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工筆花鳥畫的意境

2019-11-16 02:16陳麗媛
藝術大觀 2019年36期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意境創作

陳麗媛

摘要:意境對于美學而言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概念。早見于古代詩論。對于中國繪畫有必然的影響。一幅優秀的作品最先吸引我們的是畫中所表達出來的意境和氣韻,并不全是其精湛的技藝或艷麗的色彩。意境我們用語言也許不能說清楚也不能將它詮釋的那么精準,唯有心靈感悟,思維與作品達到共鳴。本文第一部分將簡明闡釋何為意境,闡明意境的審美特征與精神內涵。以及工筆花鳥畫所追求的意境。將舉例分析部分古代畫家在其創作中的經典作品。第二部分將從上述理論基礎上,著重從具體的表現技法即,寫生、設色、構圖,三方面來分析工筆花鳥畫對意境追求并舉例分析。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意境;創作

早在唐代王昌齡便提出了“意境”一說。而《林泉高致》中(北宋郭熙、郭思父子),明確提出了繪畫的“意境”。此書中記載談道:“書是無形畫,畫是無形詩……既畫之生意,亦豈易及乎?境界已熟,才能得心應手,方能縱橫合度,左右逢源?!边@表明繪畫作品對意境的追求是作者最渴求的,而工筆花鳥畫也不例外。

一、工筆花鳥畫的意境

意境顧名思義由“意”和“境”組成。意境是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是文藝作品借助形象傳達出的意蘊與境界。東漢許慎曾在《說文解字》中提到,“境,疆也”。也就是說“境”就是地域?!耙饩场笔且馀c境的結晶品,便是指人在內心建造的一個虛幻世界,而這個美好的世界象征本人的愿望、情感、志向的場所。意境不論在詩詞方面還是在繪畫方面,眾多作品中都是作者力所追求的。

早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作品中已有“意象”和“境界”。到底什么才是意境?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做出了這樣的詮釋:“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于美。[1]由此可見,一切美是發自內心的感受是反映真實內心的表現,意境的創作需要我們正視內心。藝術家通常是以自己內心的感受反映物象,所表現的便是主觀的思維模式和真實的自然景象相互映射。締造的是一個情景交融的景象,因此涌現出一個新世界,使人們添加了豐富多彩的想象創造了一個變幻的新視野。

中國工筆花鳥畫有它自己的精神內涵,這就是以形表現神、形和神共同存在,同時意境與情趣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以上基礎上還更注重自己的主觀意識的表達。它是“應物象形[2]”(謝赫‘六法),也是隨心由意來寫實造型。工筆花鳥畫是隨著情景變化運動的觀察物象進行寫生的前提下,在通過藝術的加工創作以追求傳神為目的,最終達到謝赫所說的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領悟我認為工筆花鳥畫所追求的意境:

一有虛境和實境的追求。例如,宋代畫家馬遠、夏圭后人皆稱“馬一角”“夏半邊”他們作畫皆是掌握了虛實的辯證關系而靈活應運。在畫實景時,雖然只畫一角、一半,但也能讓人感受到全景和另一半的景象。這正是以局部顯全貌的藝術手法因而催生出這樣獨特的藝術效果。如馬遠《寒江獨釣》,我們看到它描述的是一位老叟獨自坐孤舟垂釣水波鮮少,四周均是留白??墒钱斘覀兛吹竭@幅畫時卻能感受到整個畫面都有水,江水寬泛。這留白的部分畫面反而給人一種孤獨、寒冷、深遠的意境。工筆花鳥畫特殊的構成因素又限制了它不能完全寫實,真實的事物是沒有線的,而工筆花鳥畫對線的要求極高,線傳遞的不僅是造型,還是精神內涵。所以,這樣有思想有意境的作品才能感動人,才有生趣味道、才值得人琢磨深究。

例如,崔白《寒雀圖》,麻雀棲息在枯樹上嬉戲,枯樹和麻雀作為實境映襯出空白處的虛境。給人的感覺寒意凌然,又感受到生命的雀躍。麻雀各自異同的姿態畫面顯得生機勃勃,并不會被枯樹的蕭條令人有一種干澀的感覺,蕭條的景象配以有生命的物象畫面便活了??梢钥闯鰳渲Φ脑煨妥髡咭彩蔷牟季诌^的,所有的樹枝向畫面里延伸,便給觀者制造了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這個空間便是虛境,也許正是作者自己主觀意識的創造。虛實關系的把握營造給畫面添加了不少的意味,也成了工筆花鳥畫對意境的追求之一。

二有自然和神韻的追求。工筆花鳥畫雖不能向寫意畫那樣揮灑自如,直抒胸臆。但它卻用獨特的線條勾勒、豐富的色彩暈染,使畫面精又不呆,艷又不俗,工又不板,從而表達出美妙的自然世界。例如宋人小品畫面中的線條在繁中求疏,遒勁又不失溫和。色彩暈染穩重又透著微妙的變化。如吳炳《出水芙蓉》,由一花可見一池,那造型獨特的花與兩片葉子的巧妙組合是多么的匠心獨用,就像是渾然天成一樣?;ㄈ~交錯相映以及微妙的曲線變化,使自然生長所致而成的荷花,給予了一種超脫自然束縛營造了作者要的理想境界與觀者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使人們從有限的事物內觀測到畫面外無限的樂趣。這也許就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從自然延伸到神韻的追求。

