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分析

2019-11-11 12:25胡慧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胡慧

【摘 要】教育工作者普遍認為,學困生的教育與管理是教學中的難點,學困生不僅會影響班集體的和諧建設,也會間接影響到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對于有效的學困生轉化,不僅關系到學困生本人的身心健康成長、自身的未來發展、所在的班級發展,而且對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全民素質、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65-01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對于學困生的存在,教師要保持正面且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努力對其進行轉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份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它不同于其他教學工作,需要教師了解學困生的切實情況,不斷努力、探索,展開與之對應的幫扶與轉化,相信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學困生都會被成功轉化,并擁有美好的未來。

一、對于學困生的心理轉化

1.取得學困生的信任。

學困生通常都有敏感的共性,加之在班級中長期受到冷落,他們對教師存在心理抵觸,個別教師也會對學困生存在偏見,所以他們在教師面前,通常會表現出抵觸與對立情緒。其實他們的內心很脆弱,且長期處于糾結之中,他們比其他學生更渴望教師的關注、理解、信任與肯定,雖然表面上與教師發生頂撞、表現的滿不在乎,但內心卻對教師的關注充滿期待。此刻的焦點在于,教師是否愿意嘗試去接納他們,與其坦誠相待,以教師的愛心與平和心對學困生給予耐心的幫扶,愿意了解他們的內心,與他們成為朋友。如果教師能夠真正走進學困生的內心,他們會對教師產生信賴,教師的話他們自然愿意聽,也聽得進去,教師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1]。

2.正確對待與充滿愛心。

學困生指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這些學生通常也伴有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問題。對于此類學生是否可以轉化成功,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擁有科學的教育觀念??墒?,在傳統觀念中,通常會把學困生當成“壞學生”,這一貶義指向嚴重傷害了學困生的自尊心。學困生與其他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甚至會更敏感,當他們感覺受到傷害時,會采取自我保護,將自己封閉起來,久而久之難免會出現某種異常心理和反常規表現,例如常見的有,對教師存在對立情緒,逆反心理;有的產生嚴重自卑,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直接表現出對他人、集體的疏遠,對教育產生抵制心理等種種表現,糾其原因在于他們缺乏愛,在努力保護自己受創傷的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正常的成長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在學困生轉化的教育中,僅憑借批評是無濟于事的,重點在于對他們傾注情感,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讓他們在教育中感受到民主與平等來自教師的關愛與尊重,從而用愛心溫暖學困生的“心理防線”,真正搭建起師生間相互信任的橋梁[2]。

學困生只是學習成績的落后,事實上他們具有所有學生的共性,他們充滿活力,他們的主流也是積極向上的。造成他們落后的原因眾多,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如果教師能夠有效運用教育手段,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與幫扶,定能觸動他們的內心,激發出上進的火花。

3.幫助學困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和班級責任感。

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幫助他們樹立主人翁意識和班級責任感。實現這一環節,需要教師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學困生有機會表現出自身的優點,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逐步啟發、引導,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經驗,激勵他們努力進取,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功。在此過程中,教師對于學困生的進步不能急于求成,要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循序漸進,從切實出發,只要學困生取得點滴進步,就要給予及時和有效的鼓勵。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全班學生的教育,在每位同學心中樹立起關愛、幫扶學困生的使命感,讓學困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與同學的溫暖,在班級的幫扶下,提升學困生的主人翁意識和班級責任感[3]。

二、對于學困生學習習慣的轉化

很多小學生因為年齡和生理原因,很貪玩、學習的自制力也較弱,加之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至成為學困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尤為明顯,他們通常缺乏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到溫故而知新,這也是他們成為學困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師在向學困生明確溫故而之新學習習慣的必要性之后,還應著重對其進行強化訓練,通過重點觀察,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幫助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

例如“數與代數”的內容,在小學人教版一年的課程里被視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數與代數”的教學中,有運算法則知識點的教授,這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困生,使之做到靈活掌握知識點,并鼓勵其對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達成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小學的數學題85-(12+3)=?,這道題的知識點是計算法則,先計算括號內的,再計算括號外的,當學生掌握了此運算法則后,此題的求解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問題:85-(12+3)=?

解:12+3=15(第一步進行括號內的計算);

85-15=70(第二步進行括號外的計算);

關于這類運用計算法則計算的數學題,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識別括號,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形象的將括號比喻成“小門”,告訴學生要先計算“小門”內的,在計算“小門”外的,有了這一形象比喻,學生對于括號式運算法則記憶猶新,還會覺得很有趣,并且在進行此類運算時,無論運算符號如何變化,學生都會后牢記先計算“小門”內的,此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學困生的印象,引導學生對運算法則進行拓展,做到與一反三,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教學任務,需要通過對學困生心理與學習習慣的調整,真正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取得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邱月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9):85-85.

[2]劉春霞.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2017:62.

[3]薛萍英.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6):58-59.

[4]劉晉蘇.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現狀、原因及轉化策略[J].好家長,2017(39):8-9.

[5]張玉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淺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8(11):34-3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