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歐關系的機遇與挑戰(焦點話題)

2019-12-04 05:17王義桅
環球時報 2019-12-04
關鍵詞:馮德萊恩中歐

王義桅

就在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就職當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約同歐委會新任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開啟2020年“中歐合作大年”。明年,三場中歐峰會大幕即將上演,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17+1),第22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以及默克爾邀請習近平主席9月赴德國(明年下半年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萊比錫市參加中歐特別峰會(27+1)。

中國一貫高度重視與歐洲的合作,歐盟近年來也越來越在乎中國。拿中國說事兒,逐漸成為歐洲人的家常便飯。中歐關系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

歐盟對華認知明顯變化

在內外一系列因素影響下,歐盟對華認知出現四大明顯變化:

一是不再將中國視為發展中國家,甚至認為中國是超級大國,互補關系越來越變成競爭關系,強調“對等”(reciprocity)性,認為中國市場應對等向歐洲開放,中國應對等實施溫室氣體減排。

二是不再只將中國視為經濟、政治力量,而越來越看重中國的技術力量、制度性力量,詬病中國產業政策、國企補貼、政府采購、技術轉讓和并購。

三是不再一味強調合作,而是重視競爭。歐盟委員會今年春天發表“十點行動計劃”戰略文件,其中將中國描述為伙伴(合作與談判伙伴)、經濟競爭者和“制度對手”(systemicrival)。

四是不再受制于美國,越來越強調獨立性,一方面不會追隨美國的對華政策,仍然強調對華接觸政策,但對華防范心理和措施在加強,尤其是加強對中國投資歐洲的審查——中國企業收購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半導體、生物技術和量子技術等行業的歐洲企業更為艱難,加強對華為參與歐洲5G建設的安全防范。

簡言之,歐盟對中國進行了現實評估,正在適應“機遇與挑戰的平衡發生了變化”這一事實,即使歐美關系出現摩擦,也不代表歐洲將加大對華借重,歐盟主張對華強硬的聲音抬頭。

此外,逆全球化也影響了歐盟對華心態。經合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貿易放緩對歐盟的打擊最為沉重。美歐在中國市場是競爭關系,中歐經濟與全球化高度關聯。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可能擠壓歐洲企業在華市場,歐洲因此急于對中國提出各種要求,希望搶先在市場準入等問題上獲中國承諾,為歐洲企業爭取更好的在華投資環境,并希望中美之間的協議內容也適用于歐洲,對歐開放,透明,多邊,非歧視。這也是歐盟希望明年能與中國達成雙邊投資協議的大背景。

歐盟對華既合作又競爭

傳統全球化運作良好有賴于美歐中協作,有賴于美國所代表的創新力,歐洲所代表的規范力,中國所代表的應用力這“三力”結合。如今,隨著“美國優先”原則的出現,美國將中國列為戰略敵手,主張“部分脫鉤”(partialdisengage?ment),炒作中美陷入“新冷戰”,傳統全球化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出現紊亂,三大原力組合嬗變。

在這種情形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強調要塑造“更強勢的歐洲”(topushforamoreassertiveEurope),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誓言建“地緣政治歐委會”,表明歐盟不再幼稚,幻想什么“以柔克剛”,沉迷于過去“規范性力量”的定位了。為此,新一屆歐委會工作重點,凸顯中國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甚至制度性對手的特點。

氣候變化:以“氣候新政”推動新經濟增長戰略。馮德萊恩稱,將在100天內公布“綠色歐洲”計劃的具體細節,使歐洲在2050年前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地區。她還提出征收“跨境碳稅”和頒布《歐洲氣候法》等措施。歐盟視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伙伴,同時施壓中國提前五年達碳排放峰值,在應對氣候變化的產業政策與創新方面又強調中國是競爭對手。

數字經濟:如何使歐盟適應數字時代甚至領先全球。馮德萊恩表示歐洲必須掌握相關核心技術,如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芯片等。歐盟視中國為數字經濟的競爭對手(甚至是追趕目標),設副主席韋斯塔格分管數字事務,內部市場事務委員分管數字市場事務——之前只有數字委員,以應對美中挑戰。

就業增長:提供高質量的工作,保障機會平等和工作條件公平。馮德萊恩誓言今后要讓歐洲經濟“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高質量的工作,保障機會平等、工作條件公平和社會包容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的刺激。

今后中歐關系的重點

根據當前歐盟的對華心態以及馮德萊恩上臺后的政策重點,深化合作、管理好競爭將成為今后中歐關系的重點。

中歐近期達成的地理標志協定,讓不久前訪華的新任貿易委員霍根(此前是農業委員)很興奮,這對推動明年底達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十分有利。由此可見,互利是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推動力。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書《中國悖論》也寫道,與中國合作,將中國變成實現歐洲未來存在的一個杠桿。

中歐關系更大的使命是應對世界之變。我們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歐盟雖然表面上不支持,但它現在實際上也在搞“命運共同體”。歐盟還出臺互聯互通戰略文件,并設立特使,與“一帶一路”對接,確保其符合歐盟推崇的可持續、多邊、透明原則。中歐互聯互通合作平臺,中歐陸??炀€建設,歐盟鐵路物流體系(TEN-T)與中歐班列的對接,推進歐亞互聯互通,成為中歐合作未來亮點。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宣稱北約“腦死亡”,反對北約將中國視為威脅,再次證明歐洲的價值。盡管在糾纏中國的多邊主義與歐盟的是同還是不同,盡管強調來自中國的挑戰,歐盟還是認為,數字化進程、“綠色新政”,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推進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在當今世界的幾個大國中,中國是還能合作的伙伴。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歐洲一體化進程放緩,而亞洲一體化進程增速,使得歐盟與亞洲國家及中國的價值鏈關系愈發不對稱,使得歐盟處于不利地位,對華抱怨增多。這是未來在中歐合作中我們要注意和應對的。

中歐關系進入新時代,未來前景可期,挑戰也前所未有?!?/p>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

猜你喜歡
馮德萊恩中歐
馮德萊恩被批“令歐洲人失望”
歐委會主席,沖刺!
中歐班列運營及發展情況
建筑師行跡中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