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國宗法封君的特點

2019-12-13 07:22辛明
卷宗 2019年32期
關鍵詞:封地

摘 要:戰國時期,分封制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方式-封君制,不同于春秋時期的采邑制,受封人在被賜予封地的同時還被明確授予“君”的封號,這種封號不代表官職,而是一種更為尊貴的稱號。封君制在各國發展的情況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封君類型,楚國作為最典型的宗法封君,相較于其他國家有其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對楚國的經濟政治發展產生了很多影響。楚國封君制也在不斷變化中得到完善,最后與國家一起滅亡。

關鍵詞:宗法封君;封地;吳起變法

春秋戰國之際,楚國開始出現封君,戰國時期封君人數不斷增加。作為楚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封君制與郡縣制在楚國曾長期并存。楚國的封君在七國中是最多的,何浩將傳世文獻與出土資料整合,統計楚國封君共62位,其中見于文獻者僅17名,其余45名,主要是在近數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資料中見到的。楊寬《戰國史》附錄的戰國封君表統計楚國的封君為50位,鄭威《楚國封君研究》一書中的楚國封君表統計為64位,從出土材料來看,何浩和鄭威的統計人數比較符合實際情況。何浩在《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中說:“構成楚國統治階級中封君這個特殊階層的,主要是戰國時期楚國王族成員以及春秋以來楚國舊貴族后裔?!睆奈墨I記載和出土材料來看,析君公孫寧、魯陽文君公孫寬是平王之孫,平夜君子良、郊陵君申和鄂君子晰為楚王之子,江君昭奚恤,楚昭王后裔昭氏中人;臨武君景陽,楚景平王后裔景氏中人;鄂君啟,楚懷王弟;春申君黃歇,楚宗室后裔;陽陵君莊辛、邸陽君潘乘等也都是以往楚國宗法大家族的后代子孫,他們基本上是憑借貴族的身份和親親原則得以成為封君的,這就給楚國的封君制打上了很深的宗法分封制的烙印,與秦、趙等國包括客卿的封君,計功得封,是極為不同的。當然,楚國封君中的少數人,受封多少也與戰功有關,但也是和他們的宗室身份脫不了關系的?!俄n非子·和氏》篇載吳起教楚悼王以楚國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眾,若此則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民之道也?!比羰欠饩鄶禐楣Τ?,吳起也不必要求進行改革了。歷代楚王分出的宗室以及春秋遺留的舊貴族后裔構成了楚國的封君成員,對楚國的政治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綜合來看,楚國封君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以封地命名封君

封君制與分封制的不同首先在于封君有明確的封號,封君封號的來源主要有以封地為號、以功德為號、以原籍或發祥地為號,還有雅號或謚號。以封地之名冠以君號是楚國從始至終的慣例,楚國最早出現的封君,當為受封于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的析君公孫寧?!蹲髠鳌钒Ч四贻d:“巴人伐楚,圍鄾?!?三月,楚公孫寧、吳由于、薳固敗巴師于鄾,故封子國于析?!蔽鍪俏鼍珜O寧的封地。又如《國語·楚語下》載:“惠王以梁與魯陽文子,文子辭曰:梁險而在北境,懼子孫之有貳者也…懼子孫之以梁之險,而乏臣之祀也。王曰:子仁人,不忘子孫,施及楚國,敢不從子。與之魯陽?!濒旉柺囚旉柧姆獾?。學界認為楚國只有戰國晚期春申君的封號存在疑問?!妒酚洝ご荷昃袀鳌份d:“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后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并獻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剂彝踉S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瘪樋茝娬J為春申君的封號也來自封地,黃歇在被封淮北十二縣之前有封地,名為春申,地址在壽春或壽春的前身。春申君請求徙封,與上例魯陽君的請求易封,有一些相似之處,魯陽君請求改封于魯陽,表面上是害怕子孫有逼上之二心,其實是希望得到比梁地更好的封邑。黃歇請求改封,表面上的理由是,淮北與齊接壤,應該改封地為郡,以便于御齊。實際上,除了黃歇是看中吳地的富裕之外,更重要的是,當時,正是楚國苦苦掙扎于淮河中游的艱難時期,秦軍東逼穎、淮,黃歇害怕戰火波及淮北封地,所以預先謀劃,改封地為吳。

