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拆二代”的現狀調研與分析

2019-11-30 04:04李子杰周文靜沈艾澤孫玉箐許夢茹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調研現狀分析

李子杰 周文靜 沈艾澤 孫玉箐 許夢茹

摘 要:近年來,拆遷安置家庭的狀況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對這類群體,人們眾說紛紜,為真實地了解這類群體現狀,課題組對南京市仙林地區的拆遷安置家庭進行實地調研,針對拆遷二代子女(以下簡稱“拆二代””)的現狀,了解他們拆遷前與拆遷后所處社會環境的變化,生產經營方式的變化,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并對調研結果進行剖析。希望通過對“拆二代”現狀這一課題的研究,向有關管理部門提供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改善這類人群生活現狀,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關鍵詞:“拆二代”;現狀;調研;分析

隨著新時代中國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建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由此帶來的城市房屋拆遷也就成了不少城市加快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就我國城市建設目前工作實際來看,還存在不少因拆遷安置而產生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為了了解拆遷安置家庭的實際情況,并深度分析導致這些現象的深層問題,課題組以南京市仙林地區為例,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并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

一、“拆二代”的現狀

拆遷及拆遷后的安置補償問題關系我國經濟發展和建設,關系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和切身利益,一直是我們黨和政府關心的重點和工作的難點所在。在1998年之前,南京市仙林地區是國營農場,生產方式為農業生產,居民多為國營農場的成員,很多人是獨家獨院。在對仙林地區進行拆遷改造,融入城市化的進程中,原有居民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很多農戶在拆遷安置工作中分到了好多套房子。隨著大學城的不斷擴大,地鐵的開通,萬達、金鷹等高檔商業樓盤的開張,房價也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斷飆升,擁有多套住房的“拆二代”們,不少人由于文化素質的缺失,產生了很多社會矛盾,如:房子多了房主跟租戶之間產生的矛盾、房子多了兒女們爭房產發生的矛盾、房子多了,兒女們爭房產導致老人無人贍養的矛盾、夫妻之間因為處理房產離婚打官司的、房子多了房價漲了拆遷小區里賭博時有發生、拆遷小區的衛生等公共管理給社區出了不小的難題等。

由于“拆二代”這個群體的特殊性,靠拆遷“一夜暴富”的現象讓不少媒體抓住了普通民眾的仇富心理,因此“拆二代”以一種吃喝嫖賭、游手好閑、貪圖享樂、揮霍無度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較多,引發社會上普遍對“拆二代”的負面情緒。2013年搜狐對“拆二代”的新聞報道中,其中正面報道有29篇,負面報道有34篇,其中不得不說的是媒體對“拆二代”的正面報道中,大部分帶有一種反諷的態度 ,由此可見社會上的一些輿論分析大多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一群體,這也造成了普通民眾對“拆二代”的一些誤解。

當下,作為普通民眾的一員,很多人對待新事物的看法,往往依賴于大眾媒體向我們展示的一面,所以這就造成了人們所認為的“社會”與真實社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大眾媒體利用了民眾對于權力、金錢等方面激進的想法,刻意引發大眾對“拆二代”的好奇,觸發大眾對“拆二代”羨慕、嫉妒,不滿等負面情緒。但是這些新聞到底是不是符合實際,它們與現實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在我們調研中的55份有效問卷中,通過工作獲主要收入來源的占61.8%,這些很多是拆遷安置家庭中的第二代,主要從事臨時工,專業性不強的工作,具體有保潔,保綠,保安,開出租車等,而受過職業教育的則可從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如醫護,導游,電工,物流管理,還有的人是退伍轉業后分配的工作。第二類是依靠政府補貼或社保保障的群體,自己并不勞動,在調研中占14.5%,拿退休工資的占12.7%,最后一類是出租房屋來獲得主要收入的占了7%。

