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自由人士還需保險配置嗎

2019-12-02 10:08文熙
投資與理財 2019年8期

文熙

林太太,46歲,全職主婦。林先生,48歲,某公司企業主,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二人育有獨生女,19歲,馬上要出國留學。

雙方父母均在70歲以上,林先生的父親患有腦梗,長期臥床,和林母在私立養老院居住。

家庭財產包含:北京市區3套房產,市值約6000萬元;流動資金約400萬元,主要做銀行中短期理財;其它資金投入公司運作。

未來5年的家庭主要支出包含:女兒的留學金,預計500萬元;老人養老費和醫療費用支出,約200萬元;生活開支每年約150萬元。

雖然家庭現階段不愁吃穿,且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因安全感不足,林太太還想為全家人做保險相關的資產配置。

林先生為人正直豪邁,而且對于企業經營有著很深的見解,但是最初的時候,他并不認同自己應該配置保險。在他的意識里,“我的資產已經足夠讓自己和家人這輩子,甚至下輩子都衣食無憂了,完全不需要買保險!”

相應地,我直接回應他:“如果所有事可以直接解決,用錢解決,那就不是風險了?!?/p>

林先生家風險分析如下:

1.經濟周期風險

俄國經濟學家康波曾提出“一段大的經濟周期大概是50至6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好趕上世界經濟周期發展上行的時候,過去40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所以經濟周期會更短,現在已經處于跨周期階段,各種經濟政策、法律法規都在調整。

比如以前是靠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現在是“側供給”“三去一降一補”,國家的經濟結構在調整,相關的財稅政策都在一步步推進。比如這幾年隨著互聯網的信息透明化,國家征信體系完善,金稅三期,CRS全球征稅都在不斷收緊富人的口袋,這個時候提前做好資產配置更需要大智慧。

2.企業風險

這種風險不是指企業經營風險,主要是指公司資產和家庭資產劃分不清,導致企業經營發生問題時,很容易把風險蔓延給個人和家庭。早年某溫州商人就是因為企業為其它企業提供擔保,而導致連鎖反應,整個家庭都背上債務。

3.家庭風險

主要來源于自己和子女的家庭結構變化導致財富被分割。試想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了半輩子,都希望子女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但實際上“90后”“00后”對婚姻觀念更開放,合不來就散。2018年國家統計的我國平均離婚率是38%,如果家族能提前對財富進行單獨規劃,財產有明確的歸屬,相信對子女和配偶雙方都能起到更好的約束保障的作用。

4.個人健康風險

家庭財務運轉依賴于林先生一己之力,家庭未來5年開支龐大,夫妻雙方人到中年,身體狀況勢必不如年輕時,如果建立完善保障體系,就可以更安心踏實地成就自己事業。

買保險跟平時生活飲食一樣,要講究全面和均衡。不能因為喜歡投資,就只買養老類型的保險,萬一發生重疾風險,就派不上用場;也不能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就對養老險和壽險嗤之以鼻。保險是應對風險而生的,人生有生老病死殘的風險,高凈值家庭面臨的不是如何掙錢的煩惱,而是如何更好地守住財富、增值財富的風險,所以需要配置全面的保障。

在這個原則下,可以為林先生設計如下保險方案。

1.林先生

1000萬元保額遞增型終身壽險:投被保險人為林先生,受益人為女兒。壽險是國際公認的相對來說更簡便的、可進行資產直接傳承的險種,而且壽險的現金價值高,投保人設置為自己,更有利于對資金獲得掌控權。

500萬元保額終身重疾險+高端醫療保險:投保人為林太太,實現投被保人的保費豁免,萬一交費一方出現風險,則免交各期保費;被保險人為林先生,受益人為女兒。高凈值客戶投保重疾險,目的除了轉移風險焦慮,還可以為自己和家人獲得高端醫療資源。

2.林太太

500萬元保額遞增型終身壽險:實現夫妻共同資產順利過渡給孩子。

500萬元保額終身重疾險+高端醫療保險:投保人為林先生,實現夫妻互保。

300萬年金保險:考慮到林太太沒有工作,年金保險的復利增值功能可以為林太太預備一筆豐厚養老金。

3.女兒

500萬元保額終身重疾險:投保人林先生,受益人指定林先生及太太,可以為孩子未來抵御健康疾病風險。

整體方案下,林先生全家每年只需動用不到100萬元的資金,就可以為家人提供3000萬-6000萬元的保障,基本符合林先生的身價。

這個保險規劃同樣適用于所有林先生這類有實力的高凈值客戶??偨Y起來應該是3個關鍵詞:先全后足、長短結合、保額充足。

先全后足:意外、重疾、養老等風險無處不在,高凈值客戶接觸面更廣,面臨的風險點也就更多。確保多維度保障搭配,防止大量家庭財富從一個風險漏洞中流走。

長短結合:高凈值客戶保障規劃,應以終身型保障為基礎,確保財富安全與合理傳承;同時也應輔以中短期年金型保障做重點補充,確保人生黃金期擁有較高生活品質。

保額充足:家庭人員,尤其是高凈值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障額度應該足夠覆蓋家庭支出,避免“一人出險,全家倒下”。