因為楚封君都是宗法性的,所以以封地命名的君號可以起到以地域區分宗族的作用,這是傳統宗法制以氏命名貴族所沒有的功能。

2 封地所在位置多為腹心地區

對楚國封君封地的考證是研究楚國封君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何浩在其論文中考證了很多封君封地的位置,鄭威的《楚國封君研究》一書從歷史地理方面對各封君封地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和論述,總體來說,楚國封君封地的位置大多聚集在楚經濟發達的腹心地區。其中分布在南陽盆地和淮上汝穎地區的封地最多,悼王之后有所下降,但也占比1/2左右;江漢地區占比1/6左右,悼王后期有所下降,何浩在其論文中說“戰國中、晚期之際至戰國之末,一向不肯‘遷貴人往實廣虛之地的楚人,出于無奈,被迫將封君的安置投向了大江之南。這一時期的封邑,不僅有濮、我陵與吳,還有今湘、贛兩省南部的臨武與上贛?!钡客踔?,江南地區的封地從無到有,說明吳起變法起到了一些作用,然而,位于江南地區的封地多數集中在經濟發達的今湘北一帶,也代表了吳起變法的這一主張貫徹的并不徹底。北方諸國的封地多在邊地,楚國封君封邑多相對集中于楚國內地,也因此成為了楚國封君制區別于北方諸國的突出特點之一,這也說明了楚國封君都是皇親國戚,所以得到的封地都是位置極好的地方。

3 封地規模由大變小

關于封地的規模,可以以吳起變法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前期規模較大,《墨子·魯問》篇載:“魯陽文君將攻鄭,子墨子聞而止之。謂(魯)陽文君曰:今使魯(陽)四境之內,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殺其人民,取其牛馬狗豕布帛米粟貨財,則若何,魯陽文君曰:魯(陽)四境之內,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奪之貨財,則寡人必將厚罰之?!蔽闹刑岬健敖翊蠖脊テ湫《?,大家伐其小家”可以看出,封地內有大都,有小都,有大邑,有小邑,可見封地面積較為廣大。

包山簡中還記載了一些下轄于封君的地理單位名稱,包括州、邑、里三種。常見的是:“某君(之)(某)州”、“某君之某邑”、“某君(侯)之某里?!毙虏毯單闹袆t常見有邑、里兩種地理單位。包山簡文中可見的邑名有:陽君之“萰隀邑”(簡86),羕陵君之“陳泉邑”(簡86),鄍君之“泉邑”(簡143)??梢姷睦锩小瓣幒钪畺| 之里”(簡132)。新蔡簡文中也有“邑”、“里”的出現。與“邑”相關的有:“□大邑以牛,中邑以豢少(?。酢保ê喖兹?75),其下殘斷部分應該是“(少)邑以……”說明在祭牲之時,“邑”依次有大、中、小三種,所用祭牲種類有別。另還記有“……刏于新邑龍□”(甲三:315),“新邑”、“龍”可以理解為兩個并列的地名,也可以認為“龍”為新設之邑,比對簡文內容,是兩個地名的可能性較大。新蔡簡文所記里名較多,一般寫作“某(之)里”。新蔡簡的年代下限,有前377年,前398年,前401年到前395年之間等幾種說法,基本上在吳起變法前后,估計“某(之)里”均位于平夜君封地內,故沒有必要寫出其上屬的地名或人名。

陳偉對包山簡中的里、邑性質有詳細的分析,認為里、邑大致處于同一層級,彼此不相隸屬,“并且可以共存于那些層級較高的單位之中”,“邑為鄉野之中的地域組織……里很可能是城邑中的地域組織”,“楚都以外的里,可能是各地大小中心城市內的基層組織,邑則分布于這些城市的四周?!?/p>

吳起變法后,封地規??s小,出現了封地與縣同名的現象,在包山簡中有不少記載,如羕陵君(簡86)和羕陵公(簡177),前者是封君,后者為縣公,說明在羕陵地區封地與縣同時存在。除此之外,戰國時期還有平夜縣,可以猜測,在平夜君子良受封后的某個時期,楚中央分平夜的一部分設立縣邑。陳偉指出:“縣與封邑的同名共地,如果不是封邑取同名之縣的一部分而成立,就應是縣分同名封邑之地而設置?!鳖伿楞C也指出:“封邑和縣同名共地,但兩者并沒有相互隸屬的關系?!卑胶單姆从车氖浅淹酰ü?28-前296)時期的狀況,這時已出現了封地與縣同名的情況,縣分割了封地的一部分,封地的面積必然縮小,而吳起變法前,封地的面積是很大的,這也是封君制在楚國發展演變的一部分。

