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養產業縣域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新機遇

2019-12-05 01:27侯水平
當代縣域經濟 2019年11期
關鍵詞:醫養康養養老

侯水平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院長

協辦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委宣傳部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人民政府

近年來,四川大力推進康養產業強省建設,康養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康養產業的興起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康養產業具有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密切相關的特點。

四川省攀枝花仁和區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

四川康養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根據筆者的調研,四川康養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出以下八個方面的特點:

產業形態多樣化,重點領域突出。四川康養產業種類豐富,形態多樣,僅從地理環境和基礎資源看,就有森林、陽光、濕地、田園、避暑、新鮮空氣、中醫藥、膳食、文化、旅游、體育、溫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康養類型。這除了其借以發展的資源環境稟賦差異外,還因其具有覆蓋面廣、融合性強的特點,“康養+”成為發展的主要路徑??叼B產業在借助其他產業基礎不斷發展、拓展領域的同時,又創新了相關產業的業態,為其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取得了共贏的效果。如與服務業融合,形成以養老、養生和健康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康養服務業;與農業融合,形成以提供健康農產品、農業農村休閑觀光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康養農業;與制造業融合,提供了各種滿足康養需要的工業品生活消費品;與體育結合,形成體育康養休閑產業。在產業融合發展中,康養與旅游融合最為緊密。四川積極推進“旅游+養老”“康復+旅游”,醫療衛生、養老服務與旅游融合發展,努力打造中國西部國際康養旅游目的地。

雖形態多樣,但并非齊頭并進,而是重點領域突出,已經形成了生態康養和中醫藥康養等重點領域。

四川康養產業快速發展,形態多樣,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具備。近些年來,國際國內康養產業得到高度重視。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出臺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發展康養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們的健康養老意識增強,對康養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四川擁有豐富多樣有利于康養產業發展的自然地理資源和環境,除了不沿海,其他各種地理環境幾乎都有,各種自然資源具備。在發展康養產業上,各級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找到了共同的興奮點。

依托生態資源等優勢,構建三個康養產業集聚區。四川提出加快建設全國森林康養目的地和生態康養產業強省,2022年生態康養年產值實現1000億元的目標。已經形成三個重點區域,即以安寧河谷為主體的攀西陽光康養產業集聚區;以大巴山脈為主體的秦巴生態森林康養產業集聚區;以藏羌地區為主體的川西民族特色康養產業集聚區。

近年來,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迅猛,有學者研究,這源于政策推力、市場吸引力和產業融合力的驅動。在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方面,四川走在全國的前面。四川擁有豐富的發展森林康養產業資源,森林面積達到184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8.03%,高出全國平均14個百分點,森林類型多樣,擁有123個森林公園,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8個。2016年5月,出臺了全國首個省級森林康養發展意見,提出到2020年,把四川基本建成國內外聞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和全國森林康養產業大省。在產業布局上,已形成環成都平原、秦巴山區、攀西地區、烏蒙山區森林康養集聚區。2017年林業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人數突破3.6億人次,洪雅縣榮獲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頒布的“森林康養示范縣”稱號。峨嵋、青城、唐家河、米倉山、天曌山、雞冠山、等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正在大力推進。

