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世紀以來我國記者職業理念的變與不變

2019-12-10 01:37姚伊頔
記者搖籃 2019年10期
關鍵詞:北京青年報記者

姚伊頔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多元思潮的涌現,記者的從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記者的職業理念既有堅守,也有革新。本文通過《北京青年報》新世紀以來記者節的相關文章,探析我國記者職業理念的變與不變。

【關鍵詞】記者 ? 職業理念 ? 《北京青年報》

一、文本選擇

筆者比較了《人民日報》《新京報》《光明日報》《北京青年報》等報紙,認為《北京青年報》(以下簡稱《北青報》)記者節的文章資料較為全面,記者職業理念的發展脈絡清晰,且該報是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集權威性、指導性、可讀性于一體,在中國報界頗具影響力,通過對其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中國記者職業理念的演變過程,故選取《北青報》為樣本。

二、記者職業理念的堅守

1.堅持黨性,弘揚主旋律。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革新,媒介格局在改變,但新聞工作者的黨性永遠不變。記者始終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新聞報道。他們以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原則、以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的輿論生態。

《不忘初心,在新時代鞭策下奔跑》一文中指出:現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對記者提出了新要求,記者應著力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和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2.關注民生,深入新聞現場。無論是伊拉克戰場還是“非典”病房,無論境況多么危險,有新聞的地方就有記者的身影。記者作為人民權利的守護者,始終關注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為底層發聲、為人民謀利,運用“社會公器”來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

2008年是歡樂與淚水交織,災難與盛事同行的一年?!断蝻L雨中勇敢前行的記者致敬》一文中提到,在重重迷霧面前,記者們“保持質疑與追問精神”,在“正龍拍虎”和“婁煩礦難”中,同假惡丑的現象作斗爭,揭露欺瞞公眾的騙局,終止草菅人命的惡行。

3.輿論監督,倡導“新聞立法”。輿論監督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2003年,出現了一批風云記者:推動收容遣送制度廢除的陳鋒,揭露北京出租車行業黑幕的王克勤……這些記者以“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為己任,關注民生、監督社會、向導國民,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維護公共利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為保障記者權益,新聞立法的呼聲從未停止,這既是記者職業意識的崛起,也是新聞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堅守正義的記者飽受摧殘、從事“有償新聞”的記者賺得盆滿缽滿時,記者的新聞理想會遭受重創,這摧毀的不是某個記者,而是整個行業。因此保障記者權益是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稇c祝記者節,應重申記者的節操和權益》一文中,呼吁職能部門從制度上和法律上繼續保障記者權益,重申記者對公共權利、公共利益的深度捍衛和介入。

4.保持本心,道德素養高尚。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邵飄萍認為對于記者來說“品性為第一要素”,新聞記者應具有高尚的品質,保持獨立的人格,才能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在《該拿什么獻給記者節》一文中,強調記者應自律,在權力和資本的博弈之間,要堅持基本的人性和道德,不要卷入權錢爭議的漩渦中,應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進行報道,應掌握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本領。

三、記者職業理念的流變

1.從 “記者”到“融媒體記者”。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和4G手機的普及,新媒體滲透到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媒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嬗變?!皟热轂橥酢北弧扒罏橥酢彼〈?,傳統媒體在行業整體衰微的態勢下進行著艱難的抗爭。

2015年《北青報》發表評論《記者仍然是時代的瞭望者》,記者們認識到,紙媒可能會死,但新聞永遠不死,作為提供公共消息的媒體,依然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存在。這就要求記者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網絡時代,學習新媒體的傳播技術,利用新媒體渠道提高自身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大膽創新,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讓“融媒體記者”成為自己一張耀眼的名片。

2.新聞專業主義的不斷深化?!缎碌臅r代記者負有新的責任》一文中提出,在新的媒介環境下,記者的角色定位發生了改變,由單純的信息提供者變為權威信息的提供者和主流價值觀的宣傳者。

在自媒體片面地追求速度而不顧新聞質量的環境下,優質的內容顯得彌足珍貴。而“嚴肅媒體的力量和責任,就是在眾聲喧嘩中打撈真相”。機構媒體擁有專業的采編隊伍和完善的采編流程,記者在采訪和報道中保持著高度的專業性和嚴謹性,能夠為讀者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讀者對機構媒體的認同度和信任度更高。記者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堅持“內容為王”,充分解讀新聞信息,挖掘報道內容的深度,引導讀者積極思考和理性分析,提高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有些理念,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在新的社會環境下,記者仍需堅持黨性、關注民生、監督輿論、堅守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神圣性和純潔性。

有些理念,已隨時代的發展而更新。在新的社會環境下,記者要與時代接軌,掌握新媒體技術;要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發布權威優質的內容。記者,既要記錄這個時代的溫暖與成長、進步與變革,也要鞭撻丑惡,打擊惡勢力,守護公平與正義。身為記者,我們仍需滿載新聞理想,繼續行走在采訪的路上。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

【參考文獻】

[1]丁文鳳.從記者節報道看新聞記者職業理念的變遷——以《南方日報》為例[J].今傳媒,2013,21(07):118-119;[2]涂盛雪.新時期記者職業角色的特點——從《人民日報》記者節評論說起[J].新聞世界,2013(04):217-218;[3]陸亞男.新世紀我國記者角色認知的變化——以《北京青年報》記者節文章(2003—2012)為例[J].新聞世界,2013(04):226-227.

猜你喜歡
北京青年報記者
《北京青年報》:明廚亮灶全覆蓋 學生食堂不再是“隱秘的角落”
《北京青年報》:非法“網紅”減肥藥何以屢禁不止
《北京青年報》
新聞記者采訪提問及傾聽技巧
時隔36年再提這件事,中央領導層組成人員是關鍵!
北京青年報:杭州:先發布出租車改革方案 專車草案已做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