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座問題”之我見

2019-11-13 23:21王志廣
雜文月刊 2019年19期
關鍵詞:公交車乘客年輕人

●王志廣

“我們不搶座,還要給需要的年輕人讓座?!? 月9 日,一群北京大媽在中山公園向市民這樣承諾,為此她們還專門制作了“我不搶座”的標志牌掛在胸前,表達自己的決心(見2019 年8 月9 日《新京報》)。

很顯然,北京大媽此舉是對此前媒體曝光多起老人搶座的回應。由此,在公交車上是否應給老年人讓座這個問題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白屪鶈栴}”人們已經爭論多年了,但到現在似乎還不能夠完全達成社會共識。每出現一則老年人公交車上搶座的新聞,都會激起社會輿論爭論的漣漪。正方認為:應當給老年人讓座,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年人是弱勢群體,體力遠遠比不上年輕人,應當得到社會的體恤與照顧,誰都會變老——反方認為:年輕人不應當給老年人讓座。在“乘坐權”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更何況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有的工作勞動強度大,乘車時需要休息;而老年人都是退休族,他們乘公交車都是免費的,所以他們乘公交車大多是購物或休閑——第三方認為:可讓可不讓。讓座是自愿行為,不讓座也是正?,F象,不應受到指責。

上述爭論,眾說紛紜,都有一定道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讓座”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似乎成為了一個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無解之題。

這真的是一個無解之題嗎?我看未必。在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中,幾乎所有論者集體無意識地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事實——在我們的公交車上均設立了“老弱病殘孕專席”。應當說,這一“專席”的設立,是我們尊老愛幼,體恤弱勢群體的傳統美德,是社會道德規范、公序良俗的彰顯,體現了社會的良心與溫度。正因此,自“專席”設立多年(具體多少年,實無法考證)以來,從未有過對其提出質疑或異議的聲音。這說明,這一舉措是得到全社會共同認可的。

既然全社會認可了在公交車上設立“老弱病殘孕專席”這一舉措,就應該將其視為一項“規則”而共同維護,認真遵守。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人沒有拿這一規則當回事,甚至肆意破壞。于是我們經??吹降氖?,一些身強體壯的中青年乘客心安理得地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席”上,身邊即使有站著的老弱病殘孕乘客也不會讓座。筆者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軟性的霸座行為。這些人的“霸座”行為很容易引起站著的老弱病殘孕乘客的不滿,當然絕大多數僅僅是心中的不滿。這種情況,如遇上極個別脾氣不好、素質不高的老年人極易發生摩擦,甚至沖突。在這里要強調,筆者無意為極個別老年人搶座問題辯護,只是想剖析這一問題的成因。老年人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認識到粗暴搶座是絕對錯誤的,如果由于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席”上的需求,也要禮貌地征得對方的同意,而不能“動粗”。

筆者所見到的是,在遵守“老弱病殘孕專席”的規則上,許多未成年人做得要比我們成年人好。一次乘坐公交車,到了一所中學門口的站點時,正好是放學時間。此時上來了一群穿校服的中學生,將車廂擠得滿滿當當,幾無立錐之地??墒?,我前面的一個座位卻是空的??吹竭@種情況,起初我感到很蹊蹺,繼而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座位是“老弱病殘孕專席”。我向這群中學生投以贊許的目光。

總之,如欲解決好公交車上的“讓座問題”,就必須將“老弱病殘孕專席”規則落到實處,全社會應給予這一“規則”應有的尊重,使其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不能將其束之高閣。筆者認為,車上只要有站著的老弱病殘孕乘客,其他乘客就沒有理由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席”上,而應當主動讓座,讓老弱病殘孕乘客“對號(專席)入座”。老弱病殘孕乘客遇他人讓座時,也要禮貌地跟對方說聲“謝謝”。果如此,令社會焦慮多年、久爭無果的公交車上的“讓座問題”就會得到圓滿解決,公交車上搶座的新聞也一定會銷聲匿跡。

本文開頭的一群北京老大媽承諾的“我不搶座”和“還要給需要的年輕人讓座”,我想文中的“需要的年輕人”一定是指年輕人中的“弱病殘孕”乘客。這群北京老大媽領社會風氣之先,帶了個好頭,值得點贊。

猜你喜歡
公交車乘客年輕人
你們認識嗎
為什么年輕人一團建就想離職?
當代年輕人有多惜命
最牛乘客
年輕人如何理財
年輕人
公交車上
公交車奇妙日
城里的公交車
車上的乘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