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丹縣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2019-12-10 09:34麥艷梅吳佳桔
農家科技 2019年11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麥艷梅 吳佳桔

摘 要:南丹縣位于廣西西北部,與貴州省南部接壤,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要地,蘭海高速公路、210國道、黔桂鐵路貫穿縣境,紅水河流經縣境吾隘鎮,直通西江“黃金水道”,“水陸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全縣總面積3916平方公里,轄8鎮3鄉,總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87萬人,居住著壯、漢、瑤、苗等11個民族,被譽為“中國白褲瑤之鄉”,南丹縣現有耕地面積35.31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9.02萬畝,旱地面積16.29萬畝。

關鍵詞:南丹縣: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一、南丹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南丹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雨量1476.3毫米,森林覆蓋率65.7%,適宜農牧業發展。南丹縣是首批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煙葉、巴平米、富硒米、六龍茶、黃臘李、紅心獼猴桃、長角辣椒、南丹黃牛、南丹瑤雞、瑤鄉黑豬等名特優農產品馳名廣西內外,獲“中國長角辣椒之鄉”“中國瑤雞之鄉”“中國黃臘李基地”“廣西優質煙葉生產基地”等稱號?!傲埐琛睒s獲中國(成都)國際博覽會金獎,“丹泉”牌白酒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芒場鎮、六寨鎮是自治區特色生態農業名鎮,吾隘鎮同貢村、羅富鎮塘香村是自治區特色生態農業名村,里湖瑤族鄉里湖社區、羅富鎮八外新村、城關鎮下水屯、芒場鎮巴平下街屯、拉擁屯等5個村屯被評為廣西“綠色村屯”。

近年來,南丹縣重點實施農業“226”產業增量提質工程(即做強畜牧業、優質果業2個十億元產業;壯大生態米、蔬菜2個億元產業;培育長角辣椒、煙葉、桑蠶、糖料蔗、食用菌、六龍茶6個千萬元產業),逐步形成“一村一業”、“一鄉幾品”的農業生產格局。芒場鎮巴平村“南丹巴平米”、月里鎮巴峨村“溪谷源記大米”、六寨鎮龍馬村“六龍茶”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認定。已初步形成了生態巴平米、富硒有機米、綠色六龍茶、核桃、紅陽獼猴桃、瑤雞、瑤山黑豬等特色優勢產業。全縣“三品一標”產品認定33個,基地認證面積達94705畝。全縣已建立巴平米、六龍茶、紅心獼猴桃、瑤雞、畜牧養殖場等13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4家合作社入網中國質量追溯平臺,不斷增強監管對象信息公開的透明度,提高品牌知名度。2018年開設了南丹縣首家“三品一標”農產品專營店,打造優質放心農產品集中銷售區,滿足消費者對放心農產品的需求。全縣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林業)示范區84個,已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的示范區(園、點)71個(2018年新增認定62個),其中認定為自治區級三星級示范區2個、縣級示范區9個、鄉級示范園13個,村級示范點47個,獲得認定的示范區(園)數量排河池市首位。2018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98億元,增長5.8%,河池市排名第四。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72億元,增長5.6%,河池市排名第四;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3元,增長10.3%,農業農村延續了持續向好、加快發展的態勢。

二、南丹農業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1.自然條件差,基礎薄弱。霜凍、冰雹、暴雨等農業災頻繁發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業低抗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干旱缺水成為制約我縣農業快速發展的難題。農業生產投入不足,土壤貧瘠,農作物質量有待提高。

2.農業投入嚴重不足。農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投入不足,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難以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水平和效益提升緩慢。

3.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產品基地規模小,種類單一,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加工轉化能力和市場拉動能力不強,優勢農產品在加工、儲藏、包裝、品牌建設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相對滯后,缺乏市場競爭力。

4.農業產業投入大,效益低,群眾發展積極性不高。例如:水稻畝產500公斤,每公斤干谷收購價為4.0元,投入400元,畝收入1600元。投入大,期限長,效益低,農民發展產業積極性不高,青壯年多數外出打工。

三、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1.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全力落實稻谷目標價格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農業產業。

2.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提高產品競爭力。依托科技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引進新品種,運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加工程度,推動新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品競爭力。

3.注重農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農業技術員人才隊伍建設。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支過硬的技術團隊。目前我縣茶葉、食用菌、紅心獼猴桃、黃臘李等產業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應通過聘用專家、招考事業單位技術員、送本地技術員跟班學習等方式補允相應的技術人才。二是通過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切實加強農村致富帶頭人、技術能人和農村經紀人等各類人才的教育培訓,培養一批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4.圍繞綠色植保,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治。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確保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覆蓋率在90%以上。

5.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先考慮農業產業發展區,解決農民發展產業的后部之憂。

6.創建南丹農業品牌。我縣目前產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政府及職能部門應加強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將基地和示范區、扶貧開發、產業融合等工作與品牌建設相結合,為品牌工作提供動力支持;多渠道整合資源,以突出地方資源特色、品質特色、功能特色、歷史文化內涵,因地制宜建立農業品牌;加大對稅費減免、財政扶持、金融支持及在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優先支持,為品牌注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強宣傳推介,占領市場高地,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助力,努力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新型農業。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2013年廣東熱區社會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民辦高校秘書工作的現狀與優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農業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契合度分析
農業產業投資基金運作與管理研究
試論“創新”理念指導下的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