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色彩靜物課堂作業評價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2019-12-05 02:43唐云
科技風 2019年31期
關鍵詞:課堂作業組員作業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色彩靜物作業課堂評價的方式,探究其應用中的優缺點,得出評價方式的靈活選擇與綜合使用,多種評價方式混合使用是更好的課堂評價方式。

關鍵詞:課堂作業評價;色彩靜物教學

一、研究背景及理論支撐

作業評價環節是色彩靜物課的一個重要環節,關系到每一個學生如何收到作業反饋以及收到怎樣的反饋。專業教師們在色彩作業評價環節往往方式單一,加上我們的學生本身的學習主動性較差,不能很好的專注于課堂作業評價,使課堂教學收效甚微。

支撐理論有建構主義理論和斯金納強化理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斯金納強化理論是斯金納學習理論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礎,對教育教學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課堂作業評價的方式及其有效性分析

(一)小組組員互評

小組組員互評為較常規的課堂作業評價方式。分組員互評這里強調的是組長對組員的作業評價與修改,同時也有評價過程中組員與組長的互相交流評價。伴隨著評價的還有作業修改,包括自己修改,組長示范修改等。

(二)小組組長評價

筆者重新按照學生的成績、課堂活躍度和課堂中和其他同學交流的活躍度等為參考依據排座,排座位過程中也參考了班長與課代表的意見。每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作業評價、幫助修改、檢查。

(三)教師集中評價

教師集中評價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班所有的作業一起點評,將畫一起貼到黑板上一張一張的點評、給出修改意見。另一種是找出幾張有代表性問題的作業貼到黑板上或者手機拍照投屏到投影儀上,有側重點的將這幾個問題深入講解且就針對這一兩個問題進行當堂修改再點評。

(四)其他教師評價

找到愿意共同分析問題的教師同伴,完成學生的作業評價。教師可以是校內或校外。

三、作業評價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課堂作業評價有效性的不同角度考量:

(1)教師角度:完成評價環節教學目標、評價語言到位、示范有針對性。

(2)學生角度:學習到知識、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樹立自信。

(3)課堂角度:高效率、秩序良好、信息化手段運用。

首先是小組組員互評。筆者在小組組員互評價的過程中發現,老師剛開始的督促讓他們形成互幫互助的習慣更重要。在剛開始分組的過程中學生們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老師一定要多引導,給他們明確的指令,比如:我們這節課要把這張畫一起點評修改好?,F在所有同學把筆放下,仔細看看自己的畫面。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兩分鐘之后請所有同學聚集到你的小組長身邊,請各位小組長按照順序給你的組員們提出修改意見,做示范修改其次,小組組長評價。半個學期下來,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他們的整體學習情況更好了一些。筆者在小組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在剛開始分組后,組長與組員還未養成互幫互助的意識。老師剛開始的督促讓他們形成互幫互助的習慣很重要。再次,教師集中評價。兩種方式沒有高下之分,課堂上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由于整體的點評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一般37人的班級需要一節課多的時間),一般適合一個階段的學習過后,總的查漏補缺,或者在開始一個比較難的學習時。最后,教師同伴評價優勢在于教師角度及課堂的改進。

色彩靜物一大特點是每張作業涉及到的知識點非常多。從構圖到鋪大色調,到塑造,調整完成,幾乎可以說每張作業都是已學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整體而全面的表現。明顯的增加了評價的知識范圍,增加了評價的時間,給評價增加了難度,但是課堂評價還是要教學目標清晰,以重點解決某個知識難點為一節評價課的教學任務。

四、總結與反思

評價方式的靈活選擇與綜合使用,多種評價方式混合使用是更好的課堂評價方式。教師提前根據學情備好課。上好課的同時努力提升自身繪畫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適當運動信息化手段把抽象、難以理解的的概念以直觀的、易于接受的形式給學生們表現出來。反思之前的教學評價課,像小組評價課,并沒有要針對的解決的難點,根據學生找出來的問題去臨場講解,沒有備課這個提前準備的環節,無法保證課堂效果,會有教學重難點不明確的問題。課堂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過程,而是學生已有錯誤概念不斷轉變、科學概念不斷形成的過程。課堂作業評價正是完成這一過程的重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的過程。每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每一種評價方法的優缺點,在課堂中綜合使用,會大大提升課堂效果。在色彩靜物課堂,筆者會將小組互評與小組長評價結合起來,充分讓學生動起來,同學間查漏補缺,這個方法對解決一些老師講過但是容易忽略的問題很有效果,比如襯布的空間處理,畫好物體的環境色等。將教師點評與教師同伴的點評結合起來,可以更加有效的找出學生作業當中普遍的問題和個別難點問題,商量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講解、示范、微課視頻展示等等。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三)[J].教育學報,1998(5):24-27.

[2]謝應寬.B·F·斯金納強化理論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1):110-114.

[3]盧立濤,梁威,沈茜.我國課堂教學評價現狀反思與改進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2(6):43-47.

作者簡介:唐云(1995-),女,漢族,江蘇宿遷人,本科,教師,研究方向:中職美術、課堂作業評價。

猜你喜歡
課堂作業組員作業
快來寫作業
當組長真不容易
回憶流金歲月
小小組長不好當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作業
還是不錯的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