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民族文學”與“少數民族 文學”有關問題的辨析

2019-12-10 10:04白崇人
民族文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概念民族

白崇人(回族)

近幾年,“多民族文學”頻出報刊和網絡。有的人甚至欲以“多民族文學”替代“少數民族文學”。因此,有必要對有關問題進行辨析,以正視聽。

“多民族”的權威出處是我國《憲法》?!稇椃āば蜓浴罚?018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p>

“多民族國家”清晰地表述了我國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除此之外,“多民族”一般不使用在其他領域,如“多民族經濟”“多民族教育”“多民族文化”“多民族藝術”等。如果表述我國文化或文學時,多用“中華民族文化是由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學”等,并沒有“多民族文學”這一概念。近些年,有人提出“多民族文學”時也多作解釋,怕被誤解“多民族文學”就是“中國文學”,而心有疑慮。如有文章說:“這一概念(多民族文學)面臨的風險就是它可能變成‘中國文學這一概念的替換版本,而其內涵和外延并無本質不同?!雹儆行岸嗝褡逦膶W”的倡導者,在論述“多民族文學”時,出現了邏輯上的悖謬。有人說:“‘多民族文學處在‘少數民族文學的延長線上?!雹谶@就從根本上使他們的論點失去了科學性。

我國從古代就有眾多民族共生共榮。清王朝覆滅后曾出現“五族共和”的政治局面,但“五族”并不能代表我國的民族構成。1924年孫中山先生就提出“少數民族”概念。后來,毛主席在延安也使用了這一概念?!吧贁得褡濉笨茖W地表達了我國民族的特點,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概括。

在我國境內居住和生活著眾多民族。他們的族源、歷史、文化、語言、風習、宗教甚至從人類學角度講的“人種”也有不同。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交融、演化,漢族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90%強,而另外眾多民族(55個)人口相加也僅占全國人口的不到10%。其中最多的千余萬,最少的不到萬人。這就是產生“少數民族”這一概念的根本和科學依據。

“少數民族”和我國主體民族漢族是相對應的彼此依存的概念。我國是由56個民族構成的,也可以說是由漢族和少數民族構成的。由于“少數民族”概念的出現,相應出現了“少數民族經濟”“少數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教育”“少數民族藝術”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等提法。這些概念出現在一些書籍、報章、廣播、網絡以及各級黨和政府的文件中。

“少數民族文學”包括我國法定的55個少數民族的文學。她和“多民族文學”有關聯,但兩者所表達的內涵是不同的,彼此更無隸屬關系?!吧贁得褡逦膶W”是一個實體概念,而“多民族文學”則是一個認識論、方法論概念。兩者不屬于同一范疇。

“少數民族文學”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正式提出來并被廣泛認可與使用。她指的是除了主體民族的文學(漢文學)之外其他55個少數民族文學的總稱。既是現實情況,又包含著平等和命運相通的政治、政策、文化傳統的內容與精神,具有戰略以及歷史與現實意義。其實,少數民族中各民族的文學也是千差萬別的。不但各民族使用的母語不同(包括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等),而且各民族文學的發展也不平衡。之所以統稱之為“少數民族文學”就因為他們是“少數”,與漢文學相比,他們還處于較后進的狀況。各少數民族的文學有相似的命運和共同的發展道路。因此,“少數民族文學”的提出和延用對貫徹民族平等、團結的民族政策,發展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我讀了幾篇有關“多民族文學”的評論。這些文章雖冠以“多民族文學”之名,但所論述的多是有關“少數民族文學”中一些問題。

有的文章說:“‘多民族文學的提出,使得沉寂了的少數民族文學理論建構領域成為眾聲喧嘩的話語場”,并說:“其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促使‘少數民族文學向‘多數民族文學進行范式轉移”。①

這讓我有些忐忑。難道“少數民族文學”就要被“多民族文學”所替代嗎?“多民族文學”倡導者說:“多民族文學”在“少數民族文學”的延長線上。也就是說先有“少數民族文學”,后“延伸”出“多民族文學”。稍有文學知識的人會看出,這是本末倒置的立論。按照正常邏輯,“中國文學”引申出“中國文學是多民族文學”,是由漢文學和55個少數民族文學組成。如果列出公式:中國文學=中國多民族文學=漢文學+少數民族文學。