實現財富自由,是當下許多人追求的經濟生活目標。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和普通人一樣,致力于自我財富的積累,一點一滴地擴建自己人生的高樓大廈。假如把財富比作水池,我們會發現,要想財富池的水滿起來,不好好打理已有的財富是不行的。

家庭財富池有進也有出。先來看看財富池的進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動收入來源。主動收入來源有哪些呢?是不是日常的工資所得?或者經營企業所得?

再來看看財富池的出口,想想我們平常的固定開銷有哪些?簡單列舉一下:柴米油鹽醬醋茶,房租,房貸,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費,這些費用是不是沒有收入也不會停止的開支?

收入減去開支,就有了結余。不同的人對結余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是投入企業擴大企業再生產,有的是直接進行投資理財,這樣就多了一個被動性的理財收入,也就是財富池的增口。

除了日常計劃性的剛性支出外,我們是否還會有突發的一大筆費用損失呢?想想會有哪些?企業經營失敗,意外致殘,生了場大病,這就是財富池的出口2,也就是所謂的防。

如果進+增大于出+防,財富池的水就會越來越多,代表我們的財富是在上升。等我們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就要考慮把財富進行保全?尤其是如果有企業債務的,最好把企業債務與家庭財富進行隔離。這就是財富池的保。

等我們老了,子女也成家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把畢生的積蓄好好傳承下去,又該怎么做呢?這就是財富池的傳。

財富池的進、出、增、防、保、傳這6方面,處處都隱藏著風險點。比如是否能保證經營企業不失???保證一直有源源不斷的收入?保證目前的收入一直不中斷,維持到退休甚至終身?保證投資理財不失誤?收入是一陣子的事,但支出卻是一輩子的事,如果有一天因為企業經營失敗了,拿不出小孩的上學費用,入不敷出了,怎么辦?本想把好不容易積累的財富留給子女后代,卻因債務或高額稅務而縮水一半,或者被外人(女婿或兒媳)分走一半財富,這一風險又該怎么規避?

這時候,有一種金融工具,即保險運用得當的話,就可以化解上述擔憂或問題。

家庭財富池風險對應險種類別

依據家庭財富池風險聚焦,對林先生林太太來說,養老、教育以及財富傳承是最為關注的。這就意味著,年金險、終身壽險是林先生林太太的標配。年金險的現金流不僅可以彌補孩子的教育支出,還可以用作老人的養老費和醫療費。

未來5年,林先生家的支出需要500+200+150×?5=1450(萬元)。5年后,假設林先生的父母仍在世的話,每年的支出仍需要150+200/5=190(萬元)。今年48歲的林先生,雖然現在有1000萬元以上的年收入,完全可以覆蓋他當下的支出,但這份收入是基于林先生在世且健康的情況下才有的收入,萬一他遭遇了意外,收入中斷,每年接近200萬的支出從何而來?另外,假設林先生可以一生平安,那他計劃工作多少年后退休呢?退休前,他是否需要把未來的固定開支都提前預留出來?這筆資金,林先生可以結合保險、家族基金會或信托等金融工具,一起做個資產安排。但無疑,保險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給予家人確定的現金流和定向的財富傳承。

以某年金險為例。林先生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年交保費50萬元,交費10年(假設林先生在60歲考慮退休,在他還有收入時進行交費),則在林先生60周歲時,每年可以領取255670的生存金(或每月領取21731.95元),完全覆蓋未來的支出水平。

林先生年金險利益演示表

至于林先生獨生女兒的500萬元教育金,由于馬上面臨出國留學,此時并不適合再用保險來準備教育金,可以直接從林先生的每年收入中,支出100萬元留學費。

林先生的現金財產,如果要定向傳承給其獨生女,而不旁落到他人手上,可以采取終身壽險指定受益人的方式傳承。即以林先生為投被保險人,購買1000萬元的終身壽險,受益人填寫女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