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與應用拓展探析

2019-12-06 06:26戴振華
商情 2019年47期

【摘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理論范式研究也開始逐漸從區域化向主流經濟學理論演進,在這個過程中兩者之間相互補充,區域經濟學的應用范圍得到了拓展?;诖?,文章主要探析了區域經濟學理論方式演進與應用拓展,以期向相關從業者帶來一些啟發。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應用拓展

引言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難以忽視的問題在于區域經濟的不均衡。除了實際經濟發展層面上的體現之外,主流經濟學理論也沒有這部分內容的出現,所以通過對區域經濟學理論方式演進與應用拓展的探析,既可以對經濟理論的空缺進行填充,也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的特征

基于本體論來說,經濟活動的空間因素是區域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區域經濟研究的后期,在主流經濟學家的推崇下會比較關注個體動機。首先,它建立了理性人假設與物品稀缺性假設,在廠商與消費者的均衡前提下,分析了獲得最終市場均衡狀態。經濟對象的微觀均衡分析在近代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構建中引起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區域經濟學研究的過程中,如果是基于認識論的視角去分析,其主要涉及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并且在研究中并沒有對規范主義的哲學思想給予一定的重視。在構建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時候,觀察的重點對象也只是描述空間經濟活動的特征,如企業如何去選擇廠址等,更傾向于實用主義。區域科學與區位論被運用于在城市的規劃和區域發展規劃中,這就體現出了區域經濟學的實用主義、實證主義,由此可見這些內容之間的確有著緊密的聯系。

如果以方法論而言,區域經濟學的主要方法則是描述性的研究與經驗驗證,在對此的研究過程中,包括的主要內容就涉及到描述空間經濟特征,而具體研究所運用的方法則是以歸納法為主。區域經濟學的重點是空間區位與經濟總量指標的關聯性,在調整區域政策的過程中是以此作為基礎,會重點對產業的集聚給予關注,在探索它與空間變量的聯系時,都是基于經驗研究之下,不過并沒有充分解釋總體趨勢與這種集聚的個體動機之間所存在的內在關聯。在主流經濟學研究當中,對該關聯會比較重視,并且它與區域政策的實施效果也存在一些聯系,因此主流經濟學的研究可以來補足區域經濟學研究中的缺陷與不足。理論演繹在主流經濟學之中會比較受關注,并意圖對個體理性動機進行揭示。計量研究與驗證理論價值是相同的,不過理論假設的來源并不是根據計量研究所獲得的。

在整體的視角上分析,經濟系統是由不同的部分所組成的,整個系統的運行是需要緊密合作、相互協調,這樣就組成了一個體系,該體系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簡單來說,自組織性是市場經濟基于主流經濟學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征,所以關注的重點就成為了個體選擇。從傳統意義來看,區域經濟系統在區域經濟學基礎上可以運籌其組織系統,那么優化布局與結構就成為了整個研究中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

二、區域經濟學理論方式演進

在研究區域經濟學理論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假設一個孤立國,這個孤立國在均質平原之上,其中中心城市主要是進行制造品的供給,而城市周邊的區域則是承擔著食物的供給。對于一個區域的經濟而言,運輸條件與自然條件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在該假設之中,運輸條件與自然條件方面各區域沒有差異。杜能認為農場利潤最大化的主導因素,主要是市場與生產的距離,如果產地與市場的距離較大,所需要的成本就會越高,這樣就會給農業經營的規模產生影響。如果耕作的成本是固定的,城市距離就會與追加運費成正比,距離越遠追加的運費成本就越高,但生產的規模就會越小,與之成反比。杜能創建了農業圈層理論,同時認為各區域農業布局的最優類型應該是差級地租??臻g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杜能利用體系化、理論化進行了驗證。

空間在區域經濟學理論中實質上就是經濟物品,在經濟活動當中,它的基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根據杜能對此理論的分析來看,區域經濟學有著雙重性的特征,要比其他的研究成果有更強的普遍性與相關性,所以可以看出基于杜能經濟思想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該思想提出后很長時間內,并沒有得到業內的重視。薩繆爾森的空間市場均衡模型是基于杜能理論所創建。區域經濟學正式開始被主流經濟學所接納,是通過艾薩德的努力實現的。