四川擁有獨特的發展陽光康養產業資源。攀西地區日照時間一年超過11個月,平均年日照多達2700小時,年平均氣溫20.3℃,即使冬天也溫暖如春;森林覆蓋率極高,達到了百分之六十,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攀枝花定位為建設全國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著力打造陽光康養旅游城,創建“(中國)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前來避寒,2017年外地來過冬的“候鳥老人”達15萬人次。毗鄰攀枝花的涼山州也依托獨特的生態環境著力打造“國際陽光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甘孜、阿壩地區擁有清潔的水、草原、森林和陽光,這些都是發展康養產業的最佳資源。當地群眾說,他們那里的牦牛吃的都是冬蟲夏草,喝的是礦泉水。像康定、瀘定、汶川、茂縣、九寨溝這些地方,海拔也不高,還有獨特的藏羌風情,很適合康養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依托醫衛資源優勢,著力打造醫養結合“一核兩帶”。醫療和康養結合是發展康養產業的重要途徑,康養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醫療衛生資源保障。根據醫學院校和醫院的區域分布特點,四川提出重點打造“一核兩帶”醫養結合區域的發展思路。以成都為核心,包括德陽、綿陽、眉山、雅安和資陽等成都平原地區,發揮醫養結合高端優質資源集聚的優勢,形成帶動、輻射全省醫養結合創新發展核心區。以成南廣高速公路為界,以南、北兩大醫學中心為支撐,推動形成四川盆地南、北兩大醫養結合發展帶。北帶以川北醫學院為中心,包括南充、遂寧、廣元、達州、廣安、巴中等地;南帶以西南醫科大學為中心,包括瀘州、樂山、內江、自貢、宜賓等地。不僅“一核兩帶”,其他區域康養產業的發展也必須依托醫療資源。例如,陽光康養產業在攀枝花得以快速發展,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擁有三甲醫院5家、三乙醫院1家,比較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也為其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攀枝花是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依托中醫藥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產業。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擁有藥材資源5000余種,大宗藥材品種數量居全國之首。擁有中醫醫療機構5243所,有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等著名醫療教學服務機構,中醫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完善。已初步建成成都高新區及彭州、資陽、眉山、瀘州等地各具特色的醫藥產業園,形成較為堅實的醫藥制造產業基礎。

四川分別于2015、2016年成立了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中醫藥產業發展推進小組,專門制定《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加快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圍繞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到2020年實現收入1000億元,年均增長14%的發展目標,從政策、監管、資金、要素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扶持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積極促進中醫藥與養老服務、旅游等融合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醫養服務,積極發展中醫藥特色養老機構,發展中醫傳統運動健身休閑產業。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醫院、康養機構,建設以中醫藥康養服務為特色的產業服務發展示范片、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開展彭祖長壽、禪道養生等中醫藥健康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堅持養老與養生相結合,將中醫藥“治未病”理念、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藥康復醫療融入健康養老全過程。在四川,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加強康養基地建設,探索制定地方標準。發展康養產業需要一定的載體平臺,四川十分重視相關基地建設,提出到2022年全省達到生態康養基地250個、森林自然教育基地100個的發展目標。依托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林場、林區等,建立類型豐富多樣的生態康養場所。截至目前四川已評定森林康養基地220余處,省級森林自然教育基地70處,其中玉屏山、瓦屋山、米倉山、七曲山、藥王谷、白馬王朗等28處被列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

四川積極推進康養小鎮建設,依托當地的陽光、森林、草地、河流湖泊等良好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以及旅游名勝等優勢形成特色。政府支持和企業大力開發,眾多康養小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功能逐漸配套,融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為一體,對于康養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康養產業基地、園區以及小鎮建設中,四川強調科學規劃,循序推進,重視特色突出、體系完整、協作緊密、功能多元、集現代農林醫養休閑等要素為一體。為了加強康養基地標準化建設,規范服務和運營管理,已經出臺了《四川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資源條件》(DBS1/T2262-2016)、《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基礎設施》(DB51/T 2261-2016)和《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康養林評價》(DB51/T 2411-2017)三個地方標準。發布了全國首個“森林康養指數”,包括森林康養基地的溫度、濕度、高度、人氣度、舒適度、通暢度等6項康養指數;制定了《森林康養基地評定辦法(試行)》,規定了基地的評定標準以及申報、推薦、評定程序和相應的監測措施。經評定公布的森林康養基地,優先享受國家和省貸款貼息、造林補貼、良種補貼、森林保險、農業綜合開發等有關扶持政策。

