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案“生死劫”P2P網貸行業“清退潮”加劇

2019-12-01 11:56孟凡霞宋亦桐
投資與理財 2019年8期
關鍵詞:陸金網貸備案

孟凡霞 宋亦桐

監管給網貸行業戴“緊箍咒”、壓縮平臺數量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清退”則是為了給不合規的平臺留下最后一根安全過渡的“稻草”。據網貸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7個省市對外公示了網貸機構清退名單,涉及網貸機構數量多達405家。

坊間傳言,備案最終通過的平臺可能只有100家左右,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里,拿不到備案資格的網貸平臺將密集退出行業。

“清退潮”擴散加劇,400多家平臺退出行業

P2P網貸行業規模仍在持續縮減,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深圳、云南、上海、遼寧、四川、山東(濟南)、湖南在內的7省市對外公示了網貸機構清退名單,涉及網貸機構數量多達405家。其中包含了取締類、失聯類(僵尸類)、自愿退出類,深圳、上海兩地清退數量占比過半。

另有不少省市雖然未公示清退名單,但在引導轄內機構退出的工作進展明顯。以浙江地區為例,浙江地區正常運營網貸平臺數量已從2018年6月底的308家大幅銳減至2019年6月底的51家。消失的機構中除了部分被立案偵查之外,還存在不少平臺被監管“定向指導”退出。例如,浙江地區應監管要求而清退的P2P平臺至少有14家,但隨著兌付難產等問題,其中已有6家被警方立案。

自《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業內俗稱“8·24”政策)落地后,網貸平臺的資產端逐步規范,但網貸平臺“不合規存量業務”依舊沒有壓縮完。為網貸機構良性退出“保駕護航”,各地監管部門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例如,深圳、北京兩地試運行出借人網絡投票系統,供出借人參與退出機構的重大事項表決,保護出借人權益。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分別下發了《網貸業務存量標的資產清查核實工作指引》、《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良性退出知情人舉報指引》,規范網貸機構退出過程中涉及的存量標的資產清查核實工作,打擊網貸機構在經營和退出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2019年7月,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確,下一階段要將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多措并舉支持和推動機構良性退出或平穩轉型作為重點,引導絕大多數機構通過主動清盤、停業退出或轉型發展等方式實現風險出清。

持續經營不易,網貸機構退出有多難?

雖然監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網貸平臺的退出保駕護航,但是怎么退?能不能退出?已經成了大難題。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網貸平臺退出存在三大難點。首先是項目時間。P2P平臺并不能“說退就退”,主要由于其底層融資項目時間較長,即便平臺不再新增任何項目,原有項目的退出,多數也需要1-3年。其次是規模等級。如前所述,P2P平臺的項目期限較長,一些能夠全身而退的小型P2P平臺能夠提前結清,并不是因為借款人全部提前還款了,而是因為“船小好調頭”。最后是持續經營。逃廢債是困擾網貸機構貸后管理的一大癥結,在P2P尚未徹底去剛兌的大環境下,逃廢債所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平臺退出后誰來催債,這些問題都處于待解狀態。

一位網貸平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監管傾向通過“以備促退”的方法,讓運營不下去的平臺主動退出或轉型,從而確保行業整體風險可控。等待備案期間,平臺執行“三降”要求,行業規模有所萎縮:在運營平臺數、業務規模和出借人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縮水。平臺在主動清退過程中,資產處置、兌付方案的設置與執行等要以實現出借人權益的最大化為前提。但這一過程中,往往面臨很多難點,借款人逃廢債就是其一。

他進一步指出,在清退過程中要通過合法的手段進行催收,來保障項目資金順利回籠。另外,希望監管部門也能夠實現對失信逃廢債人員的管理常態化、制度化,例如通過將逃廢債人員納入失信人員名錄,限制其交通出行、金融消費等,對逃廢債的人員形成有力震懾。

從行業總體來看,很多省市因為網貸機構數量龐大,完成“三查”還需要一段時間。資深互金評論員畢研廣表示,網貸行業雖然在數量上、待收規模上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著較高的風險,依然有平臺的“不合規業務”沒有壓降至零。