三、應用拓展分析

(一)區域經濟學有著更強的解釋力

區域經濟學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左右所獲得的重大突破,其實主要是受到主流經濟學推進的影響,對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區域經濟學之中,區域經濟稟賦、比較優勢、運輸條件以及地理幾何分析等都是主要的理論工具,不過這些理論在理論范式之中有著發散性的特征,不能得到歸結于整合,所以也就導致了區域經濟學從整體上看并不是一臺精密的儀器,而屬于一個比較粗糙、混亂的工具箱,當社會經濟存在缺陷或者不足的時候,這種理論依據并不能被用于解決這些問題,最終人們在探索的過程中還是會回到主流經濟學中,而區域經濟學則不會進一步發展。在研究的最終結論與成果之中,范式轉化的實現是基于主流經濟學整合背景下,進而對于產業集聚、區域差異的解釋就可以通過基于具有整體性的理論框架進行。

本質上來講,社會成員都是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如支出與收入都涉及到經濟方面的內容,所以經濟的誕生是基于社會成員的個體決策所逐漸實現的,其中它所具有的規劃性特點在傳統的研究過程中是比較突出的。簡而言之,就是在定義最優模型的時候以規范經濟學為基礎進行,并確定區域發展的目標,同時政府干預的方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強調。不過,相較于政府規劃,在個體理性選擇的綜合方面還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而在這樣的基礎上就無法對此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最終也就導致了區域經濟學在上世紀七十年的發展中存在著不合理,使之較為落后。

(二)經濟政策供給受到區域經濟學的影響

由于每個區域的人文、地理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在經濟發展中就會有著一定的區別,針對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政府就會采取不一樣的措施或政策來進行干預,而這也是區域經濟學一個重要的特征,也是在我國社會中應用的體現,比較突出的就是關于對區域經濟的規劃與發展,而國內區域經濟學的主要應用范圍就是“問題區域”。

因為在解釋問題的過程中缺乏根源性,使得區域經濟發展的診斷目的性與針對性都不是太強,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區域經學的政策建議未被認可,尤為突出的就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在經濟中政府的干預作用十分明顯,在規劃模型中企業理性選擇動機的缺失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規模報酬、市場結構在政府的干預下,都會出現變化,這樣就會影響到政府干預的效果,不能準確預見區域經濟均衡狀態的遷移。

從政府干預經濟政策的角度來看,區域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之間的差異并不是太大。區域經濟在一般情況下是區域經濟學的主要對象,其中基于區域經濟稟賦的產業結構規劃就十分突出這一點,但是因為一些政策與手段的欠缺,就會導致整個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不足。主流經濟學在調整市場參數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微觀的視覺去進行的,這樣才可以限制企業的決策,而這也屬于經濟規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成果被引入主流經濟學理論范式。

(三)關于主流經濟范式趨同的一些相關啟示

從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是需要與主流經濟學進行融合,相互補充與相互促進,通過區域經濟學被融入到主流經濟學理論范式內,就能夠有效提升對經濟問題分析的全面性、客觀性與系統性,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拓展區域經濟學的應用范圍,可以基于主流經濟學理論范式的市場競爭、制度機制、要素共享機制和社會運行等都可以用區域經濟學進行解釋,以此來就會提升區域經濟規劃的全面性與合理性。區域經濟的全方位“掃描”將會成為傳統單一的運輸成本與比較優勢來進行分析。

如果我們是基于理論體系方面的視角去看待,就會發現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嚴整性在不斷提升,主流經濟學的理論主干與分支學科的理論方式將會實現統一,從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包容性與生命力是這一理論體系比較突出的地方,在區域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范式趨同的基礎上,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在區域經濟學中也被合理運用,對該學科的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的過程中發現其發展的趨勢和進程。國內一些相關方面的學者對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時候,也可以去向“范式”進行整合,但是,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基礎如果存在差異,就會造成一些爭論的產生。人們可以運用在區域經濟學研究基礎上的主流經濟學范式來對區域經濟運行的規律進行觀察和分析,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以更加深邃的目光觀察。

參考文獻:

[1]田雪.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與應用拓展[J].納稅,2018(6):147.

[2]顏飛,羅永剛.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與應用拓展[J].財經問題研究,2015(8).

[3]張晶,鞠瑞年.淺析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與應用拓展[J].商場現代化,2017(10):102-103.

作者簡介:

戴振華(1992-),男,浙江杭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