除了經濟收入來源,課題組針對拆遷安置家庭的子女的受教育程度進行了調研,發現拆遷安置家庭第二代受教育程度層次不齊,文化水平差距較大,而隨著國家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拆遷安置家庭中的第三代,受教育程度較高,在課題組的調研中第三代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校,大學各個階段均有人在讀,在收到的12份有效問卷中,數量分別是在職校和大學這兩個階段的“拆三代”在專業的選擇要比“拆二代”更多,在專業的深入程度也比“拆二代”更深入,從中可以看出,國家的職業教育和大學教育正提高著新一代人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逐步縮短各階層間的差距。

二、“拆二代”問題分析

(一) 從調研的過程看,經濟利益訴求只是最突出的表現,而社會地位則是隱藏在經濟利益后的有一個因素,由于拆遷后拆遷方失去了土地,不能從事農業生產,只能做一些保潔,保綠,保安等臨時工,在他們眼里,生產方式的改變讓他們從獨立自主的農民淪為他人的雇傭工,是社會地位下降的體現。

(二)拆遷安置家庭在拆遷前很多都是農民,經濟利益是拆遷戶核心利益訴求之一,在經濟利益訴求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矛盾,一是拆遷戶和政府間的矛盾,作為農民都渴望能得到更多的補償,二是拆遷安置家庭內部利益分配的矛盾。拆遷方很多都是農民,在失去土地后,擔心自己收入來源沒有保障,而且受歷史條件影響,拆遷方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子女眾多,而他們的子女文化水平較低,無一技之長,不能從事專業強的工作,所以在拆遷安置時,只會本能地索取經濟利益。

家庭間利益分配的矛盾最直接的體現是經濟利益的糾紛,特別是房產分配上的矛盾,而在我們課題的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很多家庭在拆遷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這其中隱含的因素如戶口轉出,老人贍養,甚至是家庭感情的淡漠等。

(三)從社會環境來看,“拆一代”所處的歷史時期主要是計劃經濟,國有經濟為主,工作較為穩定,人際關系較為簡單,而“拆二代”則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度歷史時期,社會的的變革讓社會階層產生了分化,貧富差距日益突出,而“拆二代”無一技之長只能從事臨時工等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收入較低。這一變革也加劇了“拆二代”對社會環境的不適應。所以在這一社會環境下,他們也只會最大限度地追逐經濟利益。而“拆三代”則處于市場經濟逐步成熟,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的時期,而且很多人都在不斷接受教育,大多數人都逐漸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而且高校中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德育教育不僅讓很多學生有了法制意識,而且塑造了學生正確的義利觀,價值觀,為“拆三們”畢業后融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拆遷安置家庭,有很多不同的情況,課題組通過調研,將拆遷安置家庭主要分為2003年前和2003年之后的兩類,為妥善解決拆遷問題,國家在2003年出臺了相關政策法律,拆遷補償標注也有大幅提高,導致拆遷安置戶在經濟利益上由于拆遷時間段的不同,獲得的經濟利益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獲得補償較少的拆遷戶對拆遷安置工作存在質疑,有些還存有不滿情緒,而這一不滿情緒也對“拆二代”都有影響。

(四)伴隨著中國住房改革,房產日益成為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體現,逐步成為人們社會地位的體現,也成為當下人們利益訴求的核心。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群體,在拆遷后失去了土地,希望爭取房產來為自己提供保障,安置子女。在調研中,課題組也發現由于拆遷補償的差距政策的變化,拆遷安置家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攀比著誰家建房多,誰家索取的補償多,如拆遷前的農村在允許自家建房的時候,很多農民并沒有選擇建房,而當拆遷傳出消息時,很多農民就在自家院子中建房,希望通在拆遷前的建房最大限度向政府索取補償。在拆遷補償的博弈中,由于自己的利益訴求不能實現最大化,加之在攀比心理的影響下,很多拆遷戶會對政府產生不信任,認為審計不夠通明,認為補償標準不統一,對政府公信力產生質疑。