四川省米易縣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和現代農業。圖為米易白天花園

現代農業園區——四川省中江縣萬畝丹參基地

一些康養產業發展比較快的市也積極嘗試制定相關規范標準,如攀枝花市發布了《康養產業基礎術語》《候鳥型養老服務規范》《運動康復行動指南》等13項康養產業地方標準。

建立醫養結合機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因康養與養老密切相關,四川大力推動建立醫養結合機制,把加快發展醫養結合產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為此,專門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發展規劃(2018—2025年)》等文件。鼓勵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統籌醫療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鼓勵其與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多種形式的醫療養老聯合體;支持醫療機構通過多種形式提供健康養老服務,推進老年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建設;鼓勵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促進醫療資源向養老機構下沉。攀枝花、德陽、廣元、雅安4個國家級和自貢、樂山、遂寧、內江、南充5個省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開展試點探索。支持攀西、川南等地區發展“候鳥式”“度假式”等醫養融合服務。2015—2018年,省財政專項資金補助醫養結合類項目78個,共計投入2.26億元,大力支持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建成一批醫養結合產業集聚區,形成多元的養老辦醫、醫療辦養、養護結合服務模式,基本打破了“養老不醫護”“治病不養老”的現狀。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醫養結合服務機構1102家,255家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2537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協作機制。

政府積極引導,扶持康養產業發展。2015年以來,四川相繼發布了《養老與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生態康養產業實施方案(2018—2022)》等20余個與康養產業直接相關的文件。各市州以及縣區市也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文件,如眉山市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意見》,洪雅縣制定了《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廣元市蒼溪縣制定了《林業和園林局森林康養工作實施方案》,利州區編制了《天曌山森林康養規劃》等。政府通過規范引導、政策扶持和創造環境促進康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用地優惠政策。加大生態康養用地支持,將醫養結合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各地在銜接好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上,按照有關法規,擴大用地供給,有效落實生態康養重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在符合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以及國家和省關于公益林管理的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對投資建設公益林成片面積達到500畝以上的,可利用不超過3%、最多不超過50畝的土地,開展森林康養,依法支持用于生態康養涉及的必要道路、康養步道、停車場、康養健康指導中心、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對林業設施用地實行與農業設施一樣的政策。優先保障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合理控制地價,降低建設成本。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利用和改造現有空閑的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依法用于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二是融資信貸支持。綜合運用多種金融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醫養結合領域傾斜,開發助推養老、康復、醫療、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的老年護理保險產品。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健康產業投入,發展健康消費信貸,積極探索以養老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為抵押,提供信貸支持,滿足養老服務機構多樣化融資需求。鼓勵社會資本采取建立基金、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于建設養老設施、購置設備和收購改造社會閑置資源等,單獨設立或與金融機構合作設立融資擔保公司,為養老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各種形式的貸款擔保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養老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三是稅收優惠和財政支持。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康養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調整存量、優化結構,整合和統籌使用相關財政資金,積極支持生態康養示范基地、示范區、示范小鎮、生態康養品牌創建等重點項目建設以及生態康養服務。加大養老服務業財政性資金投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給予支持。對養老服務業給予稅費優惠,適當提高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補助標準。創新融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生態康養產業的投入力度。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展生態康養產業。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逐步擴大購買服務范圍,完善購買服務內容,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此外,還有人才培養和就業、鼓勵公益慈善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等支持政策。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使制約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融資難、用地難、運營難等瓶頸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四川省北川縣桂溪鎮藥王谷已打造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

重視康養理念培育,推進社會參與。四川在康養產業方面辦有“四會”“三節”,即“中國·四川森林康養夏季年會”“中國·四川森林康養冬季年會”“中國·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四川生態旅游博覽會”和“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節”“四川紅葉生態旅游節”“四川養生旅游節”。此外,還創設了“國際生態康養天府論壇”“中國康養產業論壇”和“中國西部康養產業發展”論壇。舉辦生態康養產品創意、生態康養形象大使、最佳生態康養師、最佳生態康養基地及最美森林康養人家等賽事。確定每年5月為“森林康養月”,5月5日為“生態康養日”,重視互聯網與康養產業發展的融合創新。通過這些活動,宣傳普及康養理念與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公眾康養意識。

