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收起“保護傘”

2017-04-27 11:57蜜糖
健康女性 2017年3期
關鍵詞:保護傘旁觀者過度

蜜糖

過度保護,真的很糟糕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過度保護對孩子的發展非但沒有益處,還往往會適得其反。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者曾對公園里的20個孩子及其父母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調查。結果發現:那些被父母圍繞著、擔心這擔心那的孩子不太容易玩自發性的游戲,而且會錯過一些非常必要的運動。

對于大一些的寶寶,尤其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孩子來說,過度保護的危害就更大一些。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對200多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進行了長達三年的研究,發現當一個孩子被給予了過多的指導,缺乏獨立自主空間的時候,焦慮和抑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很明顯,父母的過度保護對任伺年齡段孩子的成長都無益處。

由于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有時也會造成父母的婚姻障礙問題。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當父母把太多的關注和自我價值感強加到孩子身上的時候,對生活的滿足度就會減少,悲傷感會增加,而夫妻之間親密關系的維護自然也就越來越被忽略。

放手的智慧

布控大局,忽視細節

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戶外,父母到場后都應該迅速掃描周圍的環境,清除危險物并排除潛在危險。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無論是寶寶在爬還是在練習走路,都可以放松一些,無須再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這個時候小家伙可能會搞出一些小混亂,不必在意,也許他是在創作一個作品呢。

和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相處時,不妨進行一些基本的技能練習,比如向他展示如何踢球、攀爬的一些小技巧,這些技巧會使孩子遠離危險。這時爸爸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多數寶寶會按照自己看見爸爸的動作或者已經學會的技巧去玩耍。在玩耍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坐到一旁,觀察孩子,給予適當的幫助,這樣不僅保護了寶寶的安全,又給予了寶寶自己鍛煉的機會。

多做旁觀者,少做干預者

無論是寶寶想和別人要什么東西時不知道正確的表達,還是在和小伙伴玩耍時無法融入群體,建議父母更多地做旁觀者,不要馬上跑過去做“翻譯”和“導游”。孩子需要在自己的不斷嘗試中增加溝通能力及解決辦法。如果第一次表達得不夠明確,他會換一種方式達到目的,這次沒能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他會考慮換個方式。在旁觀的過程中,父母不但會發現孩子驚人的自我調整能力,甚至還能受到啟發。因為孩子才是最不易受到固定思維限制的創意大師。

跑過去前,數10秒

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大發雷霆前,數10秒能很好地幫助自己克制憤怒的情緒。其實,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是同理。只要孩子沒有什么危險,對那些“我不會”、“快來”之類的求助,也可以數到10再過去。數數的過程中,也許理智可以告訴你,給孩子一些獨自處理事件的時間更好,沒必要急匆匆地趕過去。也許你的“慢動作”會受到其他家長的非議,別介意。因為宴踐會證明,你的方法不僅使自己帶孩子時感覺無比輕松、自在,孩子也會主動處理一些自己的小麻煩。這樣你也不必到處去跟別人抱怨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

為什么會過度保護

減少過度保護,這很難,需要有根本觀念的轉變。所以,先要挖掘一下原因,再對癥下藥。

自己的童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你是不是一個被忽視的小孩?缺乏父母或長輩周到的照料,經常獨自在家里玩耍,甚至自己動手做飯吃。專家認為,有這樣童年的父母,往往會出現對孩子過度保護的情況,生晦孩子有自己當年那種孤獨和被忽視的感覺。但是,現在6+1的養育模式早已不會再讓孩子缺少關注,反而是缺少獨立的空間。而且,想想自己今天的獨立、成功、自強,也許都是拜當時有足夠的自由所賜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最容易體現在養育上了。

過多的擔心

害怕和擔憂是永無止境的,研究表明,過度擔心下成長的孩子更容易焦慮、抑郁。所以,不如把擔心變成幫助,看看更應該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來規避風險和你的擔心。

最好的愛絕不意味著圍繞在孩子身邊,而足適時度的放手。

猜你喜歡
保護傘旁觀者過度
安全生產沒有旁觀者
被鏟除的“保護傘”
中藥煎煮前不宜過度泡洗
過度減肥導致閉經?
希望你沒在這里:對過度旅游的強烈抵制
旁觀者之眼:外媒視角下的吳忠信主持十四世達賴坐床
馮成康:一心為華人華僑撐起保護傘
為小朋友們撐起“保護傘”
過度加班,咋就停不下來?
旁觀者,未必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