納出其中的邏輯關系及語法結構,然后學生才能在理論指導下自覺進行這類訓練。教師在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比如我在布置作業中,會把作業分成鞏固性作業和預習性作業。鞏固性作業是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預習性作業是為第二天上課而準備的,每節課我都要重新備課,寫好教案,并把第二天復習的內容作為預習性作業告訴學生,這樣師生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分工明確,成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了組織與指導作用,學生則主動地通過訓練去研究和獲取知識,達到培養學習能力目的。

綜上所述是我今年初三復習課改革的心得體會,我覺得只要能扎扎實實地按以上幾點來做,復習可不僅能上得有聲有色,而寫會深受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猜你喜歡
詞組行為習慣單詞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單詞連一連
看圖填單詞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副詞和副詞詞組
單詞拾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