在制定醫療衛生和養老等相關規劃時,給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預留空間。通過政策鼓勵等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康養產業,支持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興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健康管理中心等醫養結合機構。支持社會力量興辦以科學健身為核心的體醫結合健康管理機構。 積極推進生態養生示范村、鄉(鎮)、縣建設,培育和引導種養大戶、家庭農場(林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生態康養,積極發展森林康養人家,使康養產業與農民脫貧致富結合。目前開展森林康養的農戶近3萬戶,已評定省級森林康養人家400余個。社會力量投入康養產業超1000億元。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驅動的健康養老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縣域發展康養產業要重點關注“三化一園”

發展康養產業離不開好山好水、清新的空氣、溫暖的陽光等,生態環境是最重要的資源,而這些主要都集中在縣域。因此,縣域發展康養產業要重點關注老齡化、城市化、優質化及農業公園“三化一園”。

四川省三臺縣龍樹鎮第三屆大地藝術節盛景

四川省攀枝花村民采摘芒果

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我們整個國家面臨的挑戰,但相比其他省市區四川老齡化問題更加突出。2000—2018年,四川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速0.63%,高出全國0.23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762萬人,占21.13%,65歲及以上人口1181.9萬人,占14.17%,分別比全國高3.25和2.23個百分點。四川老齡人口數量大、占比高,老齡化水平高于全國,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長期以來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一直比全國每年低2個千分點以上。二是大量青壯年出省務工。三是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2015年以后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高于全國。2018年全省人均期望壽命77.1歲,其中男性74.34歲,女性80.34歲。四是得天獨厚的宜居宜業環境,吸引了大量省外老齡人口入川定居。

中老年人對健康問題更加重視,加之退休后也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從消費者群體構成,特別是各地康養小鎮外來人口看,康養產業主要面向中老年。攀枝花更是響亮地打出了“孝敬爸媽,請到攀枝花”的宣傳口號。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問題日益突出,促生康養產業的最初動因就是養老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康養產業幾乎等同于養老產業,許多康養產品就是直接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50后剛步入老齡人群,60后將緊隨其后,這兩個年齡段人群非常龐大,加之我國養老觀念、模式正由傳統的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轉變,老齡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因此,發展康養產業一定要密切關注老齡化,認真分析老年人群康養需求,提供針對老年人群需要的康養產品和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康養產業與養老服務關系多么密切,絕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特別是對于那些不能消費康養產品的低收入老年人群,政府應加強基本養老保障,大力推進養老機構建設。

城市化。我國城市化快速推進,這對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h域經濟發展需要認清并順應城市化大勢,勢必人強。

總體上看,城市化使我國人口出現大規模的集聚和流失。人口持續不斷地向一二線城市和一些具有區位等優勢的大中城市集聚。例如深圳連續多年年增加數十萬人,2018年增加49.8萬人;廣州從2015年到2018年,人口增量分別為42.06萬人、54.24萬人、45.49萬人、40.6萬人。而且,城市人口爭奪還在加劇,大城市落戶限制全面取消,超大城市也在引進人才的名義下紛紛放寬落戶政策。西安自2017年3月份實施“戶籍新政”以來,新落戶人口已超過100萬。特大城市吸納人口的能力和力度還將持續增強,如《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刂圃?300萬人以內,較2018年的1633萬人增加667萬人。天府新區建設快速推進,東進戰略實施力度加大,未來5年,成都還要增加8條地鐵線路,天府國際機場將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運??梢灶A料,將有更多的人口向成都集聚。在進入大城市的人口中,主要是年輕人和各類人才,如深圳2018年凈增人口中應屆大學生和各類人才28.5萬人。

