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贛南采茶戲唱腔藝術研究

2019-11-16 02:16楊慧娟
藝術大觀 2019年36期
關鍵詞:采茶戲贛南

摘要:江西贛南地區采茶戲作為充滿特色的戲種,歷史悠久,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而成的別具一格的成熟藝術形式。贛南采茶戲已經被視作傳統藝術,納入國家保護對象中。文章通過簡單介紹贛南采茶戲,研究了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特點,希望能夠為贛南采茶戲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贛南;采茶戲;唱腔藝術

贛南地區作為客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屬于客家文化的標志文化之一,采茶季節,客家人都會在茶園當中通過對唱的形式表達心意,即采茶戲的前身?,F如今,經過時間的發展,采茶戲已經變成代表贛南歷史與生活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該文化會一直傳承,變成記錄贛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一、贛南采茶戲的介紹

贛南采茶戲的歷史能夠上溯到明清時期,在江西贛南地域生活的人們創造出采茶戲的藝術形式,當時叫作三腳班或者三腳戲。此種藝術形式經過百年的發展,基于當地風俗民情,集中多種戲曲的優勢,發展為一種組成形式多樣化的藝術戲曲,具有綜合性與地域性的特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傳承,贛南采茶戲因其自身特殊的魅力變成我國戲劇界的瑰寶。

二、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特點

(一)唱腔的構成

贛南采茶戲主要包含本調、凡調以及雜調三種腔調。本調作為采茶戲當中的基礎腔調,旋律委婉曲折,后代采茶戲表演者在本調的基礎上加入多種板式變化,比如平板、快板等,豐富本調變化。按照劇中人物設置不同,每一個角色本調唱法各不一樣,大概分成花旦本調、小生本調、老生本調、小丑本調這幾種形式。著名的“斑鳩調”“打鞋底”和“上山調”充分表現出這種本調的唱法。凡調訓率優雅動聽,旋律有較大的起伏,凡調未有行當之分,可是具有板式變化,為采茶戲表演帶來巨大的空間。雜調簡單樸實,歡快甜美。在采茶戲當中雖然并不是主要唱調,但是穿插使用,點綴也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通常利用分節形式與反復唱調的形式來表現,歌詞簡潔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被人們所傳唱,更具地方風俗特色。

(二)唱腔的特征

贛南采茶戲唱腔的演唱特點就是語言,贛南采茶戲的演唱語言即贛州官話和客家話,這兩種語言作為贛南采茶戲的主要語言,集中在贛南采茶戲當中體現出來。大型贛南采茶戲的演奏中,具體運用的是客家話,贛州官話具體運用到小型表演中。贛南采茶戲具體表演類型包含河東與河西兩種。河東采茶戲具有較強的演唱說唱性,旋律線條起伏程度低,表演方法以抒情為主,河西與河東表演方法不同點即河西采茶戲表演力度強,表演方法以激動、快活為主,旋律強。

(三)采茶戲的板式與曲體結構

贛南采茶戲的基本特征由板式以及曲體結構反映出來,比如贛南采茶戲的曲牌體結構。贛南采茶戲的曲牌更具獨立性,每一個曲牌都能表現出不一樣的藝術形象、風格與特征,多個曲牌的組合能夠讓采茶戲具備豐富的藝術效果與戲曲內容。板式作為連接曲牌與曲牌間的橋梁,是將曲牌組合用來表現特殊內容的體系。隨著贛南采茶戲的不斷變化與發展,曲體結構的特點也逐步顯示出來,能夠分為下面幾個類型:第一種,單句構成的一段體,作為最為簡潔的一種結構形式,長度大概是1-8個小節,為人們提供連貫流暢的感受,表現出一定的樂感,《山歌》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牌;第二種,“起、承、轉、合”四樂句樂段的結構形式,這種曲體結構方正對稱,結構整齊劃一,一板一眼,應用在贛南采茶戲當中較為廣泛,最典型的要數《牡丹調》。第三種,上下對稱一段體。這種曲體結構上下句勻稱對等,與四樂句樂段的結構對比更加整齊,其中《下山調》是代表性的曲牌。第四種,重復式多句結構一段體。這個結構較為獨特,結構凌亂,按照使用場景的不同有著不一樣的表演,比如《摘了一季茶》。第五種,疊奏式變化多段體,在基本主題中多次反復出現,并且每次的反復基本一致,在少數地方產生變化。

(四)唱腔的旋法與調式

為了更好地研究贛南采茶戲的藝術特點,需要分析贛南采茶戲唱腔的旋法和調式。調式即按照音階高低變化規劃出來的特殊的文化思想,屬于贛南采茶戲的核心。旋法就是指旋律在變化當中產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調子,這些調子具體表現了戲曲的主要特點,在旋法中表現出調式特點。兩者間作為制約與被制約的關系,調式制約著旋法。從采茶戲當中不同藝術因素結合的程度來看,調式以及旋法在其中有著顯著的差別作用。贛南地區采茶戲與其他戲曲種類有很大的不同,調類少,具體包含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類型,作為我國古代音樂中的五音?;照{是采茶戲當中運用較多的一種調類,并且徽調式的采茶戲類型多種多樣。

總而言之,贛南采茶戲作為一種傳承戲曲文化的重要形式,研究贛南采茶戲唱腔藝術變得越來越重要。通過深入了解贛南采茶戲唱腔藝術,良好地完善贛南采茶戲,更好地傳承贛南采茶戲,推動戲曲文化獲得良好的發展與傳承。

參考文獻:

[1]向曉云.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特征探究[J].戲劇之家,2018(19):54.

[2]張紅英.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分析[J].戲劇之家,2017(20):41.

[3]趙艷麗.特色唱腔藝術在贛南采茶戲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6,38(05):353-354.

作者簡介:楊慧娟(1988-),女,籍貫江西省吉安市,大專,四級(助理級),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采茶劇團,新干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婦委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采茶戲表演及研究。

猜你喜歡
采茶戲贛南
贛南老區展新貌剪影
陳毅詩記贛南游擊戰
采茶戲研究綜述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國畫作品《四季》
吉安采茶戲的產業化研究
新時期撫州采茶戲的發展研究
南昌采茶戲與萍鄉采茶戲之比較研究
我愛家鄉的采茶戲
南昌采茶戲服飾款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