二、工筆花鳥畫意境追求中的創作實踐

就繪畫而言意境的追求終究還要落實到繪畫的技法上以體現畫家的思想情感。對于工筆花鳥畫意境追求的創作實踐而言,我主要從寫生、設色、構圖來實現,闡述自己的見解與體會。

我認為在工筆花鳥畫的寫生過程中無非是訓練造型能力獲取創作題材,但卻需要有一絲不茍、精致細微的觀察與繪畫精神。面對大自然的物象我們觀察時,切忌不能走馬觀花,粗心大意。例如對動植物的觀察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其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生長規律等。例如,黃荃《寫生珍禽圖》對鳥禽草蟲細致精準的描繪,就連小螞蚱皆在動態造型上均無懈可擊。在寫生的過程里只要身臨自然,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一員忘我地投入進去,用心去感覺體會。才能將內心中的真情流露,才能畫出美妙又感染人的作品。

工筆花鳥畫寫生的實質不但是對景物簡單的分析觀察取舍,還傾注個人情感、主觀思維。使物質形態變為意識形態,來達到對意境的追求。

在設色方面,關于中國畫主要的色彩應運理論便是“隨類賦彩”[3]。畫家根據事物的基本色調,基本屬性設色,與此同時畫家要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主觀的理解分析,例如一片葉子的正反面、前后葉子的關系,正與反的顏色、前后的關系就要根據畫家的分析設色,這便是添加了主觀思想,并且要在“氣韻生動”(謝赫‘六法)的前提下賦彩著色?!半S類賦彩”(謝赫‘六法)我認為,它是一種心理活動,不僅僅只是對物象外貌的寫實照搬,應該是畫家主觀和概括的思維進行賦彩創作,其靈活性不言而喻。中國畫并不像西洋畫所描述的是固定的空間環境內變幻的光源造成的色彩關系,只是單純的描繪光源色、環境色的變化。這樣使得色調單純、明快、干凈且又具有裝飾美。當然有時我們會選擇平涂后再選相同色相加深,這樣做的目的便是讓物象結構和體積感自然的表現,加強物象色彩的節奏感。同時,畫面也負有節奏感。在對物象藝術加工處理中,對物象的色彩不僅要提煉其固有色更重要的不是全部仿照自然,照搬照抄。而是比自然更單純更美更理想更有韻味。例如,宋李篙《花籃圖》鮮花的顏色作者沒有按照現實生活中的花色摹寫,確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觀察記憶將花色主觀處理,刪除細節將重要的特征保留。比如,一種花只用了一種顏色來區分深淺,還改變了石榴的朱紅色,為其花瓣降了色調選用胭脂,使得色調和諧。仔細觀察整個《花籃圖》其造型也進行了修改,沒有繁瑣多余的花朵簡而精?;ê腿~的造型透露著整體感顯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這樣具有裝飾味的作品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

工筆花鳥畫創作中,要去創造出獨特的色彩境界我認為,我們要做的不再是注重拘泥于物體固有色,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全面完整的抓住物象本質理解分析,充分發揮主觀想象力做到物象與自身感受交融?;蛟S這樣才能做到我們想要的境界。

在構圖方面,所謂的“經營位置”(謝赫‘六法)便是指作畫的構圖?,F實生活中的自然物象是雜亂的沒有章法的,不能任意模仿自然。畫面需要事先經營。雖然,大自然的花鳥本身就是十分美麗的,但是要是放在畫面上位置和造型處理不當,自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損害它自身的美。在我們創作中一般常見的構圖有三角形、C形、S形、V形、之字形、則字形、金字塔形、斜線式、并列式、圓形、擴散形、滿構圖。在繪畫章法布局中首先要分清楚主賓,裁剪需得當。其次要使畫面氣韻生動、靈動變化,則需要對留白、虛實聚散關系巧妙處理。所謂留白是與密實相對的與疏虛有著密切聯系。是輔助全局的氣勢,加強內容的必要方法。無畫處也有畫意。畫面若疏密有致就打破了畫面中的平均化,疏密聚散的安排讓畫面富有節奏感。

中國畫非常重視留白,留白目的也是為了更加突出主體物。畫中畫了的地方便是實,不畫之處便是虛。作畫前計劃空白處與畫實物處是同等的重要,切不可掉以輕心。留白在技法操作上可表現為霧氣、云、雪、水、氣流等等。虛實關系產生了無窮盡的變化,使畫面增添了想象空間讓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南齊]謝赫.古畫品錄(上卷)——中國畫論類編[M].

[3]宗白華.藝境[M].商務印書館,2011.

[4]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中國美術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工筆花鳥畫意境創作
Jazz
春色滿園
商業需求對工筆花鳥畫教育理念的影響
蘇百鈞工筆花鳥畫立意研究
論現代工筆花鳥畫的表現形式
一朵花的意境
淺析工筆花鳥畫教學
創作失敗
關于《翔》的創作
環境——雕塑意境的延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