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豫鐘篆刻藝術研究

2019-11-12 08:20周長宏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篆刻

周長宏

摘要:目前有關浙派篆刻的相關研究比較多,涉及諸多方面,陳豫鐘作為西泠八家之一在浙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學術界關于陳豫鐘篆刻藝術的理論狀況與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是不成正比的,尤其是在邊款刊刻方面的藝術價值。本文從陳豫鐘篆刻藝術淵源、藝術分期及形式類別、陳豫鐘篆刻款識刊刻三個方面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從而對陳豫鐘的篆刻與款識藝術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關鍵詞:陳豫鐘;篆刻;藝術淵源

一、陳豫鐘篆刻藝術淵源

陳豫鐘字浚儀,號秋堂,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時廩生。他深于小學,喜愛金石收藏,猶工篆刻,早年師法文彭、何震,后學丁敬,兼及秦漢,皆得古法,作品工整秀致,其邊款常作密行小字,頗為自負,后世有識之士,更認為其款識高于印面一籌。印風工整,含蓄,法度嚴密,與丁敬、黃易、奚岡、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并稱“西泠八大家”。陳豫鐘上啟丁敬、黃易而后又對趙之琛、錢松等人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浙派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陳豫鐘共傳世一百八十余方篆刻作品,從數量來看,相比其他諸家傳世作品較少,并且多為而立之后所作,這與陳豫鐘的廣泛愛好有莫大的關系,他的生平經歷并不專注于篆刻一事,另外陳豫鐘的藝術生涯較短,僅僅度過四十五個春秋便撒手人寰了。陳豫鐘的篆刻啟蒙于其祖父陳王謨,陳氏在邊款中曾自述篆刻經歷:“余少時侍先祖半村公側,見作書及篆刻,心竊好之,并審其執筆運刀之法。課余之暇,惟以二者為事,他無所專也。十八九漸為人所知,至弱冠后,遂多酬應,而于鐵筆之事尤夥。時有以郁丈陛宣所集丁硯林先生印譜見投者,始悟運腕配耦之旨趣。又縱觀諸家所集漢人印,細玩鑄、鑿、刻三等遺法,向之文何舊習,至此蓋一變矣。后又得交黃司馬小松,因以所作就正,曾蒙許可?!睆闹锌梢婈愒ョ娊佑|篆刻的時間較早,并且用功至深,等到陳豫鐘十八、九歲時在當地就有了一定的名氣,在其弱冠之后曾有人以郁禮所輯丁敬印譜贈之,才開始系統學習丁敬以及秦漢印章,并且陳豫鐘早期的藝術思想對其后來的藝術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陳豫鐘與趙魏、趙輯寧等人相交,他們與陳豫鐘同有金石收藏之好,他們所藏的秦漢古印、唐宋官印、宋元朱文印等與所拓印譜定然不少,丁敬、黃易、奚岡等浙派前賢也曾為他們或其長輩有過治印的經歷。與趙魏、趙輯寧等金石好友的金石交流、研討和觀摩這些印章實物,大大開拓了陳氏的眼界,也影響了陳氏的篆刻取法,這在陳豫鐘的邊款中也有體現,其“竹景庵”印款云:“吳仲圭梅花庵主印向在汪讱庵處,去年讱庵來浙上出古印數十枚,見示仲圭此印在焉中,……色如密琥珀光潤可愛,此作只用一庵字未仿其貌也……”。

除丁敬之外,陳豫鐘的篆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師長一輩黃易、奚岡的影響以及與契友陳鴻壽的交流切磋,在這些人的影響之下促使其對于篆刻藝術的創作觀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陳豫鐘在三十三歲時跋黃易為奚岡刻“鶴諸生”朱文?。骸坝嗨胤∑呱?,于丁居士外更覺超邁?!辈①澝辣榷【锤恰俺~”。另見其四十二歲所刻“最愛熱腸人”邊款中講述到:“……后又得交黃司馬小松,因以所作就正,曾蒙許可?!标愒ョ娪^跋奚岡“壽松堂書畫記”?。骸稗烧设F生自少工書畫,而篆刻亦與黃司馬小松角勝,后筆墨繁甚,而篆刻疏矣。此印為廿余年前所作,奏刀用意,絕似丁龍泓先生?!睘殛慀檳鬯獭瓣慀檳塾 边吙钪凶缘溃骸捌洌慀檳郏W問文章,故不能望其項背。即書法篆刻,生辣而氣橫,亦為余未逮至工致具體,自謂過之?!钡鹊瓤梢钥闯鲫愒ョ娕c他們在篆刻上的交流。