流入大城市的人口主要來源于縣域,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縣域人口流出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西充縣2018年全年遷入1500人,遷出7796人,遷出人口是遷入人口的5倍。在人口總體上流出的同時,當地的城鎮化率卻在提升,2018年南充市城鎮化率48.14%,較上年增1.64個百分點,各縣市區的城鎮化率也有所提升。這一現象說明,在縣域人口總體外流的同時,當地農村人口也在向縣城等城鎮集中。

伴隨城市化進程縣域的人口不斷被大城市吸走,隨之流失的是人才、資金和市場,這是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正視的問題。但從縣域發展康養產業看,城市化也為其準備了廣大的消費人群。由于大城市越來越大,交通擁擠、噪音、霧霾等各種城市病也在加劇,人們更加向往湖光山色、田園風光,特別是很多退休后的老年人,更是希望找個好山好水清凈的地方住下來。因此,縣域發展康養產業要瞄準城市,特別是域外城市消費人群,研究他們的需求,提供滿足他們需要的康養產品和服務。同時,還要主動引入城市資本、人才和技術。

優質化?,F在,各地都很重視康養產業發展,要想增強競爭力,突出特色無疑很重要。但是,很多情況下面對同樣的消費人群和相似的資源,要完全“人無我有”是很困難的。因此,根本上還是要靠質量取勝,即使所謂“特色”,如果沒有內在的質量做支撐,最終也會被消費者所拋棄。如何提升康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始終要認真思考的課題,可以說對縣域發展康養產業生死攸關。以有機農產品為例,隨著人們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收入的增加,市場需求不是問題,只要是真正的有機糧食、有機果蔬,多花點錢很多人都愿意。生產有機農產品,關鍵是要嚴格標準,規范生產,確保品質,實實在在把質量做上去。在生產出真正的有機農產品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做好品牌培育和市場監管?,F在影響有機農產品生產的主要問題,甚至可以說瓶頸,是市場信用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消費者真假難辨。因此,市場監管要跟上,政府要建立嚴格的市場監管機制。要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等,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保障體系,使消費者容易辨認,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完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體系,使弄虛作假者無生存空間,使真正的有機農產品優質優價。在有機農產品生產方面,西充縣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十萬畝有機糧油基地建設初步取得成功。

農業公園。2019年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再次提出:“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麗休閑鄉村,推出一批休閑農業示范縣和鄉村旅游重點村?!笨h域發展康養產業,以建設農業公園的理念發展現代休閑觀光康養農業是一個重要的抓手。農業公園是把農業生產場所、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的一種現代休閑農業經營方式。在農業發展中引入田園康養的內容,農作物選擇、農事活動組織以及農活安排等,突破傳統的耕作等方式,根據當地的區位以及自然環境等條件重新布局組織,使休閑養生度假與當地的田園、鄉村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既要考慮旅游觀光的需求,更要著眼于休閑養生的需求。觀光主要靠景點新奇,吸引人,而休閑養生則主要靠環境服務。發展休閑農業,主要不是讓人到此一游,而是要設法使人留下來。各地農村都有大量的空置房屋,有些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家院子,可以用來發展民宿。在規劃農業項目中要兼顧休閑養生度假需求,既要有“動”的農耕體驗項目等,也要有“靜”的居住等空間和環境,在發展農業生產中休閑養生,在休閑養生中促進農業農村發展。

抓住康養產業興起機遇,立足當地實際,彰顯生態田園優勢,縣域經濟將拓展出一條高質量綠色發展新路徑。

猜你喜歡
醫養康養養老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 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
醫養當興
養老生活
醫養結合護理模式對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護能力及生存質量的作用
韓國康養勝地——平昌阿爾卑西亞
山水禪心 康養五蓮
海峽兩岸首屆森林康養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劉貴芳和總理談了談“醫養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