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胡伴奏的教學研究

2019-11-16 14:26何雨南
戲劇之家 2019年28期
關鍵詞:伴奏京胡研究

何雨南

【摘 要】京胡是京劇樂隊中的主要伴奏樂器,其在塑造音樂形象,烘托舞臺氛圍,展現人物性格、情感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值得學習與研究。京胡伴奏專業知識多,技巧性強,需要學生扎實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在學習中認真感受,增強分辨意識,不斷訓練,總結與反思伴奏技巧,得以合理、靈活地在舞臺上應用。為提高京胡伴奏教學質量與效果,本文以多年京胡教學經驗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京胡;伴奏;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J82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8-0133-02

京胡伴奏教學內容紛繁,應制定詳細的、系統的教學計劃,按部就班地 講解京胡伴奏知識。首先,可以通過課上現代化的視聽教學手段,與學生互動,使學生提高審美認識,增強分辨能力,從而認真對待講解的知識點。其次可以鼓勵學生藝無止境的求學心態,向其他教師、同學請教,在實踐中不斷彌補京胡伴奏學習中的不足,扎實掌握京胡伴奏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各種伴奏方法,做到游刃有余。

一、京胡伴奏教學內容構成

京胡伴奏教學內容較多,從整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伴奏技法和唱腔伴奏。其中伴奏技法包括伴奏姿勢、指法、弓法等,是學習京胡伴奏的基礎。因此,京胡伴奏教學中,首先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即半坐。良好的坐姿是操琴的開端,排練、演出、練習都需要操琴者以相對穩定的姿勢保持較長時間,對伴奏者的體力與耐力是不小的挑戰。如伴奏姿勢不對,肢體容易疲勞,影響演奏音準、力度,降低演奏水平。指法是用手指與弦接觸的方法,內容較多,包括揉弦、滑音、打音等。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指法,是京胡伴奏的必備條件。京胡弓法訓練則是重中之重,包括長弓、短弓、抖弓、頓弓等,不同弓法適應的唱腔、流派,舞臺場景不同,教學中需分別為學生配合示范認真講解。

如果說伴奏技法是學習京胡伴奏的基礎,那么唱腔伴奏則是京胡伴奏的進一步提升。需要伴奏者掌握不同的唱腔知識,結合不同人物的唱腔特點進行伴奏。教學中,需要為學生講解不同唱腔,使學生掌握不同唱腔特點,從而在伴奏中做到托腔保調,技巧運用恰到好處。

二、京胡伴奏技法教學

為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京胡伴奏技法,教學中應做好以下內容的落實:

(一)指導京胡伴奏坐姿

京胡伴奏時,保持良好的坐姿是基本功,教學中應傳授相關姿勢,使學生保持正確坐姿,即半坐時端正,兩肩放松,腰桿挺直,不可左右搖晃,雙肘自然下垂,將琴筒置于大腿膝蓋近身體一拳位置。身體稍側左側身,目視前方。同時,在千斤繩處用左手虎口掛住擔子,剩余四指向懷內彎曲按弦。

(二)傳授指法技巧

京胡伴奏中如何掌握不同指法,在伴奏中加以靈活運用是教學的重點。如上文所述,京胡伴奏中的指法有揉弦、滑音、抹音、打音等,教學中除為學生講解不同指法的運用技巧,還應注重聽覺效果,通過慢動作,使學生看清楚各種指法的具體操作,感受不同指法發出的聲音。

1.揉弦指法技巧

揉弦常用于抒情美化情境中,手指通過在弦上以較小的幅度滾動發出聲音。揉弦包括滾揉和壓揉兩種手法。滾揉指手指在弦上滾動,產生與本位音不同的聲音。壓揉通過手指在弦上的松緊變化而發生。京胡伴奏究竟如何進行揉弦,教學中除傳授相關技巧外,還應鼓勵學生多進行總結。如在四分音符、[慢板]中以及青衣唱腔中常用揉弦。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可將滾揉和壓揉兩種指法加以綜合應用。