二、陳豫鐘篆刻藝術分期及其印式

陳豫鐘存世一百八十余方作品中,其中有紀年的篆刻作品共計一百一十九方,占了陳氏印作的六成以上。陳氏三十歲以后的作品數量幾乎占了陳氏篆刻紀年作品數量的九成,也就是說陳豫鐘雖然接觸篆刻的時間較早,但早期并沒有多少作品傳世。

陳豫鐘早期篆刻面貌主要是模仿文彭、何震、丁良卯、顧筑公等明清印人,印風工整樸茂,取意于漢印與名人篆刻之間,雖無明顯的浙派特點,但無疑已經十分成熟,系統學習模仿秦漢印章和以丁敬為代表的浙派印人則在其后,浙派以蒼勁樸茂的印風名世,陳豫鐘雖作為西泠八家之一,浙派篆刻上的重要任務,他的藝術風格卻以公整雅致著稱,這與早期對丁良卯、顧筑公等人的取法借鑒不無關系。陳豫鐘三十歲以后進入創作的高峰期,這一點無論從他紀年印章的數量或質量上都可得到驗證,陳氏三十歲以后印章創作的主線,主要是融合了漢印工整一路與丁敬切刀表現的浙派面貌,這兩種印風的結合造就了陳豫鐘篆刻藝術的風貌。

陳豫鐘的刀法大約也以三十歲前后為界分為兩個階段。早期印作中具有浙派特征的切刀運用明顯并不精熟,且主要以簡潔明快的長切為主,而在更早的一些模仿漢印和明清印人的作品中幾乎看不出切刀的運用,基本上以沖刻完成。陳豫鐘三十歲之后才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丁敬篆刻風格的影響下在運刀中加入了更多碎刀短切,來豐富線條的變化,刀法也逐漸穩健純熟,但總體起伏變化較為和緩,這與陳豫鐘篆刻用刀力度有關你,陳氏不論是早期或后期的用刀,入石刻劃皆比較輕淺。

陳氏篆刻的主要形式大體可以分為漢白文印式、漢(魏晉)朱文印式、宋元朱文印式、古璽印式四類。漢白文印式印章的數量在陳豫鐘的篆刻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在邊款中明確標明仿漢印的作品就有數十方之多,陳豫鐘所有印式以及所反映的問題都與浙派篆刻中對于印式的傳承有關,從這個方面而言陳豫鐘并未有新的創新。宋元朱文印式主要是指以筆勢宛轉流暢的小篆入印,取法近于宋元人朱文印,此類印章堪稱陳豫鐘成就最高的印作。從章法上看,印稿設計的高低錯落與顧盼婉轉,都不可不謂極盡巧思,在刀法上則沖切并用,或細若游絲,或綿里藏針,呈現出工穩圓勁、典雅流利的藝術風貌。陳豫鐘篆書本出于李陽冰一路,故而此類印作對于他而言似乎格外得心應手,此類作品較于浙派其他諸家不但作品數量明顯增多,而且更加整飾秀逸,對后世圓朱文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三、陳豫鐘篆刻款識刊刻

陳豫鐘篆刻邊款,有楷書、隸書兩種,尤以楷書邊款見長,他的邊款小楷,取法晉唐,精致秀美,且多長文長款,通篇神完氣足,歷來受到追捧,陳豫鐘在其“最愛熱腸人”邊款中言道“……后又得交黃司馬小松,因以所作就正,曾蒙許可,而余款字則為首肯者再……”民國篆刻家壽璽在《篆刻學》一書中稱贊陳豫鐘楷書款識“……陳豫鐘為最工雅,今觀其所作,一筆不茍,一畫不走,密行細字,縱用筆寫,恐猶遜其完美,且有筆寫所不能到者,真神工也”,又言“惟密行邊款,精雅獨絕”,可謂肯之再三。關于其篆刻邊款內容涉及印學理論、交往、詩詞作品以及邊款技法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及文獻價值。

