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聲樂發聲技巧與作品表現的結合

2019-11-16 02:16金翠英
藝術大觀 2019年36期

金翠英

摘要:好的聲樂作品離不開聲樂發聲技巧和作品表現力。前者是聲樂演唱者的基礎專業能力,后者則是演唱者對作品內涵加上自己理解后的舞臺表現。只有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呈現出最佳的表演效果,為觀眾提供更好地藝術觀感。

關鍵詞:聲樂發聲技巧;作品表現力;演唱效果

好的歌曲是有內涵,且能引起聽者情感共鳴的。這不單與歌曲的詞曲創作相關,更與歌曲的演繹者有著密切關系。怎樣將一首歌曲更好地呈現給聽者,是每一位歌唱者需要探討的課題。從聽者角度來說,演唱者技術高超,歌曲完成度高;且能打動人心,通過歌曲能與歌唱者實現情感互通的,才是好的演唱。而這兩點的實現,就體現在演唱者聲樂發聲技巧與作品的表現力上[1]。

一、聲樂發聲技巧對歌曲演繹的作用

聲樂發聲技巧是諸多音樂愛好者、學習者或從業者都極為重視的內容。它是聲樂語言與演唱者聲音的結合,演唱者通過呼吸、音準、發音的部位和頻率等多方面的變化,使音樂作品的演繹更流暢豐富、更多層次、更具美感。技巧的合理運用能夠讓音樂作品從歌唱者的技術層面更完整地呈現,而缺乏技巧的演唱,往往生硬不圓滑,很難讓聽者融入其中。

二、音樂作品表現力的重要性

好的音樂作品,往往并不單是聽覺的享受,它能夠讓人們通過聽覺,調動視覺、嗅覺等諸多方面的感受;渲染情境,能讓人們置身音樂作品所構建出的宏大畫面之中,或喜或悲,或感動或憧憬;能讓人們感受美好,釋放情緒。這些都賴于音樂作品的表現力。音樂作品的表現力,是歌曲中呈現出來的情感、意境、內涵、韻律等能夠感染人心的部分。失去這些,音樂作品的演繹就會顯得蒼白,像流水賬般,枯燥乏味。

三、聲樂發聲技巧與作品表現結合的意義

對于一首歌曲而言,如果只有發聲技巧,那么演繹出的效果是刻板的,空洞的,沒有內涵的,說是藝術表演,更像是歌者的炫技。而若是缺乏發聲技巧,那么可能連完整的歌唱作品都無法完成??梢哉f,聲樂發聲技巧是完美聲樂演唱作品的骨架,能支撐起整個作品;表現力則是聲樂演唱作品的血肉皮膚,能使作品飽滿充盈,兩者缺一不可。

四、探討聲樂發聲技巧與作品表現結合的途徑

(一)從經典作品中探析二者結合的方法

將聲樂發聲技巧和作品表現力結合,需要歌唱者有充足的歌唱經驗,能夠理解怎樣的語段該用怎樣的技巧和情感。而這些技巧和情感,單純靠歌唱者自己去感悟,是很有難度的。但在諸多經典歌唱作品中,歌唱家們的技巧卓越,情感充沛,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從經典音樂作品中進行分析學習,發覺優秀歌唱家對于音樂作品中發聲技巧和作品表現力的處理方式,吸取經驗,是將二者結合地很好途徑。如分析郭蘭英老師的《我的祖國》,在技巧上,演唱中咬字吐字清晰獨特,嗓音甜美有辨識度,音域寬廣,潤腔行腔極具韻味,民族特色濃郁;在作品表現上,詞句間充滿著對祖國的感嘆,忽而柔情熱愛,忽而澎湃激情,起承轉折極具感染力[2]。

(二)挖掘音樂作品內涵

每一首歌曲,都有其要表達傳遞的內容,包含著歌曲本身的感情色彩。如有些歌曲積極陽光,有些歌曲消極悲觀,有些歌曲是寫離別的哀愁,有些歌曲是寫愛情的甜蜜。諸多歌曲的內涵不同,演唱者在演唱時所要表現出的便不同。聽者對于歌曲的鑒賞,更多是偏向情感的共鳴?!扒椤笔歉枨撵`魂,沒有“情”的歌曲是乏味的,比如歌曲《滿江紅》,歌詞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一首詞,表現出作者的忠心赤膽的報國熱忱,浩然正氣的英雄氣質。曲調大氣澎湃,充分表達出慷慨報國的激昂和壯烈,演唱者應當將這一感情帶入到表演中,若是不帶感情色彩,或是帶有青春活潑等錯誤的感情色彩進行演繹,那效果注定不倫不類,很難感染觀眾,讓觀眾體會到歌曲中的濃烈內涵。

