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手香港問題,美國難得逞

2019-12-04 05:15
環球時報 2019-12-04
關鍵詞:結構性秩序貿易戰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12月2日文章,原題: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后,中國依然在贏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此舉被視為特朗普政府試圖在貿易談判中對華施壓,在中國國際影響力增長之際重奪美國喪失的一些籌碼。

特朗普可能非常想要(達成)貿易協議,因為當前的貿易戰損害美中兩國經濟。美國陷入制造業衰退,而2016年特朗普(選舉時)險勝的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等關鍵搖擺州,遭受的打擊最重。由于2020年大選臨近,特朗普顯得缺乏耐心,比北京更希望達成協議。美國經濟前景越不好,特朗普連任的機會就越低。而在特朗普看來,中國目前面臨政治和經濟雙重難題。將這兩個問題掛鉤,特朗普試圖迫使中方在談判中作出妥協。不過,他的孤注一擲反而表明中國領導人才是掌控的一方。

美中圍繞香港抗議及貿易戰的競爭,反映了力量對比的大轉變。中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崛起,令北京有條件推進與華盛頓所主張的政經秩序相反的議程。中國不再是正在崛起,而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與此同時,國內政治兩極化、曠日持久的外國戰爭和特朗普的政治姿態,令美國分心。結果是,美國的抽身政策加上中國不斷增強的雄心,讓北京有機會在國際秩序中成為主導角色。

長期以來,中國想要通過經濟外交影響國際秩序。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項目,旨在恢復中國在國際社會歷史上的偉大地位。

此后,隨著貿易戰出現,中國保護自己貿易利益的決心更加堅定。隨著北京的結構性權力和利益日益增長,其控制世界主要中心政經機構的能力逐漸變強,對科技知識和通信手段的掌控也變強。

盡管美國繼續保留該體系內結構性權力的很大部分,尤其是通過對國際信貸和金融體系的控制及對科技發展的影響力,但實力增長的中國很可能會取代美國的領先地位。作為世界舞臺上的大國,中國具有基于規則的計劃。而對外部事務漠不關心,顯然不利于美國。

對香港抗議突然感興趣與特朗普之前的行為大相徑庭。特朗普押寶香港是否會奏效,使美國加強對中國的談判籌碼,眼下不得而知。如此將中國國內政治事務與經濟未來掛鉤,是一場有風險的賭博。隨著中國的結構性權力擴大,華盛頓越來越難以對北京施壓?!?/p>

(作者法拉赫·簡、J·梅爾尼克,陳俊安譯)

猜你喜歡
結構性秩序貿易戰
我國宏觀杠桿率的結構性特征
資產結構性盈利能力分析
秩序
心靈秩序
結構性理財和結構性存款有哪些聯系及區別?
結構性存款變局與出路
貿易戰重壓市場 等待企穩再低吸
如何爭取中美貿易無戰事(經濟茶座)
老師來審題
亂也是一種秩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