(五)根據我們課題組的調查走訪,靠拆遷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拆遷戶只是拆遷安置家庭類型的一部分,拆遷安置家庭由于各個時期的拆遷政的變化而獲取的拆遷補償有很大差距,而且各個不同時期的拆遷戶的生產方式,專業技能,文化程度,思想觀念上都有差異。拆遷安置家庭確實存在一些不好的問題如好逸惡勞,不重視對子女文化教育等觀念,更沒有對未來沒有規劃,更沒有防范風險的意識,而且由于沒有專業性強的職業技能,很多拆遷戶只能從事技術含量的工作,收入較低。在拆遷安置工作中的矛盾是多因素的,在拆遷過程中也發現拆遷補償,利益分配是拆遷安置工作中最人們最關注的,而故土情節,對原有生活方式的留念等其他因素也是拆遷安置工作中的矛盾。

(六)很多媒體在報道拆遷問題時并沒有報道拆遷戶的收入來源,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只是報道拆遷戶因為經濟訴求和拆遷方產生矛盾,因為拆遷利益分配而產生家庭矛盾或是一夜暴富后,揮霍財富這些負面現象,不僅以偏概全而且也沒有深入剖析現象背后的原因,對民眾的認知也產生一定誤解,而讓很多民眾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拆遷安置戶,營造了消極的輿論環境,不利于拆遷工作的進行和拆遷安置家庭融入新的社會環境。

三、對于拆遷安置工作的建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環境下,拆遷安置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過程中一個必不可缺少的環節。社會環境的公共治理需要我們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

(一)國家層面上要加強立法,不斷強化對拆遷安置工作規范的建設,建議采用第三方評估公司參與拆遷定價。在拆遷工作中應不斷完善拆遷補償標準,嚴格按照法律進行拆遷工作并接受公眾監督。對待拆遷戶,不僅是經濟上的補償,維護他們正當合法的利益,更要讓拆遷安置戶,特別是農民接受專業技能培訓,讓他們在改革大潮中能盡快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二)政府在社會層間還應尊重媒體,讓媒體起到監督作用,并讓媒體加強宣傳,引領人們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義利觀。

(三)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社會治理的重心要向基層下移,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越強,社會治理的基礎就越扎實。要盡可能地將優質資源投入到基層社區,讓社區有人力,物力,財力行使職能,進行高效的管理,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讓基層社區能起到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在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時,也應重視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補足政府在社會治理中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如仙林黨群服務中心,就依托大學城的優勢,鼓勵大學生來社區進行志愿服務,輔導孩子們的學業。

(四)作為拆遷家庭,不能等、靠、要,還是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這需要我們不斷改變思想觀念,在改革大潮中勇于面對新環境,勤勞致富,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質量。

(五)對于正處于受教育階段的“拆三代”,要重視教育,既要接受職業技能上的教育,也要接受文化素質的上教育,讓“拆三代”們,既有立身的技能,又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通過在校園中的學習,緩解社會階層分化,讓拆遷安置家庭的子女能融入現代社會。

綜上所述,本次調研只是局限于南京市仙林地區拆遷安置家庭的現狀,不一定適用于全國其他地區。調研的人群多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較少,樣本容量還不夠充分,而且在調研過程中也有人不愿意配合。對于拆遷問題和對拆遷安置家庭的現狀研究應調研更廣闊的地域,搜集更多類型的拆遷安置家庭,并選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分析論證。拆遷安置中的矛盾是多因素的,鑒于研究方法,樣本容量,樣本類型等多方面局限性,課題組只能依據調研結果,實事求是地反映現象,并不能得結論,提出解決方案。最后也希望大家也能多關注拆遷安置家庭的狀況并提出更多更好關于拆遷安置工作的方案。在文章的最后還要感謝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區黨委副書記周景云對我們課題組的幫助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范德.城市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及其實踐[D].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3.

[2] 林芳.傳播學視域中“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及研究[J].今傳媒,2014(09).

[3] 陳玉榮.試論述中國農二代生存現狀級未來的發展趨勢[J].中國綠色經濟微信公眾號,2018,12.

[4] 林翔.淺析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制度[A].法治博覽,2015,9.

[5] 蘇群,高君,常雪.拆遷會影響城鎮居民的家庭收入嗎_基于CHIP2013的實證分析[A].人口學刊,2018,7.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8年南京經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課題。

指導老師:莊懷軍,周旭。

猜你喜歡
調研現狀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