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對策建議

2019-12-05 02:48甄穎
現代交際 2019年19期
關鍵詞:制約因素對策建議融合

甄穎

摘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已成為全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流趨勢,對德州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兩業”融合 有利條件 制約因素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9—0098—02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態勢,已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的主流趨勢。融入京津冀,打造“一區四基地”,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是德州市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順應大勢,強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是德州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選擇。

一、德州“兩業”融合發展的現狀

(一)有利條件

1.強勁擴張的制造業,奠定了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基礎

2018年德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增速高于全省2.1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8.1%,高新占比比全省高1.18個百分點?!爸袊柍恰薄爸袊δ芴浅恰薄爸袊醒肟照{城”“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中國土工合成材料生產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等一張張靚麗的“名片”,都顯示了德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巨大潛力。

2.較為發達的商貿業,提供了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條件

德州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發展商貿物流條件優越,作為山東省確定的七大省級物流節點城市和六大物流區域核心城市,德州輻射聊城、濱州、東營和冀東南,為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德州是華北地區大宗商品儲存、分拔銷售中心,擁有糧食、棉花、石油、煤炭、化肥、肉類、食糖等大宗商品和生活必需品國家級儲備庫10座,煤炭、木材物流園區規模和交易額均居全省第一?,F代物流業發展迅猛,涌現出一批發展后勁足、增長速度快的物流企業。

3.“6+6”產業主導規劃,拓展了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空間

德州立足自身基礎優勢,瞄準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并實施“6+6”產業發展規劃,培植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醫養健康產業、新材料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提升綠色化工產業、紡織服裝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游產業、現代物流產業和現代金融產業,力爭形成區域相對集中、產業特色鮮明、專業分工協作、配套優勢明顯、競爭優勢突出的產業集群。

(二)制約因素

1.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偏低

2018年德州服務業增加值僅為42.8%,分別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9.7和6.7個百分點,與濟南、青島、臨沂等省內服務業發達城市相比,分別低17.7、13.6和6.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僅為46.8%,比全國低近13個百分點。

2.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

德州服務業仍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為主,其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52.5%。而金融、房地產、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開發等現代高端服務業僅占服務業增加值的22.7%?,F代服務業企業數量少,技術含量低、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差,總體競爭力較弱,尚未充分發揮應有的產業特色和區位優勢。

3.生產性服務業載體較弱

德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服務業增加值占比不到55%,總量和占比有待提高;輻射力強的服務業集聚區、重點功能區和各類特色園區較少;服務業企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創新意識淡薄,缺大少強。新興現代服務業處于起步階段。

二、制約“兩業”融合發展的原因分析

(一)制造業發展模式落后,生產性服務業需求不足

德州制造業發展模式較為落后,企業擴張能力差,“缺大少強”局面沒有明顯改觀,且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或裝備產業,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低,處于產業鏈低端。對金融、市場銷售、人力資源、信息技術等服務需求較少,抑制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二)經營理念滯后,“兩業”之間缺乏融合共生機制

德州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個性化的核心服務能力差,不能滿足企業專業化的需求,制約了制造業的發展。同時,具有優勢的制造業集群尚未形成,區域產業配套能力不強,制約了生產性服務業溢出功能,制造業對服務業的“拉動”不足。

(三)思想認識不到位,“兩業”融合發展缺乏規劃引導

近年來,德州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和服務業發展政策。但對“兩業”融合發展的機制,缺乏系統研究。促進“兩業”融合發展的政策引導需要加強。

(四)生產性服務業人才缺乏,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瓶頸”

德州生產性服務業吸納高精尖管理人才的能力不足,服務業高層次人才短缺問題比較突出。近年來服務業從業人數大幅增加,但仍然以傳統服務業從業人員居多,知識密集型現代服務業的高端人才數量不足。

三、促進“兩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生產性服務業供給水平

以世界眼光和全球化視角,強化載體建設,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集聚度,在重點城區、重點園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布局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載體。積極引導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并、股權多元化和海內外上市等方式,擴大規模,打造核心競爭力,培育個性化服務能力。充分利用協同發展機遇,積極推進德州生產性服務業與京、津、濟大型企業的聯合與協作,形成輻射魯西北、冀東南的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平臺。積極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實行“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生產性服務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二)創新“兩業”融合發展的激勵機制,擴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需求

強化資本運作,推進股權多元,引導制造業企業實現規模擴張,擴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鼓勵生產性服務業向現代制造業延伸,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優化制造業生產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形成服務業與制造業共生共榮機制。擴大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市場空間,推動集聚發展、全產業鏈發展。結合產業集聚、產業結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配套服務業態,形成比較優勢,培育壯大服務產業集群。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集中化、大型化、組織化,在更高層次上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相互促進、并重發展的良性發展態勢。

(三)樹立新發展理念,優化“兩業”融合發展的結構

引導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智創經濟等要素資源合理集聚。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務、新型金融和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細化專業分工,深化產業融合,增強服務功能,提高創新能力,形成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綜合競爭力。重點發展信息服務、科技研發、服務外包、節能環保、創意產業等新興高端服務業,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

(四)突破“瓶頸”,打造“兩業”融合發展的科技、人才支撐體系

完善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和引導制造業企業與服務業企業強化研發合作;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資本化、產業化創造良好環境;積極引進先進實用技術和商業化服務模式,加快發展人才服務業,切實落實德州人才政策“黃金30條”,大力度培養和引進生產性服務業人才,突破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人才瓶頸”,為“兩業”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結語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一區四基地”,打造協同發展示范區,是德州“兩業”融合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創新模式,多措并舉,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強力推進“兩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德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趙慧敏

猜你喜歡
制約因素對策建議融合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論城市社區體育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