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常常抵達“不快”

2019-11-13 20:01周云龍
雜文月刊 2019年15期
關鍵詞:誤會謝謝男友

●周云龍

手機的出現,讓人與人的交流、溝通變得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加大了人際交往的頻率、交往的半徑,有事沒事就撥通一下,認識不認識的也常常打進來,煩不勝煩,“手機”真的快成了“手雷”。

看世間萬物真得一分為二,乃至一分為三,譬如手機,給人帶來方便,也不斷給人制造尷尬。某女士給女兒新談的男友發短信,邀請他到家里吃飯,女兒的男友有些激動,手一哆嗦,將“好的”回成了“媽的”,估計是用的手寫板,這事最后成還是不成,無從知曉,不過有人在網上借機發動大家來了個群策群力:如果你是那個粗心的男青年,該怎么補救呢?——有人說,直接發“不好意思,發錯了”;有人說,補發“媽媽,好的”;有人說,緊接著發“短信,收到,謝謝”,連起來便可以理解為“(媽的)短信,收到,謝謝”……還有人挑事說,幸虧是給未來的丈母娘,要是回復的對象是領導,而且是沒有娛樂精神的大領導,那就完蛋了,也許該考慮考慮怎么“圓潤地離開”。

網上有好多與短信誤會相關的段子:一美女被提拔,短信向領導致謝“讓您操心了,一輩子忘不了”,一激動忘了“心”字,信息又讓領導的老婆看見,那真是“一輩子忘不了”了;某女給某男短信“你在同事中最出色,跟你在一起很開心”,悲催的是,她少打了“出”字。

這些可能都是經過藝術加工過的,有點虛構、夸張的成分,不過,短信帶來的誤會,必定每天都在發生,是因為我們粗心馬虎不嚴謹嗎?是,也不是,根本的問題可能是我們太享受速度的快了,順手一寫一發,OK。如果親筆手寫,如果口頭交流,也會出現失誤,但是恐怕不會有這么低級的錯誤,也不會有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尷尬。

說個前些年的真事。朋友是某雜志社的主編,熱情好客,常常張羅圈子里的好友一起把酒言歡。一次,他設宴招待一位姓陳的老鄉,答謝他的關心支持,同時約請數位鄉友一起作陪。提前一天,朋友訂好包間,精心擬定短信內容,然后分別轉發相關人士。當天下午,他便接到兩個短信,一個有點莫名其妙的:“謝謝,明天單位有點事,不能到場”;一個是詢問式的:“明天的飯局具體線路怎么走?”他有些警覺,自己并沒有邀請他們,是誰給透露出去了?既然人家問了,就順便請上吧,多雙筷子而已,然后發去詳細的交通線路提示。

高潮在第二天。晚宴尚未開始,便有幾位不速之客到場,朋友心生奇怪,又不好發問,轉而現編理由一條:好久不聚了,大家一起喝兩杯!結果,本來請的一桌,陸陸續續來了接近三桌人,因為超出既定計劃,只好不斷加桌、加座,一邊加座,一邊還有人不斷“加盟”……來的都是客,而他們彼此之間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朋友作為東道主,自然要出面做個介紹,就在一一介紹的時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出了多大岔子,多出的兩桌人,全部都姓陳!一定是他前一天發短信,不小心誤操作,打開姓陳的通訊錄一欄,點了群發!——事情還沒有完,第二天,又有幾位姓陳的朋友打電話來道歉:對不起,昨天有事沒去成,什么時候再聚??!朋友到此徹底崩潰:是我“對不起”大家啊。

《手機》或《泰囧》的編劇,如果聽到這段故事,一定可以激活靈感,設計出更多有笑點的情節。想起朋友的這段糗事,我總要笑出聲來,而笑到最后,便是淡淡的苦澀。這樣的窘事,說到底是“快”出來的。悲催的是,我們現在一個個都走上或被趕上了快車道,一路狂奔,不惜“拿命換錢”,只有當身體頻頻報警之后,才會減下速來,轉而“拿錢換命”。

慢,已經成為一種奢侈,想慢已經成為很難的一件事,也因此,梳理社會亂象,到處可以看到諸多“快”的魔影:吃得快——病得快,喝得快——傷得快,長得快——老得快,開得快——撞得快,結得快——離得快……

生活方式中種種的“快”,引發了人們心理上種種的“不快”???,往往需要科技支撐,而慢,只要我們耐心等待,壓根兒不是什么“高科技”,奇怪,做起來怎么那么難?

猜你喜歡
誤會謝謝男友
“謝謝”要真誠
選男友
犬系男友與貓系男友
對愛的人說聲謝謝,有多重要?
the boyfriend look 裝男友
謝謝你給我的愛
《你誤會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