同時,陳豫鐘也大概是明清以來第一個留意于印款技法研究的篆刻家。陳豫鐘“希濂之印”邊款云:“制印署款昉于文何,然如書丹勒碑然。至丁硯林先生,則不書而刻,結體古茂。聞其法,斜握其刀,使石旋轉,以就鋒之所向。余少乏師承,用書字法意造一二字,久之腕漸熟,雖多亦穩妥,索篆者必兼索之,為能別開一徑,鐵生詞丈尤亟稱之。今濲水大兄極嗜余款,索作跋語于上,因自述用刀之異,非敢與丁先生較優劣也?!边@里不僅探討了篆刻署款的起源以及丁敬單刀刻款的鼎革,更道出了自己刻款的獨特練習方法,丁敬刻款以石就刀,陳豫鐘運用腕力以刀就石,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創作方式,較之丁敬陳豫鐘的刻法更為簡潔一些。雖然此處的記載較為籠統,但是關于款識刊刻的理論論述還是首例,在歷史上是具有突破性的。其“最愛熱腸人”邊款又云“后又得交黃司馬小松,因以所作就正,曾蒙許可,而余款字則為首肯者再。蓋余作款字都無師承,全以腕為主,十年之后,才能累千百字為之而不以為苦?;蛞詾樗贫【邮?,或以為似蔣山堂,余皆不以為然。今余祉兄索做此印,并慕余款字,多多益善,因述其致力之處,附于篆石,以應雅意何如?”陳氏所刻款字得到黃易、奚岡這兩位浙宗篆刻前輩的稱道,幾乎可算作是當時篆刻界的最高評價,當然這些前輩對陳豫鐘款式的肯定為陳豫鐘對于款式的創作增強了自信心,對于陳豫鐘款式的刊刻具有重要的意義。

陳豫鐘隸書款識與楷書款識相比傳世較少,究其原因,陳豫鐘的隸書款識都是三十歲之后你的作品,此時的楷書款已經相當成熟,楷書款又容易刻制,所以才會造成這個結果。再者透過“家承賜書”印款可以看出,陳豫鐘對于隸書款的刊刻比較嚴謹,此印的持有者為其好友汪阜,汪阜家中曾因捐書有功而受到乾隆的恩賞,此印透過印文不難看出與此事有關,陳豫鐘此時并沒有使用其擅長的楷書款而使用隸書款就足以說明問題,在他看來隸書款更能體現端莊典雅的廟堂之器。

四、結語

陳豫鐘一生忠于其所熱愛的藝術創作,金石書畫無一不精,尤其在篆刻藝術上所取得藝術成就,他取法丁敬,兼及秦漢,最后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個人風貌,較前人在取法和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他把浙派重刀思想直接傳授于西泠后繼者趙之深,而后趙之琛把這種藝術思想發揚光大。陳豫鐘在篆刻及款識刊刻方面所取得與其自身的綜合素養有重要的關系,所以要想更進一步完善其篆刻、款識藝術,必須對陳豫鐘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每個藝術種類進行細化深入研究,才可以建立一個更立體、更完善的陳豫鐘篆刻款識研究體系。

參考文獻:

[1]戴叢潔,徐志霖,張武裝.陳豫鐘與陳曼生交游考述:附《二陳印則》原色印譜[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

[2]西泠印社.第三屆“孤山證印”西憐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3]朱琪.“西泠八家”之陳豫鐘篆刻研究[J].書法賞評,2015(06):2-10.

[4]馬國權.西泠八家的篆刻藝術[J].書譜,1982(47).

[5]楊坤炳.陳豫鐘篆刻[J].書法報,2006(8).

[6]韓天衡,張煒羽.款勝于印的陳豫鐘[N].新民晚報,2014年(第B07版).

[7]孫慰祖,俞豐.印里求印--明清名家篆刻叢談[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8]吳瑩.中國篆刻聚珍·陳豫鐘卷[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歡
篆刻
曹辛之的篆刻和聶紺弩的詩章
詩書畫苑
篆刻作品
鄧長春:篆刻
篆刻作品
篆刻作品
李樹恩篆刻作品欣賞
篆刻一組
養生八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