“正規軍”牌照難得,轉型發展或受限制

監管將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合規的網貸平臺納入監管試點,也讓業內高呼網貸行業備案并無時間表,至暗時刻正在到來,對于不想退出或無法退出的平臺,也只能選擇轉型或等待合規的道路。從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傳達的內容來看,監管表態,對于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并鼓勵其申請改制為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但轉型也絕非易事,此前的2017年11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規定各級小貸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貸公司,牌照獲取難是轉型的難點之一。一位頭部網貸機構人士表示,小貸牌照對實繳注冊資本、杠桿率、業務場景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把不少平臺都攔在了門外。網絡小貸牌照只能用自有資金放貸,杠桿率一般也只有2倍,能不能經營好這塊牌照也是一個考驗。

在畢研廣看來,真正具備轉型實力的平臺也僅有幾十家?!坝行┢脚_大部分的主營業務收入是來自于‘網絡貸款或者‘消費金融。但是,這些平臺往往具備一定實力,要么是資金充裕,要么是有場景、有渠道,能夠快速的轉型和布局‘網絡貸款業務,以及消費金融業務?!?/p>

“從資金來源看,網絡小貸和消金公司有兩條主要途徑,一是自有資金放款,二是外部合作機構資金放款,無論哪條路徑都比現有的公眾資金更加考驗平臺的渠道建設能力。從準入門檻看,二者都有比P2P更為高的進入門檻,在股東背景、經營能力、資本實力、杠桿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碧K筱芮說道。

摘自《北京商報》

鏈接 陸金所停止網貸業務,P2P或成上市阻礙

平安集團旗下估值達到394億美元的金融平臺陸金所,也準備放棄手上的P2P網貸業務了?

7月18日,先是彭博社曝出陸金所將要放棄網貸業務。隨后陸金所官方回復媒體稱,這是配合監管部門的“三降”要求,存量產品不受影響?!叭怠笔潜O管部門為強化P2P行業監管而提出的“降余額、降人數、降店面”的相關政策。

陸金所在2012年開展網貸業務,在2014年到2016年間一直是P2P網貸行業業務排名第一的平臺。2016年出于合規的要求,將網貸業務服務剝離出來,交由旗下子公司陸金服運營。

放棄網貸業務,意味著陸金服將會停止手上的P2P業務,并對已有業務進行清理。而陸金所其余的業務不會發生改變。

放棄網貸業務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P2P平臺的監管風暴已經持續三年,“三降”導致整體行業營收和利潤大規模萎縮。這場本來預定在一年前結束的監管風暴,因備案方案始終無法落地而不斷延遲。最新的消息是,備案要在年底之前才會落地。

大量的P2P平臺因為這場監管風暴不斷退出或者轉型,已經從最高的6000余家下降到2019年6月底之前的800多家。一位P2P平臺的CEO告訴36氪,樂觀估計平臺最多能剩下兩三百家,悲觀的話甚至一家都剩不下。

陸金所的網貸業務也無法在這場監管風暴中幸免。2019年關于陸金所網貸業務的傳聞不少,一種說法是它的網貸業務出現了較高的逾期率,另一種說法則是陸金服暫未列入監管部門的備案名單。兩種說法未能得到官方確認,但暗示了陸金所的網貸業務缺乏更多發展空間,甚至可能成為拖累。

其次,陸金所作為平安集團旗下四大獨角獸,在今年3月完成了C輪融資后,開啟上市路徑。此前平安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在港股上市股價走勢不佳,金融科技獨角獸平安壹賬通從尋求港股上市轉向美股上市。

在宏觀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陸金所上市需要去除不穩定因素。因此,在P2P平臺備案仍舊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它不得不忍痛拋棄網貸業務,以加速推動自己的上市進程。

猜你喜歡
陸金網貸備案
Exact Graph Pattern Matching: Application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關于備案建材事中事后監管的實踐與思考
黃陵祭
我省高校新增備案和審批本科專業名單
P2P網貸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軒轅頌
解讀保健食品注冊備案“雙軌制”
給每家銀行做個“陸金所”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審批+備案”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