有的學者認為“多民族文學”豐富了“少數民族文學”的內涵。這又是一種悖論。

“多民族文學”的提出,不是“豐富”了少數民族文學,而是“豐富”了中國文學。有的學者提出多民族文學史觀,主要是針對一些中國文學史家、文學理論家和評論家,對中國文學研究時存在的盲區,糾正他們在審視、研究、論述和評價中國文學時只關注中國主流文學——漢文學而忽視少數民族文學的狹隘觀念,將少數民族文學納入中國文學的整體之中。

筆者與兩位同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曾撰寫兩篇小文:《少數民族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文學評論》1980年第5期)和《少數民族文學與漢族文學的交流和影響》(《民族文學》1981年第1期),就是認識到我國文學中漢族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學的歷史淵源和之間的緊密關系,并表達了對我國文學史家和理論家忽視少數民族文學的遺憾。我們在《少數民族文學與漢族文學的交流和影響》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說:“中國文學是由我國各民族共同組成的。她包括漢民族文學和各少數民族文學?!?/p>

我是一個少數民族文學工作者,熟識許多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評論家、作家、詩人。他們都認識到中國文學的多民族性,都熟知中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漢文學家和著名的文學理論家,都能從漢文學中汲取營養并主動學習、借鑒。因此,“多民族文學”對少數民族文學史家、文學理論家和作家、詩人并不陌生?!岸嗝褡逦膶W”的提出,主要是提醒研究中國文學(古代和現代)的專家、學者,應擴大視野,除了關注漢文學外,還要關注少數民族文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中國文學作全面、科學的研究和表述。

近幾年,又出現“多民族作家”的提法。如“××省多民族作家筆會”“多民族作家××(地名)行”等。但“多民族作家”只是表述多個民族的作家參加的活動,與“多民族文學”不是一回事。故不是本文涉及的內容。

依據上文的辨析,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多民族文學”是對中國文學是由多個民族的文學所構成的一種表述。它只表述了中國文學的多民族性。值得注意的是:“多民族”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只出現了“多民族文學”的提法,未見“多民族音樂”“多民族舞蹈”“多民族美術”“多民族戲劇”等提法。這種現象有待討論。

2、中國文學包括漢民族文學和少數民族文學?!吧贁得褡逦膶W”是對我國法定的55個少數民族文學的總稱,是和漢民族文學相對應的,也只是和漢民族文學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不必作過多解讀和引申。

3、“多民族文學”不在“少數民族文學”的延長線上。它和“少數民族文學”雖有關聯,但兩者不屬于一個邏輯范疇?!岸嗝褡逦膶W”的概念性屬于認識論、方法論的范疇,而“少數民族文學”則屬于實體性對應性的范疇。

4、多民族文學史觀提倡中國文學史家、理論家和整個文學界,揚棄狹隘的文學視野,將漢民族文學和少數民族文學一齊納入研究、評價,總括到中國文學系統中來,糾正對少數民族文學的忽視或忽略。

5、“多民族文學”的概念不可亂用、濫用,因為它有特定的含義和使用范圍,不能將“多民族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學”混用,更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

此外,本文對“中國文學是多元一體”的提法作些分析。

“多元一體”是費孝通先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對我國民族構成的民族關系提出的新概念。費先生認為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即是“多元”的,但我國所有民族(56個)組成“一體”,即“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包括56個民族即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后來,有少數民族文學學者,套用費先生的觀念,提出中國文學是多元一體的。這種認識仍然屬于認識論、方法論的哲學范疇,也符合我國文學的歷史和現實狀況。這一概念與“多民族文學”有相通之處,但也有區別,即這些學者并沒有想用“多元一體”替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意思。

注釋:

①張柱林:《多民族文學創作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民族文學》2018年第5期。

②汪榮:《作為方法的“多民族文學”:文化交融與家園想象》,《文藝報》2016年5月16日。

責任編輯 石彥偉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概念民族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數民族的服裝
古代的時間概念
傳承 民族 文化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民族萬花筒
《少數民族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