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癡”咸豐

2019-12-10 10:16崔濟哲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1期
關鍵詞:熱河咸豐九龍

崔濟哲

咸豐皇帝是清入關11位皇帝中最節儉的,吃飯可以從簡,儀仗可以從舊,甚至龍袍都可以縫補,但菊壇梨園之事不能有絲毫含糊。行頭、場面、排場一點兒都不能差,更不能錯。

咸豐愛戲是真愛,愛到骨頭里,愛在心尖上。從圓明園的同樂園唱到壽安宮、寧壽宮的暢春閣,后來讓鬼子們攆到熱河,在承德避暑山莊只有聽戲才能忘了煩惱。據晚清政論家薛福成的《庸庵筆記》中記載:在熱河,咸豐帝無所排解,國破山河碎,除去圍獵,唯有觀戲。和議剛成,即召京師升平署人員到熱河唱戲,樂不思蜀,沉迷其中。在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咸豐每天都要戲班承應,有時上午剛看過彩唱,中午還要傳旨清唱。

咸豐戲癮大,而且是行家。咸豐聽戲開的皇家堂會只招待皇家自己人,皇后、嬪妃、貴人、常在簇擁著咸豐皇帝看戲。咸豐的堂會不容外人的一個原因是為了“保密”,咸豐戲癮上來了,難免要清唱一段。一位太監曾流傳下來這樣的話,咸豐皇帝不止一次站在九龍口上,打著云板,敲著單皮鼓,指揮著“場面”。

九龍口,伶界有說法。京劇的樂隊俗稱“場面”,坐在上場門一側的臺口,這地方為何敢稱“九龍口”?傳說當年唐明皇李隆基喜打鼓,打的是羯鼓,也真下過功夫,曾經因練打羯鼓打壞的鼓槌就堆放了三四大竹筐。咸豐的鼓也打得地道專業,在京劇“場面”中,打鼓的是整個樂隊的指揮,足見其功夫。說個秘密,咸豐皇帝戲癮上來了,還要清唱,專唱青口老生。咸豐皇帝開堂會不讓外人參加,就是怕損了帝威。

選自《讀者報》

猜你喜歡
熱河咸豐九龍
九龍口:超然江淮間,敢為天下“XIAN”
遇見九龍口 遇見最美的自己
熱河道庫:清帝巡幸熱河時期的備賞銀庫
尋找“九龍子”
清代熱河駐防八旗的沿革與職掌(1702─1810)
達什達瓦部遷徙熱河考(蒙古文)
十里荷香賞荷歸來
終結“九龍治水”
科學謀劃 精準扶貧——“咸豐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履職盡責鑄造咸豐“人社品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