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古籍移動管理探析

2019-12-12 02:26袁祖笑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移動管理;古籍保護;預防性保護

摘 要:古籍保護是一項技術性和管理性工作,既要依靠技術延緩古籍自然老化,也要健全管理制度預防人為損壞。當前,我國的古籍保護多側重于收藏環境的恒溫恒濕等技術性保護,鮮有因實施技術保護與利用所發生的古籍移動保護及風險管控研究。文章簡述了古籍移動管理與預防性保護的關系,探討了古籍移動管理的核心,梳理了當前古籍移動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古籍移動管理的相關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1-0055-03

古籍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為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古籍保護是一項依靠技術和管理減緩和預防其載體退化的工作,既要利用原生性與再生性保護技術減緩其載體退化,又要加強管理避免人為損壞。我國古籍保護技術與利用制度日益健全,古籍保護管理工作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充,但目前仍是重技術的運用研究,而輕管理工作的探析,特別是缺乏古籍移動及風險管控方面的研究。古籍移動始終伴隨著保護和利用,如:賈思勰有晴天移出書籍陰晾的防蠹方法[1],歷代治亂時圖籍的訪求與整理、奪取與散失,司馬光曾有恐手汗漬及、觸動書腦或揉熟其紙之憂[2]。與靜置古籍收藏相比,因保護或利用而引發的古籍移動也相當頻繁,而移動有可能發生掉落、擠壓、磕碰、強震等,進而引發書頁撕裂、書冊斷線、中縫破損等風險。雖然因移動引發的古籍破損已有論著討論,但并未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筆者嘗試在提出古籍移動管理概念的基礎上,梳理當前古籍移動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古籍移動管理的保護思路及措施,以期減少或避免因古籍移動造成的損失。

1 古籍移動管理與預防性保護

古籍移動是指古籍在保護或利用過程中發生位移現象的總和,其產生的情形寓于施行保護技術與利用之中。古籍移動管理是指對其產生的情形進行有針對性的計劃、組織、控制,以達到避免或減少人為致損的目的。為避免古籍脫離原來位置而引發損傷的風險,劉家真認為應特別注意古籍管理在流通、借閱、上架及整理時發生的破損問題[3];周耀林提出要加強古籍的包裝和展覽管理,以避免發生磨損[4];張美芳等提出應開展文獻遺產預防性保護技術和治理性保護技術等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5];林明等認為館員應掌握古籍擺放、上下架、包裝及運輸等方面的保護知識[6]。王國強、胡蕊等都認為古籍在抖晾、數字化及書庫搬遷時需進行專業搬運,以避免受損[7-9]。

古籍移動管理是一項預防性保護措施,運用可持續的方法防止古籍損壞或老化,確保古籍的儲藏、利用和維護安全。預防性保護手段包括掌握保護技術、制定儲藏與利用制度及科學化管理與組織等。古籍從入藏到原生性和再生性保護利用,都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和組織,而移動是管理與組織的重心。移動管理既是為施行古籍保護技術與利用提供預防保障,也是施行古籍保護技術與利用的串聯環節。

2 古籍移動管理的核心

影響古籍載體壽命的風險因素包括自然力及有害生物的破壞、人為損害等[10]。人為損害常與不當古籍移動有關,因此避免不當古籍移動是古籍移動管理工作的核心。不當移動會使古籍受到人為摩擦、磕碰、強震等而發生損壞,從而影響古籍的載體壽命。由此可見,面對現存古籍載體材質逐漸老化的現實,古籍移動管理尤顯迫切。

3 古籍移動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原生性保護情形下的移動管理

原生性保護主要是調控書庫內的小氣候以實現古籍的妥善保存和有效防治,以及修復藏存破損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建設古籍特藏書庫及利用原生性保護技術對古籍進行保護。

3.1.1 新書入藏與入藏新館。新書入藏是指館外古籍入館保存,入藏新館是指原有館藏古籍搬遷至新館。目前,大多數圖書館都將古籍搬運外包給專業的搬運公司以確保古籍運輸的安全,但入館前的封裝和入庫前的拆裝殺蟲,以及入庫上架過程中產生的移動仍需圖書館自行完成。因此,圖書館在新書封裝或入庫上架時應注意力度與方法,特別是對已風化和破損的古籍,在封裝碼放或拆裝疊放殺蟲時應注意疊放擠壓度,運輸時需防止古籍因松動產生摩擦致損。