2.滑音指法技巧

京胡演奏中滑音具有增加韻味,體現唱腔的重要作用,且分類較多,主要有上滑音、上回滑音,下滑音、下回滑音等。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加以區分,使其能夠牢固掌握。其中伴奏上滑音時手指應從上到下滑動,使其從裝飾音向旋律音滑動。需要注意的是主旋律音要長于裝飾音的時值,伴奏時注意手指需要先虛后實。教學中在單獨練習的基礎上,可選取老生[西皮原版]過門的音譜為例,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其掌握滑音指法技巧。上回滑音從旋律音開始滑向上方的三度音、二度音,而后回到旋律音為止。

下滑音伴奏時手指從下向上方滑動,幅度在二度與三度之間。京胡伴奏中下滑音常應用在唱段結束、曲牌、樂句以及旋律進行中。為使學生感受下滑音技巧,掌握技巧要點后,可分別選取[二黃小開門]結束句以及《霸王別姬》[南梆子]過門音譜為例進行伴奏。下回滑音指在一弓之內,手指從旋律音出發,滑向二度或三度音,而后回到本位音。

3.打音指法技巧

京胡伴奏中為豐富旋律、填補縫隙可使用打音。操作中擊打旋律音上方大二度音,形成兩音輪流、快速出現的現象,并結束于旋律音。打音有長打音、短打音之分。其中演奏短打音時手指先按旋律音,并迅速連續擊打琴弦,使得大二度音和旋律音交替出現。伴奏過程中結合音符時值以及唱腔速度延長手指敲打琴弦速度,此時便成為長打音。教學中,從雙手配合出發,使學生準確區分長打音、短打音是關鍵,應多要求學生進行訓練,找到打音技巧。

(三)講解弓法技巧

京胡伴奏教學中,弓法是教學的重點。為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各種弓法,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合理分配弓序。教學之初,可要求學生采用標記法進行弓序的分配練習,直到掌握弓序的精髓。另外,隨著學生對弓序熟練程度不斷提高,可要求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分配弓序,而非一成不變。另一方面,講解弓法運用注意事項。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弓法時應注意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弓法細節的把握。眾所周知,京胡比較重視音頭,而采用推弓方法伴奏,可獲得較為明顯的音頭。但如頭音附帶有附點,采用拉弓則可增加聲音的飽滿度。另外,與推弓相比,使用拉弓演奏泛音、抖音較為好聽。京胡伴奏中如果遇到雙音連拍緊跟在伴奏間隙、運弓末尾,或者下弓與回滑強音相遇,下拍為軟起首開唱時,應注重做好倒用推弓的準備,即無論下弓在何處均要進行拉弓??傊?,京胡伴奏中弓法技巧較為靈活,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基本的弓法,又要鼓勵學生做一個勤學好問之人,使其結合學習實際,加強訓練,多聽相關的京胡演奏作品,總結弓法運用方法。

三、京胡唱腔伴奏教學

京胡演奏的任何技法不能獨自存在,最終目標都是為伴奏服務。因此,京胡伴奏學習中僅僅掌握京胡伴奏技巧,而不知如何與唱腔搭配顯然是不可取的。要求在京胡伴奏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唱腔伴奏教學,先教唱,使學生熟悉唱段,掌握唱腔規律,之后運用對應的伴奏方法,托腔保調、營造氣氛、塑造人物,以獲得預期伴奏效果。

(一)伴奏唱腔“過門”的教學

“過門”指京劇唱段中沒有演員演唱時的音樂部分,如前奏,樂句的間奏等。過門可以烘托氣氛,實現唱腔與打擊樂的良好銜接,起到整個唱段的起承轉合等作用。有起首過門、短過門、長過門(大過門)、收頭等之分。不同分類所處的位置以及作用有所區別。例如,收頭指京劇中,為增加曲調終止感,在唱腔結束后的伴奏曲調。為使學生加深對過門的認識,教學中:首先需要區別不同行當、不同板式的過門,逐一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進行教學。先從關中,也就是最普通的行當過門開始學習。要求學生先會唱譜,再動琴,之后由老師示范過門的演奏方法,循序漸進。在學生對不同過門有大致的印象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比不同行當相同板式的過門,如過門的樂句主音、分句落音、小節數等。如普通的同板式過門長度基本固定,而長過門是對普通過門的加花處理和合理延伸。這類過門節奏起伏較大,音符較為密集且通常伴有快弓;在傳統戲劇中會出現一曲多用花過門,而在新編歷史劇或現代戲劇中通常為一曲專用的花過門。在遇到典型過門,或者花過門(下把)的時候,還需要特別講解伴奏技術難點。其一,認真研究節奏尺寸,注意音符時值的排列,以及整體節奏的變化,做到張弛有度。其二,練好基本功,即認真學習與訓練下把以及快弓基本功。其三,演奏過程中注重將抑揚頓挫,將力度與速度的變化體現出來。

