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鄭振鐸與《北平箋譜》

2019-12-02 02:19周鐵鈞
百年潮 2019年11期
關鍵詞:箋紙鄭振鐸序言

周鐵鈞

清代《金陵通傳》記載:南北朝時期,出現一種印有淡色圖案的紙張,畫面簡潔素雅、若隱若現,毫不影響濃墨重彩書寫描畫,頗得文人騷客鐘愛。到唐宋時代,這種紙張已成為題詩作畫的專用“箋紙”,經能工巧匠精雕細刻、套色彩印,涌現出許多精品,如:唐代“薛濤箋”,宋代“蘆雁箋”,明代“清江箋”等。

史上許多知名畫師都曾親繪箋紙,如唐吳道子、宋劉松年、元曹知白、清汪士慎、吳南愚等。民國年間,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都專畫過箋紙。后來,隨著鋼筆書寫普及,油彩、水粉等畫技的涌入,加之機械取代手工造紙,堪稱木刻版畫鼻祖的箋紙開始衰落。

1931年冬天,鄭振鐸回到上海,到魯迅寓所看望時,魯迅說道:“木刻畫如今是末路了,但還保全在箋紙上。不過,也難說,保全得不會久?!彼贸霾痪们霸诒逼劫彽玫牟噬{紙給鄭振鐸看,說道:“要有人把一家家南紙店所出的箋紙搜羅一下,用好紙印刷個幾十部,作為箋譜,倒是一件好事?!濒斞高€說這事得住在北平的人才能做,他自己在上海沒法進行。鄭振鐸當場將任務擔負下來,但提出他只負責搜集,由魯迅負責選擇。此后,鄭振鐸將一包一包購得的箋樣送到上海,經魯迅選擇后,再一包一包地寄回。

當時,上海、北平等城市的一些紙店雖刻印、出售箋紙,但因使用的人逐漸減少,品種也日趨單調。魯迅感到,應抓緊搜集古今箋紙精品,整理成冊,讓古老的刻版藝術得以保存。有一次,鄭振鐸因事將搜集箋紙的事耽擱了兩三個月,魯迅來信說:“這事我們得趕快做,否則,要來不及做,或輪不到我們做?!?/p>

“箋譜”刻版、印刷、裝訂都要自費,需一筆不小的支出,但魯迅胸有成竹,他剛與青光書局簽訂一部書稿出版協議,稿費足以做“箋譜”出版費用。

魯迅、鄭振鐸

起初,魯迅和鄭振鐸以為,兩人收藏的箋紙加起來近千種,已擁有相當數量,但開始選編卻發現,箋紙雖年代不同,但多數題材重復,如“荷蓮”有60多種、“造像”有50余種、“松鶴”有30多種。兩人商定,雷同題材擇精品,入選不超5種,這樣一來,他倆收藏的箋紙僅選出120余種,數目大缺。

當時,鄭振鐸在燕京大學的教務繁忙,稍有空閑,就去古舊書市搜集箋紙,他在日記中寫道:“那一日,狂飆怒號,天色慘淡可憐,一陣風沙撲臉而來,趕緊閉了眼兒,已被細塵潛入,瞇著,睜不開來,集到幾頁箋紙,卻也值了?!?/p>

有一天,他在舊書攤發現幾冊刻版佛經,全用造像、佛殿、禪塔等圖案的箋紙印制,問經書何來?攤主說:法源寺僧人賣的,已被書販收走許多。

鄭振鐸忙趕到宣武門外的法源寺,多經探問方知:大雄殿的佛像初塑時,背后留有空腔,內置經卷、歷本等,以祈靈驗。如今亂世,一些無良僧人竟把經卷偷出來變賣。

又費盡周折,終于找到收購經卷的書販,從他手中購得古版佛經200余卷,從中選出宋、元、明年間箋紙130余種,極大充實了“箋譜”。

經半年多艱辛努力,鄭振鐸陸續搜集到箋紙500余種,分多次寄給魯迅,最后選定332種。魯迅在出版后的箋譜“序言”中寫道:“北平夙為文人所聚,頗珍楮墨,遺范未墮,尚存名箋?!谑撬阉魇锈?,拔其尤異,各就原版,印造成書,名之曰《北平箋譜》?!?/p>

魯迅與鄭振鐸為《北平箋譜》遴選鐫印、裝訂發行、征訂贈閱等事宜通信15次,對印紙、目錄、頁型以至格式、頁碼等細節反復商議。比如封面題字,魯迅信中說:“第一頁及書簽,卻總得請書家一揮?!弊詈蟠_定請輔仁大學教授沈兼士題寫。對于尾頁落款,鄭振鐸則建議:“末后附一頁,記明某年某月印造一百部,此為第某某部?!?p>

1933年版《北平箋譜》

魯迅撰寫的《北平箋譜》序言

鄭振鐸撰寫的《北平箋譜》序言

1933年9月,分為人物、山水、鳥獸、花果、殿閣、造像等15類,集成6卷的《北平箋譜》選編就緒,開始聯系刻印出版。鄭振鐸找到琉璃廠印制箋紙的名店清秘閣,請掌柜核算一下刻印100套要多少錢,算出來的結果是,最少要1000銀元。

鄭振鐸一聽呆了,這幾乎是自己的三年薪水,魯迅先生雖有稿費,也恐難承受如此天價!他又來到榮寶齋,經理王仁山不但熱衷古籍收藏,對木刻版畫也充滿興趣,他看過《北平箋譜》圖稿,為古今箋紙的琳瑯雅致、清雋華美大為嘆服,也被編者保護傳統藝術的付出深深打動,他說:“雇工刻版要400銀元,紙墨、裝訂費用由本店承擔,但有個條件,箋譜刻版要歸榮寶齋所有,日后再印,您不能干涉?!?/p>

鄭振鐸立即致信魯迅商議,沒幾天魯迅回信道:答應王仁山的條件,青光書局已出版我的文集《兩地書》,稿費恰好400銀元,到賬就支付刻版費用。

1933年12月,北平知名刻工老西張、板兒楊等人精雕細琢的《北平箋譜》出版,套色彩印、布函套封,精美大氣。魯迅、鄭振鐸各撰序言,由書界名人魏建功(天行山鬼)和郭紹虞分別筆錄。

魯迅在“序言”中說:“此雖短書,所識者小,而一時一地,繪畫刻縷盛衰之事,頗寓于中;縱非中國木刻史之豐碑,庶幾小品藝術之舊苑;亦將為后之覽古者所偶涉歟?!?/p>

確如魯迅所言,《北平箋譜》雖非鴻篇巨制,卻在一幅幅玲瓏典雅的微景簡畫中,展現出刻版彩印的千年發展歷程,以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與學術價值,筑就一道“中國木刻史”和“繪畫刻縷盛衰”的藝術長廊。

(編輯 黃艷)

作者:錦州市作家協會理事

猜你喜歡
箋紙鄭振鐸序言
十二點鐘
序言
序言
序言
魯迅對箋紙情有獨鐘
鄭振鐸炒股
《名人傳》序言
用手撕出來的建筑模型
鄭振鐸與馮孟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