3.1.2 技術施行出入庫。技術施行出入庫是指圖書館為建設恒溫恒濕古籍書庫,以及對古籍進行除霉、殺蟲、去污、除塵及修復,而將古籍移出移入書庫,由于古籍正在不斷遭受霉變、蟲蠹、黃脆等損壞[11],在技術施行出入庫過程中,如移動不慎有可能會再次傷害本已脆弱的古籍載體材料。與保護技術研究相比,目前技術施行出入庫問題尚未引起圖書館界足夠的重視。

3.1.3 古籍書庫的治理與整理。古籍書庫的治理主要是指定期翻動、及時發現古籍的破損現象,陰晾古籍減少霉菌的腐蝕,將古籍放入特制函套或樟木柜等裝具中等。古籍書庫的整理主要是指古籍的排架與整架。如: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為舉辦紀念活動,將鄭振鐸先生的“西諦”藏書按照善本的擺放要求進行集中排架與整架[12];洛陽市圖書館按四部分類法將5萬余冊古籍重新進行排架整理[13]。工作人員在古籍書庫內移動古籍時需穿工裝、戴手套,防止汗液損傷古籍,同時注意力度,輕拿輕放。

3.1.4 受災被迫轉移。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的突發性災害也對古籍收藏單位構成潛在威脅,如水浸、火災、地震、戰爭等。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27家藏有古籍的圖書館中,有70%的圖書館曾遭受過災難侵襲,被迫轉移古籍[14]。古籍的被迫轉移管理應是文獻保護災難預案的重要內容,但目前我國圖書館界關于災難的預案尚在理論構建期,古籍被迫轉移的管理策略還不明晰。

3.2 再生性保護情形下的移動管理

再生性保護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再現古籍復本,保存其文本內容以替代古籍原件的流通和利用。我國古籍再生性保護成果豐碩,尤其是古籍數字化,但再生性保護也存在古籍損壞的風險[15],如古籍原件在進行數字化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筆者調查發現,圖書館在實施古籍數字化管理方面缺乏數字化加工流程標準及藏品移動的安全管理[16],目前僅有國家圖書館在古籍數字化搬運過程中要求運輸通道保持暢通無阻、地面干燥防滑等,以保證古籍的安全[17]。

3.3 古籍利用情形下的移動管理

讓古籍“活起來傳下去”,保護是關鍵,利用也是關鍵。據統計,2015年國家圖書館的普通古籍閱覽室共接待讀者約2萬人次[18];全國各地古籍收藏單位在“十二五”期間共舉辦“冊府千華”“紅色記憶”等大型專題古籍展覽28場、巡展500余場[19]。

3.3.1 古籍借閱與復制轉移。古籍借閱與復制轉移包括古籍借閱出入庫和利用性復制轉移。圖書館一般都會制定嚴格的古籍管理制度,對古籍的借閱、提取歸庫、復制操作方式及復制數量等進行明確的規定[20]。此外,圖書館進行古籍管理還應進一步明確古籍的碼放及穩固責任和要求,避免古籍在閱讀或復制移動過程中發生滑落和損壞等事故。

3.3.2 古籍展覽出入庫。舉辦古籍展覽是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方式,《“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就要求收藏單位組織經常性的展覽活動[21]。圖書館舉辦館內、館際的古籍展覽頻次將會增加,甚至會有國際性展覽,這意味著古籍出入庫的次數與轉移范圍也將隨之增加和擴大。因此,古籍包裝應選用具有可移動、防擠壓、防磨損等功能的裝具。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關于古籍運輸的細則和規范,僅有《文物包裝運輸規范》可供參考[22]。