(二)伴奏唱腔主體的教學

為使學生能夠運用京胡伴奏唱腔主體,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內容:其一,做好唱腔研究。演員的演唱和伴奏是魚水關系,伴奏為唱腔服務,唱、伴相互依托相互制衡。因此,使用京胡伴奏唱腔時做好唱腔的研究是重要步驟。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唱腔知識,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板式、唱腔規律,熟練掌握唱腔的氣口、勁頭、韻味,明確唱腔中在什么地方換氣等,根據演員的腔調,變換響應的速度、節奏。其二,掌握伴奏手法。京胡伴奏唱腔技法常有四種手法,即:隨、襯、墊、裹。教學中應逐一為學生講解、分析,使其掌握、熟練運用這四種技法。其中隨腔時,伴奏同步于唱腔,部分會有加花操作。襯腔時伴奏較曲調的變化較為明顯,以實現低音旋律下的行腔。墊頭的時值較短,是行腔氣口中演奏出來的音。裹指京胡伴奏時應用加花燈裹嚴實演員的腔,增加行腔的美感與飽滿度。

(三)伴奏動作表演的教學

京劇中演員除通過唱腔表現人物特點,推動故事發展,會經常穿插一些動作表演,如行路過場、打掃、祭奠、慶祝等。為烘托動作表演氣氛,也會用京胡曲牌或行弦等進行伴奏。因此,教學中應注重為學生講解不同人物、不同動作表演時該如何伴奏。例如,演員進行參拜、入座等表演時可伴奏[西皮小開門]。[西皮小開門]雖然不長,但曲調流暢、活潑且音程具有較大跳度,起到了良好的渲染舞臺氛圍作用。又如當演員跳舞時可使用京胡伴奏[八板],其節奏活潑、曲調流暢。當表演者進行夢境表演時,可使用[萬年歡]進行伴奏??傊?,京劇中表演者的動作多種多樣,教學中要求學生先記住常見的伴奏操作,不斷進行訓練,用心感受伴奏和演員動作是如何契合的。在學習中多聽、多練,不斷積累,促進京胡伴奏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四、結論

京胡伴奏不僅理論知識多,而且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因此,為獲得預期教學效果,應結合以往經驗做好京胡伴奏教學研究。本文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有:

(一)做好合理規劃,注重教學系統性。明確京胡伴奏教學重點與難點,結合教學內容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確保系統、深入講解京胡伴奏理論知識,要求學生學會分辨,腳踏實地,認真體會、深入理解。

(二)傳授伴奏技巧,鼓勵學生刻苦訓練。注重京胡伴奏技法以及唱腔伴奏教學,依托具體案例,傳授相關的伴奏技巧。同時,鼓勵學生課下注重學習總結,刻苦訓練,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盡快掌握京胡伴奏知識與技巧。

參考文獻:

[1]王世萍.淺析京胡伴奏技法[J].藝術教育,2018(09):68-69.

[2]熊櫻僑.論京胡在生行流派唱腔中的伴奏藝術[J].北方音樂,2016,36(24):77.

[3]馬照琛.淺談對京胡伴奏的理解[J].戲劇之家,2016(01):52.

[4]宋婷婷.淺析京胡的伴奏與演奏[J].中國戲劇,2015(04):64-65.

[5]薛一凡.淺談京胡的唱腔伴奏功能[J].音樂時空,2014(07):96-97.

[6]王世萍.淺談京胡伴奏藝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6):178.

[7]馬金龍.伴奏要有自己的風格[J].福建藝術,2004(06):65.

[8]李明正.京胡伴奏中的定調及其歷史成因[J].中國京劇,2002(01):67-68.

猜你喜歡
伴奏京胡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晚風飄來京胡聲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論瓦格納《魏森東克歌曲》的藝術價值
簡論戲曲鑼鼓經
作曲技術理論在民族樂器及鋼琴伴奏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民族樂器(之六)京胡
我,京胡和電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