《包山楚簡》中關于啻苴之田的記載中也說明封君封地在變?。?/p>

簡153:[啻]苴之田,南與錄阝君距疆,東與{艸陵}君距疆,北與鄝陽距疆,西與鄱君距疆。其邑:笑一邑,妥阝一邑,并一邑,古阝一邑,余為一邑,隻阝一邑,凡之六邑。

簡154:……啻苴之田,南與錄阝君執疆,東與{艸陵}君執疆,北與鄝陽執疆,西與鄱君執疆。

簡文記載了啻苴之田三面與其他三位封君封地相鄰,下轄六邑,與魯陽文君的記載相比,應是比較小了,六邑三面與三位封君封地相鄰,面積應該不大。陳偉認為“就簡書所見,封邑的規模大體都比較小,這可能代表著戰國后期楚國封邑的一般情形”。這些分析應該是符合楚國發展情況的,封君封地規模的變化主要是在吳起變法后,《史記·吳起列傳》 記載:“…楚之貴族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彪m然,封君數量在這時驟減,但并不是楚王有意控制封君人數,而是執行楚國“麗兵于王尸者,盡加重罪,逮三族”的法律,以至于懷王時期封君數量更加膨脹了,有23位封君,而在此之前的封君數量記載是楚惠王(前488-前432)時12名,悼王(公元前401-前381)時1名,肅王(前380-前370)時2名,宣王(前369-前340)時5名,威王(前339-前329)時3名,總和也才24位,人數的增多加之楚因戰亂喪失了大片領土,封地的面積變小也是自然。綜合以上分析,至戰國后期,封地規模大幅縮減,可能僅保有一個中心城邑,加上周圍的少量鄉野之“邑”,面積大約與啻苴之田相當。

戰國晚期,白起拔郢之后,楚都東遷壽春,國家形勢艱難,這一時期出現了兩個封君領地比較大的情況。其一為陽陵君莊辛,占有淮北之地;其二為春申君黃歇,初在春申,再有淮北12縣,后改封吳國故地。這種情況的出現與二人當時的特殊地位有關,前者受封于頃襄王東遷后的國家危難時期,后者在考烈王時期位高權重,非他人所能比擬,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在戰國晚期楚國封地規模有擴大的傾向。

4 封君的權利有所變化

當時,求取封君成為一股潮流,因為封君除占有封地外,還有政治經濟上的特權。但楚國封君的權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演變以吳起變法為節點分成兩個階段。

首先,封君之子孫有世襲封地的權利。楚國封君有世襲權,從魯陽文君請求徙封,考慮后代子孫的材料,還有吳起變法所提到的“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這句話來看,封君世襲超三代以上,吳起變法失敗后,仍能從很多資料上看到與前代同名共地的封君,何浩先生認為這些封君是以往封君的后代,楚國封君多數時候擁有永久世襲權。

