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吐蕃統治時期毗沙門天王像初探

2019-11-13 10:51閆月欣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四川成都610065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鍵詞:沙門吐蕃天王

閆月欣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 四川成都 610065

毗沙門天王,梵文為Vaisravana,又名多聞天,為四大天王之一,是閻浮提北方之守護神,率領夜叉、羅剎兼守其余三洲。毗沙門天本是古婆羅門教中的施財神俱毗羅,佛教興起后,俱毗羅被納入佛教,成了佛教護法的北方天王。毗沙門天王在初期的佛教中就具有雙重身份,即財寶神與護法神。

唐宋時期的敦煌地區,毗沙門天王信仰十分流行,在敦煌石窟中保存了大量毗沙門天王圖像遺跡,最早見于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到了隋代洞窟壁畫中也有出現,如第427窟。唐代出現了大量單獨刻畫的毗沙門天王像,毗沙門天王像逐漸脫穎而出,一枝獨秀,而在吐蕃時期的毗沙門天王像尤其值得注意。

一.關于論題的簡要歷史回顧

國外研究者中,日本學者開展研究最早,1930年,源豐宗將兜跋毗沙門天王像的源頭追溯至西域的于闐國。之后,松本文三郎考證“兜跋”一詞與吐蕃有密切的關系。佐藤有希子在其研究中對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中的毗沙門天圖像的甲制、對偶神象征等問題進行了考述。

國內學者對毗沙門天王的研究長期以來多關注于信仰層面,如黨燕妮、鄭阿財等學者的研究。謝繼勝指出榆林窟第15窟的毗沙門天王像與“庫藏神”有著密切關系,分析了吐蕃武士形象與毗沙門天王圖像之間的關系?;粑∠壬鷮ε抽T天王像從于闐傳播到敦煌、益州的演變進程及其背景加以分析,認為毗沙門天王像最終在中土定型的過程中吐蕃文化所做出的貢獻?;粝壬难芯恳矊Ρ疚钠鸬搅酥匾膯⑹咀饔?。

二.敦煌吐蕃時期毗沙門天王像的來源及相關問題

沙州是在786年陷于吐蕃,進入吐蕃統治時期。吐蕃篤信佛教,敦煌石窟中被認為是繪制于吐蕃時期的有榆林窟第15窟、第25窟和莫高窟第154窟、第158窟等。

從以上代表性實例來看,在吐蕃占領時期的敦煌,毗沙門天王圖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武將形象呈現,身著甲胄,頭戴盔冠,兩手分別執戟、托塔,足踩地天或二鬼,多為立姿;另一類是一般呈現游戲坐,身體半裸,軀體豐圓,裝飾繁多,頭戴冠飾,兩手分別持鼠、執幢,多為坐姿。明顯這兩類毗沙門天王圖像的來源是不同的,以下分別對這兩類圖像的來源進行探究。

第一類毗沙門天王像受到于闐式樣較多影響。斯坦因在和田熱瓦克佛寺遺址中曾經發現一尊殘損的人物塑像,只存下半身,外著長袍,里穿裙,雙足著長靴,其兩腿之間還有一小人的半身像出現,這與后來在敦煌發現的毗沙門天王像具有一致性。該遺址的年代應在6世紀前,這也是目前所見最早單獨出現的毗沙門天王像。此外,丹丹烏里克遺址也發掘出一尊殘損塑像,殘存下半身,雙腳分開踏在一橫臥的人物上,像身穿鎧甲,雙腳穿靴,手持一袋。丹丹烏里克遺址年代較熱瓦克佛寺遺址為晚,不早于7-8世紀。以上都應是“于闐式樣”的毗沙門天王像,兩者反映出相同的特征與風格,“于闐式樣”的天王已經從印度王公貴族的形象變為身穿鎧甲的武士形象,并且影響到了敦煌地區的毗沙門天王像。值得注意的是毗沙門天王雙腿間生出的小像,顯露出上半身,兩手或托舉天王雙腳,基本上沿襲了于闐的舊式樣,這種半身像身份應是于闐建國神話中的“地天”。莫高窟第237窟繪有的“毗沙門天王決海圖”,也是于闐建國神話體系下的產物,關于于闐建國傳說,同時也見于藏文文獻記載,表明吐蕃時期的佛教可能與于闐佛教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這類著鎧甲毗沙門天王形象的出現以于闐地區最早。而且,熱瓦克和丹丹烏里克佛寺中出土的毗沙門天王所著的鎧甲,都是過膝長甲,具有濃厚的中亞鎧甲的特點,在年代更早的克孜爾石窟中也有這類著連身鎧甲的武士形象。由于9世紀以來吐蕃王朝的武力擴張和對西域的占領,吐蕃武士的形象成為當時勇武、威猛的象征,所以當時敦煌出現毗沙門天王像也吸納了一些吐蕃武士的形象元素,如鎧甲式樣的變化、兵器中彎刀替代長劍、天王雙肩牛角狀背光的出現等,但這只是局部因素的融入,并未影響到從于闐式樣以來毗沙門天王形象總體的變化。

