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社保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2019-11-12 07:32楊書論王建興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9年19期
關鍵詞: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

楊書論 王建興

[摘 ? ?要] 論述了社保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分析了當前社保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要從三個方面加強社保管理:一是要加強社保人才的培養;二是要優化組織機構,實行“五險合一”;三是要強化企業、員工的社保意識。

[關鍵詞] 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9. 070

[中圖分類號] C916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19- 0163- 02

1 ? ? ?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險的關系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保證組織目標達成,并同時實現成員發展最大化,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的一系列活動。一般分為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六大部分。

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資金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并承擔最終的責任,其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社會保險有穩定社會生活的功能和對社會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運用得當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這是因為,一是社會保險制度作為需求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來發揮作用,從而對經濟起正面的作用;二是社會保險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三是社保成為社會組織招攬人才的基本條件?,F實生活中,社會越發展,社會成員對社保的需求重視程度越高,很多地方都把繳納社會保險作為強制性保險寫入法律法規。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社會保險屬于薪酬福利范疇,是指以保險形式運作的社會保障制度,對因年老、傷病或失業等失去勞動能力和工作機會的勞動者進行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做好社保管理,一是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分散經濟風險,減輕人力資源的負擔;二是可激發員工的獲得感和主人翁地位,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 三是作為薪酬福利的補充,可穩定人才隊伍和吸引更多優秀員工加入組織,有利于單位的長遠發展[1]。

2 ? ? ?當前社保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 社保管理隊伍參差不齊

政府公務員隊伍中社保及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強。我國從2008年3月才在原國家人事部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基礎上新組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其社保保障職能是原勞動部的一部分。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管理的人員都是原部委從業公務員。到地方這一級,人員數量不缺,但從事專業的并不多。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缺乏政策法規和專業技能培訓,很多工作和職能都在改革探索中。

企業缺乏專業社保管理人才。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一些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和社保工作重視不夠,沒有配備專職管理者,一般由財務或辦公室人員兼任,很多人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險專業知識,觀念落后,且精力有限。

2.2 ? 社保機構分散,條塊分割不利于提升整體水平[2]

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五部分,目前各保險經辦機構相互獨立、存在多重管理現象。大多數地區的經辦機構都是根據保險類型而設定,各險種業務相互獨立,只少數省市的社會保險業務實現了“五險合一”。在定性、組織、流程以及系統方面均缺乏統一性、權威性和獨立性,而且存在多頭管理現象,它導致了更多的傳輸環節,分散的信息處理以及無法共享資源,極大限制了服務水平的提高。另外,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低,嚴重影響著參保對象的跨區域流轉和權益維護,給人們異地就業、就醫帶來了更多的不便。再有就是社會保險信息系統的滯后,全國尚未形成有效的、同一的數據平臺,阻礙了社保管理的信息化進程。導致出現異地不能辦理,甚至因數據遲滯出現社保待遇被冒領等現象。

社保管理中還存在基金不足、理賠手續煩瑣、到款不及時等現象,使得職工對待社保的認識有偏見和誤解。近幾年來,醫療費用支出占員工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但社保中醫療保險保險手續復雜,限制情形多,再加上報銷款拖欠到賬,使得職工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證。除此之外,失業險、生育險等保險業無法真正解決職工面臨的生存壓力。

2.3 ? 職工社保意識不強

部分職工觀念意識落后,沒有認識到社會保險的重要性?,F代人力資源管理要求員工必須包含社會保險計劃和方案,但實際上一些勞動者對社會保險一知半解,缺乏基本保險知識,仍然固守一些傳統的觀念,例如:“費用能不繳就不繳”、“養兒才能防老、社會養老不靠譜”、“身體好不用交保險,保險都是騙人的”等。這些思想的束縛使得社保管理工作推行有難度,同時也不利于保護員工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3 ? ? ?提高社保管理水平,促進人力資源管理

3.1 ? 加強社保人才的培養

提高社保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對于社保工作至關重要。要建立專業化的管理隊伍,完善培訓體系,提高管理團隊的業務水平;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在企業單位人才的招聘中,引進、選取、培養一定數量的專業素質能力強的HR后備人才,在他們正式入職之后,要加強培養培訓,定期開展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的“伯樂”,做好企業的社保工作及人力資源管理。

3.2 ? 優化組織機構,實行“五險合一”

“五險合一”是指將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五個險種統一登記、統一征繳結算,待遇統一支付、基金統一稽核。實行五險合一并不是取消其他四種保險,而是指在交納、登記、結算等環節中,減少中間環節,信息向中央集中,服務向社區終端派送,根據“一票制”和“一站式”服務流程的整合,將“五險合一”的社會保險業務管理體系整合起來,形成“高度統一、扁平化、規范化、數字化”的社會保險業務管理體系。設置統一的“五險合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逐步實現經辦機構的垂直管理,促進區縣經辦機構服務能力的提高,以滿足社會保險業務省級統籌直至國家統籌的要求。

構建與新社保體系相適應的信息系統。新社保方案要求各級社會保險信息數據中心應依托網絡,開展內部信息資源共享,實現多層次的管理信息系統,包括業務經辦、公共服務、信息查詢、統計分析、預測分析、監測預警、政策評價、基金監督等在內,提高計算機網絡以及信息化建設的程度。及時進行數據的錄入、審核以及更新和校對和數據更新。

3.3 ?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員工的社保意識[3]

強化各級領導對社保工作的重視,以科學的管理觀念,樹立社會保險是企業發展生命線的人力資源思想。積極宣傳社保工作的重要性,普及繳納社保的意義。企業要積極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即是保護職工合法利益,也是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要簡化企業的社保管理程序,減小社保管理工作的難度,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為員工繳納的社保費用是保證其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經濟來源,是員工的生存保障線。因此必須使員工明確社保的意義所在以及繳納社保給自身帶來的利益,提高企業員工自覺繳費的意識,配合企業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4 ? ? ?結 ? ?語

可以說,沒有社會保險的健康發展,就沒有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也就更談不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企業的社保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不僅對企業的發展有利,同時也為企業員工提供了一定的社會保障,提升人們幸福指數,為構建和諧社會、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曉婷.社會保險與人力資源管理關系探討[J].時代金融,2018(35):284,287.

[2]魏傳雷,張芝華.煤礦企業人力資源的社保管理要點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8(31):89.

[3]李融.加強社保管理 帶動人力資源服務工作[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1):100.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