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地理教學淺議

2019-12-06 06:26龔莉
商情 2019年47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

【摘要】國際貿易地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必修課,在考慮高職學生特點、高職人才發展要求和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本文對國際貿易地理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工具、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國際貿易地理學;教學;實踐

國際貿易地理是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本課程是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理論與方法,用創新性的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國際貿易地理領域的實際問題。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在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特點和高職人才發展要求,以及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特點的基礎上,對國際貿易地理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工具、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一)國際貿易地理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

國際貿易地理學是研究世界各國(地區)商品生產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換的地域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它屬于社會科學,介于國際貿易學與經濟地理學之間的邊緣性學科。它與上述兩門學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既具有地理學科中的區域型和差異性的空間特征,又具備經濟貿易學科的動態性和社會性。綜合性、區域性和實踐性成為其最突出的特點。

(二)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國際貿易地理學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在教學時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學識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或取舍,使教學過程更加靈活適用,如在第二部分國別分論教學時,就突破了教材原有編排,根據實踐需要取舍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重新分類,特別增加分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且國際貿易地理學教學內容必須緊密聯系最新的經濟貿易發展形勢,而教材往往具有一定滯后性,所以教學時應該根據國際貿易發展的最新動態與發展方向,不斷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如學習國際海運港口知識時,教學中增加解析了瓜達爾港及該港移交中國經營的重要戰略意義;如在國別分論教學時,就增加解析了“一帶一路”戰略及沿線的個別國家;如在習近平主席2019年首次出訪歐洲三國之際,教學中即時解析中意、中法關系發展的重要意義;如學習和領會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主題等。

二、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教學工具

國際貿易地理學作為介于國際貿易學和經濟地理學之間的邊緣性學科,我們在分析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特點和發展變化規律,分析任何相關的國際貿易現象與問題時,都需要運用到經濟地理學的空間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地理的特性,不能忽視區位和空間組織去孤立地探討世界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貿易活動。

(一)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空間表達,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形象、符號模型,客觀的地理事物以不同面貌、不同組合充斥在不同空間內,而地圖使它們集合于一個載體中,成為空間信息的載體和空間信息的傳遞通道,因此,學生對各類地理知識的學習都有利于頭腦中空間思維的形成,而空間思維的形成,又有利于理解地理分布下導致的貿易格局和流向。所以在教學中根據認知需要需使用各類地圖,如第一節課就給學生《世界地圖》及電子版世界地圖(http://maps.lidicity.com/),讓其熟悉地圖的語言,構建空間概念,對隨后教學中理解和分析運河、海峽、港口及各類運輸路線的戰略意義有很大幫助;結合《世界地形圖》、《世界氣候圖》和人文地理環境因素等,就比較容易理解和分析世界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和分布及貿易狀況;國別地圖、地形圖、氣候圖及其它專題地圖對理解和掌握國別的地理概況、資源、產業分布及經濟貿易狀況等有重要意義。

(二)現代信息技術

面對國際貿易地理中的實踐問題時,我們需要用空間思維,用想象思維和創造思維去理解和分析,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這種較高的要求會降低,即使有二維地圖,因此教學中還需廣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更形象直觀地呈現國貿地理信息。如谷歌公司開發的一款免費虛擬地球儀軟件Google Earth(簡稱GE),它特有的三維模擬可以將地圖信息以最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它將衛星照相、航空圖片等合成在一個虛擬地球上,讓使用者可以輕松通過該軟件查閱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真實3D衛星圖片、地形地貌、場景建筑等。GE在教學中的使用,點燃了學生學習熱情,讓他們以更直觀的方式了解和體驗到一個港口、一個城市的發展現狀,也可直觀感受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狀況。另外Google地圖、百度地圖等(全景模式)更是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大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

三、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國際貿易地理學對學生以后從事外貿實踐工作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如何學好該課程是我們常思考的問題。教學實踐表明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濃、缺乏創新性思維去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缺乏實踐,因此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各種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一)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時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變,適用的都可以采納,經濟高效的傳統講授教學法需要時亦可、而更能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問題式教學法等結合教學具體內容靈活運用。

(二)教學手段

本課程在教學時還需要多種輔助手段,如制作PPT時,插入大量的圖片,更直觀地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如大量的視頻資源,在講世界貿易(中心)的形成與轉移時,播放《貿易戰爭》紀錄片,

講國別分論超級大國時,播放《大國崛起》紀錄片,講國別分論歐洲國家時,播放《走遍歐洲》紀錄片,講國別分論新興工業化國家時,播放《金磚國家—巴西》紀錄片等;如大量的新聞影音資料,“一帶一路”特別新聞報道,博鰲亞洲經濟論壇新聞報道,中美貿易摩擦新聞報道,習近平主席出國訪問新聞報道等;如相關的網絡資源,世界地理頻道,世界貿易組織、商務部等。

四、教學評價

考核評價在教學設計中是鑒定學生學習情況和評判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本課程加強了實踐環節的考核,將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相結合,建立起以體現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對學生知識、技能、素養全方位的考核標準。

過程考核包括:(1)考勤(2)信息收集與整理(3)小組討論(4)熱點事件分析(5)分析報告(6)作業。結果考核:給定選題或自選選題,利用各種渠道搜集國際貿易地理信息資料,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制作PPT,并向全班同學作報告,同學互評和老師評價相結合。

參考文獻:

[1]蘇定東,鐘祥榮.國際貿易地理[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曾倩,劉津汝,楊蕾.混合式學習與雙語教學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2):84-88.

[3]肖雁飛.論《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地圖教學法[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7):70-71.

[4]郭詣遂.淺析國際貿易地理課程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32-34.

作者簡介:

龔莉(1976-),女,碩士研究生,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學院,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講師。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