歌唱者應充分挖掘歌曲的內涵,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將這種情感代入到歌曲的演繹中,能夠讓聽者感受到歌曲的內涵和深度,形成與歌者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考慮用怎樣的技巧更能突出歌曲的內涵,如此反復斟酌嘗試,才能將聲樂發聲技巧同作品表現力結合,創造好的音樂作品[3]。

而挖掘音樂作品的內涵,需要歌唱者深厚的文化素養,比如有些歌曲涉及中國古典文化,有些歌曲涉及國外風土人情,有些歌曲涉及一些歷史事件等,不了解這些,歌唱者很難抓準歌曲的內涵,由此,歌唱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增加知識的積累,在聲樂表演中正確地表達歌曲的深度和情感內涵。

(三)在聲樂發聲技巧練習中深化作品表現力

聲樂發聲技巧的學習訓練是長期的,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歌唱者應將增強作品表現力的訓練融入其中,在對聲樂發聲技巧的練習中,深化作品的表現力,在經過此番訓練后,才能讓歌唱者對聲樂發聲技巧和作品表現力有更深刻的掌握,熟練運用到歌唱者的表演生涯中,圓滿完成每一次作品。

在聲樂發聲技巧中,發聲部位的不同,歌曲表現的基調和音色便不同,適合的唱法也就不同。歌唱者需分析所唱歌曲的內涵,再選擇合適的發音部位嘗試演繹,如激情高昂的歌曲可以嘗試顱腔作用發音,嘗試美聲唱法的高音來表達;低沉悲愴的歌曲可以嘗試腹腔作用發音,嘗試民族唱法的低音來表達;感情色彩不濃郁的敘事型歌曲,可以嘗試嗓音演繹。同時,在選擇發聲方式和唱法演繹歌曲時,根據基調和情感色彩,代入正確的情感。通過針對不同的作品表現,選擇不同的發音方式,有助于二者結合,更好地呈現作品。

呼吸頻率作為聲樂發聲的技巧之一,能夠影響作品的情感表述。歌唱者應充分將呼吸頻率的選擇與作品的表現力結合,以展現更好的作品。如歌曲需要表現出激憤的情感狀態時,可以嘗試加快呼吸頻率,選擇短呼吸;需要表現優美舒緩的作品則可以放緩呼吸頻率,選擇長呼吸;甚至為了凸顯歌曲某一部分的表現力,歌唱者可以嘗試閉氣呼吸。

聲樂發聲技巧中,音準也是重點內容,結合音樂作品表現力,音準也可以由不同的選擇,咬字清晰能夠讓聽者順利接收到歌曲信息,反之則可能讓聽者分神去思考歌唱者所述說的內容,而難以融入歌曲表現的意境中。但有些歌曲,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模糊咬字,比如有些歌曲表現悲傷的歌曲,可以模糊化一些發音,給歌曲更悲傷難以自抑的表現力。

此外,歌唱者在對發聲技巧訓練中,可以嘗試對同一歌曲采用不同的音色、節奏、強弱等來嘗試演繹,感受其對于作品表現力的影響,如在歌曲所需表現力最強的部分嘗試放緩節奏,延長高音,以突出歌曲所渲染的情感等。以此來提高技巧和表現的融合經驗。

一部成熟的歌唱作品,是豐富的,對于技巧的選擇可能需要在歌曲的不同部分分別選擇,同樣,不同的歌曲部分表現力也不同,歌唱者應將作品細致分解,分析每一部分所需要表現的情感,以及針對這種表現更適合使用的聲樂發聲技巧。通過在合適的部分選擇合適的表現力和技巧,增強聲樂作品表現的張力,以演繹出震撼人心的好的音樂作品。

五、結束語

高完整度的歌曲演繹需要歌唱者運用扎實的聲樂發聲技巧,融合作品的表現力,引起聽者對作品的共鳴。不同的聲樂作品側重的表現力不同,選擇的聲樂發聲技巧也不同。歌唱者應不斷從經驗豐富的歌唱家的經典作品中吸取經驗,學習技巧和表現;不斷訓練扎實的聲樂發聲技巧,并在訓練中深化對作品表現力的理解和運用;同時,加深自身的文化素養。在聲樂作品的表現上,可以運用表情、動作等輔助技巧增強,深化聲樂作品的內涵,在演繹中使作品獲得更好地展現,上升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周亦文.淺談聲樂發聲技巧與作品表現的結合[J].大舞臺,2012(12):50-51.

[2]王海洋.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與表達[J].華人時刊旬刊,2014(03):297.

[3]范娟.淺談聲樂技巧與表達情感之間的關系[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03):116-1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