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2019-12-12 10:02周潔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教學方法

周潔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運用,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帶來了積極的作用。而將生活化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既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于學生的學習需求。生活化憑借其直觀生動的特點,給予了學生足夠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文以學生為出發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普遍具有好好奇心強,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征。因此,傳統的數學理論課堂無法適應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造成了兩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與質量。如何改變這一問題,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發現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好的結合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興趣與積極性雙提高的前提下,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實現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良好掌握。因此筆者認為,將生活化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生活化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方法,希望給大家帶來有價值的幫助。

一、當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活化教學情境的運用不夠合理。

生活化教學給數學教學帶來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部分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情境創建的過程中過于形式與,同時缺乏針對性而無法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而,生活化教學依然存在應用過于形式與不足這一實情,這一因素影響了生活化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高。

課程改革的快速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一理論知識的講授,而需要教師具備創新能力,而當前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無法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創新,甚至有的教師依然依靠純粹的經驗主義來實施數學教學,這一因素限制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給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帶來的阻力。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分析

1.注重生活化教學氛圍的有效構建。

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而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進而在積極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創建,通過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自然融入到教學中去,進而發展學生的思維。其次,情境設計應該盡可能的靠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理解數學,最終再通過數學來指導學生的生活,進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授“統計”這一部分數學知識時,教師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統計”這一抽象的知識掌握起來就較為困難,學生不清楚“統計”的含義和價值在哪里?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如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例子,如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如果學生家里養了雞、鴨、鵝,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統計雞、鴨、鵝的數量分別有幾只;而對于城鎮學生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在上學的過程中會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并統計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次數,如幾天步行,幾天坐公交車,幾天父母接送等。通過這些實際發生在學生生活中的實例,提高學生對“統計”這一概念的認識與理解,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2.注重理論知識的運用與實際聯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數學現象,會產生很多的數學問題。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這些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和問題引入到課堂中去,進而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引導,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進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有效掌握,同時讓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形成了兩者的相互協調與統一

例如,在講授“乘除法運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如超市的促銷打折活動:“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水果,這時小明通過廣告得知,香蕉的原價是一斤3元錢,如果購買一斤香蕉是8折,如果購買兩斤則優惠是6折”。這時老師再提出問題,請問大家:“分別以兩種方式購買需要多少錢?”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計算,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數學運用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直觀生動,這一特征為學生創建了有效的學習氛圍和條件,學生在這樣的氛圍和條件中,不僅實現了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同時促進了相關數學知識的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又能夠在生活中去認識與理解數學知識,進而形成了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葉亞軍,周虹,彭志敏.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文學界,2012,(10):395.

[2]李光瑩.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感悟[J].新課程 (小學) , 2017 (1) :33.

[3]張春建.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 , 2017 (1) :213.

[4]曾素華.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心得[A]. 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年2月教育導刊論文匯編[C].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1.

猜你喜歡
生活化小學教學方法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