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治療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

2019-12-09 01:53張林王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功能障礙康復訓練肢體

張林 王海

【摘要】 目的:分析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應用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的78例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采用雙盲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3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肢體功能訓練,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針灸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6.9%、94.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FMA評分和Barthel指數無明顯區別,治療后所有患者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灸治療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效果顯著,可提高臨床治療效率,改善患者運動功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針灸;腦卒中;運動功能障礙

腦卒中屬于中風的范疇,發病突然、癥狀多樣、變化快。大部分腦卒中患者會遺留程度不一的偏癱、認知功能障礙、語言能力喪失等,給患者生活、家庭與社會帶來極大的困擾與沉重負擔[1]。對此,有效的治療措施顯得非常重要。研究發現[2],早期康復訓練對改善患者運動肢體功能、減少致殘率具有顯著的效果。最近幾年,針灸、推拿、中藥等治療措施在臨床中逐漸推廣[3]。本文作者分析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應用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的78例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采用雙盲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39例。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齡為(68.9±7.8)歲;觀察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68.1±7.3)歲。兩組患者的常規性資料無顯著差異,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肢體功能訓練:1)體位護理。肢體功能康復訓練中,護理人員應依照鍛煉情況幫助患者擺放正確體位,同時協助患者翻身,為其叩背[4]。2)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患者的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臨床效率。此時護理人員需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采用有效的方法予以疏導,促使患者能夠維持最佳的心理狀態。3)肢體康復訓練。肢體康復訓練時,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握緊雙手,保持拇指外展并向前伸的狀態,同時協助上肢完成被動訓練。4)被動訓練。被動訓練通常是針對不能自主完成活動訓練的關節。關節活動可從大至小逐漸過渡,以便拉伸肌肉、肌腱與關節周圍組織,以免引起關節攣縮和肌肉萎縮。指導患者抬高上肢,雙手握緊,呈90°,并向左翻身維持左上肢向上的狀態,右上肢保持右向上。5)站立訓練?;謴突贾δ芎?,可指導患者站立與行走?;颊咴谟柧殨r,為避免產生意外情況,家屬應當陪同。日常訓練需以患者耐受性為準,不可急于求成,應循序漸進展開,以便能夠逐步完成獨立行走,鍛煉平衡能力。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還應展開針灸治療[5]。針灸治療需根據患者病情確定適宜穴位。每天1次,共治療2周。頭部可選取印堂、百會、曲池、迎春、風池等;上肢選擇手三里,內關、曲池以及合谷等;下肢選擇足三里、陽陵泉、血海、環跳以及三陰交等。

1.3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MA評分和Barthel指數。

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表現均全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肢體活動功能并未受限;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日?;顒幽芰︼@著改善,肢體活動功能輕度受限;無效:患者治療后并未達到相關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的各類數據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利用t檢驗組間差異;%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如P<0.05,則說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6.9%、94.9%。對照組中治療顯效19例,有效11例,無效9例;觀察組中治療顯效24例,有效13例,無效2例;兩組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兩組患者治療前FMA評分和Barthel指數無明顯區別,治療后所有患者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腦卒中的發病率非常高,有著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腦卒中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有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腦卒中患者及時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非常大,常見的有運動功能障礙、吞咽障礙與語言功能障礙等。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還可能增加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谠缙诳祻陀柧毴〉玫娘@著效果,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措施也逐漸在臨床中被推廣。針灸、推拿的安全性較高,在腦卒中治療中效果較顯著。針灸是一種常見的中醫治療方法,可產生舒經活絡、消腫的效果。實踐證實,針刺患者三里就能夠清熱明目、通經活絡,針刺環跳穴位便可健脾益血,針刺血海就可活血化瘀,陽陵泉則能夠達到壯筋疏絡的效果,三陰交對滋補肝腎具有明顯的作用。在改善腦卒中患者血液循環方面,針灸治療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促進患者局部血液流通,有利于改善患者肢體麻痹,從而恢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在此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實行康復訓練,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針灸治療。臨床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明顯較優;運動功能方面,觀察組恢復效果較好。由此說明,針灸治療在改善腦卒中肢體運動障礙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腦卒中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效果顯著,可提高臨床治療效率,改善患者運動功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孫夢珠,肖偉,章顯寶,等.針灸治療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近5年臨床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12):168170.

[2] 林濱,丁德謙,楊芳.對腦卒中偏癱本質的認識及其在針灸治療中的指導作用[J].中國針灸,2002,22(12):3637.

[3] 李小粉,余麗娜,錢新毅,等.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康復的研究進展[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2):27402743.

[4] 張華,張福金.偏癱患者上肢屈肌痙攣和運動功能的康復[J].中國康復,2001,16(03):171.

[5] 劉兆平,曾滿萍,謝輝,等.張力平衡針法對腦卒中后足下垂內翻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2,32(04):293296.

11783.

[5] 買買提艾力·吐爾遜,李黎.床邊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肺部感染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10):7980.

猜你喜歡
功能障礙康復訓練肢體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腦卒中患者護理中吞咽障礙康復訓練的應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及臨床意義分析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技術在腦卒中康復訓練中的療效觀察
中醫針灸療法治療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優勢探
世界各地的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
ED治療不能光靠補
面試六禁忌
有效防治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