4 古籍移動管理措施

4.1 加強古籍移動的觸書擺放培訓

無論是保護還是利用,移動古籍都會被館員或讀者觸碰或擺放,在取放或持拿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損害。因此,為了有效保護古籍,圖書館應定期對館員進行觸書擺放培訓,同時也可鼓勵讀者參與古籍觸書擺放培訓。特別是對初次借閱古籍的讀者,圖書館應對其進行簡易古籍移動培訓,通過培訓切實培養讀者愛護古籍的意識,進而化解古籍的藏用矛盾?!读合尽匪d司馬光“晨夕所常閱者,雖累數十年,皆新若手未觸者”,根源在于其良好的觸書習慣,如啟卷先視潔凈、行看承方版、不空手捧之等。

4.2 制定古籍移動的管理規細和則范

目前,我國已有6種古籍保護標準出臺,如《文物運輸包裝規范》[23],文化部預計2020年古籍保護標準將增至15部,所增古籍保護標準依舊側重藏存、修復、數字化等保護技術[24],對古籍移動管理適用有限。因此,筆者認為,我國相關部門和協會應制定古籍移動管理細則和規范,為古籍的整理、清潔、修復、數字化、展覽管理、災難移動等工作提供指導。

4.3 推動古籍移動工具的聯合創新和自主創新

移動工具越先進,古籍移動就越有保障,移動工具研發包括聯合創新和圖書館的自主創新。目前,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研發了既可全方位監控古籍儲藏環境變化,又有戰備轉運等保護功能的古籍保護箱系統[25],為古籍提供防火、防水、防蟲、防酸等多方面保護。圖書館可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將保護箱系統運用到古籍的整理、清潔、修復及數字化等移動管理方面。

5 結語

加強管理是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在古籍原生性與再生性保護的基礎上,將古籍保護工作的范圍延伸至移動管理。古籍移動管理應在科學化、規范化的基礎上加強人員培訓、制定古籍移動管理規范與細則、創新古籍移動工具等,全面管控圖書館在古籍移動管理工作中的庫房建設、生物防治、古籍修復、縮微復制及數字化等方面的風險,使古籍移動管理既服務于古籍保護,又服務于古籍利用,形成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古籍保護體系,進而促進古籍保護實踐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賈思勰.齊民要術校釋[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2:164.

[2]費袞.梁溪漫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9.

[3]劉家真.文獻保護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96.

[4]周耀林.檔案文獻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148-149.

[5]張美芳,張松道.文獻遺產保護技術管理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78.

[6]林明,張靖,周旖.文獻保護與修復[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6.

[7]王國強.古籍保護中的抖晾方法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8):95-100.

[8]胡蕊.基于數據庫的古籍保護框架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12):116-119.

[9]黃里,李思憶.四川古籍文獻搬家 書柜圖書一起打包[N].四川日報,2015-08-19(12).

[10]劉家真.古籍保護原理與方法[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12.

[11]陳紅彥,劉家真.我國古籍保護事業可持續發展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2):107-116.

[12]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津學志(第三輯)[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302-318.

[13]段偉朵,文圖.這活兒有意思,像在搬運五千年的文化[N].大河報,2013-06-60(L05).

[14]林明,張靖.中國大陸圖書館文獻保護災難預案調查[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4):61-71.

[15]高娟,劉家真.中國大陸地區古籍數字化問題及對策[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4):110-119.

[16]張文亮,尚奮宇.我國古籍數字化標準體系現狀調查及優化策略[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6):83-89.

[17]劉炳梅.古籍數字化與藏品安全管理問題[EB/OL].[2019-08-07].http://www.nlc.cn/newhxjy/wjsy/wjls/wjqcsy/wjd59q/gjszh/201801/P020180102623285267214.pdf.

[18]肖剛.基于ALEPH500系統的古籍讀者服務系統探討:以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S1):110-113.

[19]韓永進.典籍傳承智慧 文明守望未來[N].中國文化報,2017-05-22(008).

[20]許曉霞.我國圖書館古籍收藏與管理規章調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31-38.

[21][24]中國政府網.《“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EB/OL].[2019-08-07].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6/content_5223039.htm.

[22][23]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文物運輸包裝規范(GB/T23862-2009)[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1-10.

[25]中國古籍保護網.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成就綜述[EB/OL].[2019-08-07].http://www.nlc.cn/pcab/zx/xw/201804/t2018 0411_168166.htm.

(編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19-10-12

作者簡介:袁祖笑(1990—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2017級圖書館學碩士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