第二類呈現游戲坐,身體半裸,手持吐寶鼠的毗沙門天王形象被認為是“融合了更多吐蕃藝術內容的天王像”?!缎匏帋焹x軌布壇法》載藥叉大將“左右各結自印當胸前,左手皆持寶鼠,口吐寶珠,眾寶莊嚴,身著天衣,腹大體胖,形相可畏,皆猶帝王游戲而坐”,與此像頗多吻合。在傳為松贊干布自修室內有一壁畫,與毗沙門天王像有著密切關系。自修室內壁畫中央主尊身體豐圓,頭戴寶冠,上身赤裸,身披瓔珞,左手持赤色盒狀物,右手執棒狀物,游戲坐于一有靠背的方座上。不難看出,此圖像主尊的形象與上述榆林窟15窟毗沙門天王形象十分相似,自修室壁畫被認為是初唐時期完成,此二圖像存在傳承關系。在鍵陀羅佛教美術遺存中,我們也找到了與之類似的圖像,所反映的正是毗沙門天王的原型一一俱毗羅。如大英博物館藏賈瑪里尕爾出土俱毗羅石雕像,在體貌特征、衣著、持物,甚至坐姿和坐具方面都是一脈相承的。即便到了 10 世紀左右,印度地區的俱毗羅形象與之前相比,也并未發生明顯的變化,如現藏圣安東尼奧藝術博物館出土于北印度的俱毗羅雕塑,該形象左手持寶鼠,游戲坐于寶座上,與榆林窟第 15 窟壁畫內容幾乎完全一致。而關于俱毗羅手中持物,張聰認為“在印度,寶鼠作為俱毗羅的持物已約定俗成,榆林窟第 15 窟毗沙門天王所持寶鼠直接繼承并引用了印度佛教美術中這一固定樣式”。在印度以寶鼠表明俱毗羅財神的身份,可能與鼠的財富象征意義有關,古代中亞及印度地區常常用鼠皮作錢包或寶袋,俱毗羅手中“吐寶鼠”則是對這種情況形象的反映。

三.小結

綜上,敦煌吐蕃統治時期的兩類毗沙門天王圖像各有來源,持塔立姿呈武將形象的毗沙門天圖像應經由于闐地區傳入敦煌,同時也吸納了一些吐蕃武士的形象元素,如鎧甲式樣的變化、兵器中彎刀替代長劍、天王雙肩牛角狀背光的出現。其圖像主要體現毗沙門天的保護神屬性。持鼠游戲坐姿的毗沙門天圖像其來源與來自吐蕃,吐蕃藏傳佛教美術源于印度,毗沙門天王的形象繼承并引用了印度佛教美術中的“俱毗羅”。其圖像主要體現毗沙門天的財富神屬性。

隨著吐蕃對敦煌和西域的占領與控制,不僅在藏文文獻中出現了有關于闐建國神話與毗沙門天王信仰的記載,而且吐蕃武士的形象也開始影響到毗沙門天王圖像,漢藏佛教藝術在共同構建毗沙門天王信仰體系及其圖像系統的過程當中,都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猜你喜歡
沙門吐蕃天王
天王退役
吐蕃金銀器紋飾中鳥形象的起源與文明演變試論
吐蕃王權研究海外學術史鉤沉①
非傷寒沙門菌腸炎患兒臨床癥狀及耐藥性分析
一株雞白痢沙門菌噬菌體的發酵及后處理工藝研究
心胸
唐德宗時期唐蕃關系探析
“沙門島”究竟有多可怕
“費天王”
所謂極致的忍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