其次,吳起變法前,封君有治民權?!秲x禮·喪服》說:“君,至尊也?!碧瀑Z公彥琉:“以其有地則有臣故也?!背饩臋嗔χ罂梢詮奈墨I記載中看出,上文引用的《墨子·魯問》篇中魯陽君說“魯(陽)四境之內,皆寡人之臣也?!?,可知魯陽君對封地的絕對統治,行政、司法等權利都被他掌控?!秴问洗呵铩ど系隆菲d:“墨者巨子孟勝,善荊之陽城君。 陽城君令守于國,毀瑛以為符,約曰,符合,聽之?!睆年柍蔷蠲蟿偈貒@件事看,封君有封地的管轄權。楚悼王死后,陽城君等貴族在喪所圍攻吳起,射中王尸。陽城君出走,“荊收其國”,孟勝拒不交出所守封地,孟勝等墨者之徒因此“死之者百八十三人”。孟勝與陽城君交好,陽城君令他守國,他應該能夠管理陽城君封地內的一些事宜,他的權力是來自于陽城君的,由此反映出封君在封地內權力很大,封地內有私人武裝。何浩先生也認為戰國早期楚國封君的封地沒有中央委派的官吏。吳起變法后的封君權力變化可以從包山楚簡中找到材料,簡文中記載了很多封君封地內的官職,簡140、43等記載了封君之司馬;簡36、80、54等記載了封君之司敗;簡51記載了封君之正差。這些也見于縣的官職可以說明這些封地的官職應該是比較縣級設置,而簡文中所記載的官員都對朝廷負責。前面提到的第38、56、60、70號4簡,都是左尹官屬要求幾處封邑的司敗率封地官吏或其他人前往朝廷的記載,這表明封邑在司法上也與縣一樣,聽命于中央政府。簡43、44與簡140相關,記載的是封君與他人之間的一場經濟糾紛,九月,左尹對他們提出了要求,十月這場紛爭了結。這說明封地的經濟活動,也必須遵守朝廷的規定。

封君有經濟特權,封地內的經濟特權,主要有征收賦稅、經營手工業等,通過1957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鄂君啟節可以探知一二。鄂君啟節共出土5件,舟節2件,車節3件,合在一起則呈圓筒狀。節面文字錯金,各有9行,舟節163字,車節154字。據銘文記載,其鑄造時間是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為懷王頒發給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啟于水陸兩路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銘文記載,楚懷王命大工尹遣人鑄成金節派發給“ 鄂君啟之府”,并指出“ 女(如)載馬、牛、羊臺(以)出內(入)關,則征于大府,毋征于關”。意思就是說,鄂君啟的商隊如果裝載了牛、馬、羊等出入關卡,就需向“ 大府”交稅?!按蟾?,也稱為“太府”,是楚國管理財政、儲藏支配物資的中央機構?!岸蹙龁⒅笔鞘艹淹醭姓J的,由鄂君啟在其封地“鄂”建立的私府,其職權是掌管封地內經濟收入并進行各項經濟活動,維持封地內的正常運作。這個“府”所進行的經濟項目之一便是在楚國范圍內經營商業,從水陸兩路販運物資。而且這個私府直屬楚國最高權力機構,與“大府”有著直接的經濟關系。鄂君啟的商隊進行經商活動時如裝運超出免稅范圍的貨物,就直接對“大府”交稅,不需要對各關卡交稅。據《 鄂君啟節》銘文,鄂君啟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巴腿蹫橐霍?,五十舸”“車五十乘”,說明鄂君啟的水路商隊,一次可以使用150艘商船,陸路商隊一次可以使用50輛貨車。水陸運輸范圍包括楚國大部分疆域,如此龐大的商隊,通行范圍又如此之廣,從中也可以看出鄂君啟擁有著雄厚的資產。他的商隊在經過關卡販運物資時,除了“毋載金、革、箭”( 禁運金屬、皮革、箭桿等軍用物資)和“女(如)載馬、牛、羊以出入關,則征于大府”(如運載馬牛羊,要由王室的大府征稅)以外,稅官“ 見其金節則毋征”,免稅特權讓他一次運輸經營就能獲得高額利潤。而且,鄂君啟的封地“ 鄂”為河南南陽西鄂,此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南北交通的要地。從這一塊封地中每年獲得的賦稅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位封君的經濟實力可想而知。封君還自行經營手工業,從楚墓出土的一些器物來看,封君有著自己的冶鑄、竹、木作坊,用以制作車輛、兵器、禮器和其他生活用具。封君還造有自己的糧倉,春申君在吳建“兩倉”,《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吳兩倉,春申君所造。西倉名曰均輸,東倉周一里八步?!笨梢娂Z儲之多。封君可以大量征收勞役,用以筑城、修路、墾荒、建尾、開渠。據《七國考》卷二所引《一統志》載:“南直常州申浦在江陰西三十里,昔春申君開,置田為上下屯,自大江南導,分而為二:東入無錫,西入武進、戚墅,俱達于運河?!彼こ倘绱她嫶?,也可看出封地內役使之重。

5 封君可以在朝廷擔任官職

根據戰國各國情況,封君除擁有封邑外,在中央任職的封君還有食州。根據包山簡文,一些封君領有 “州”,常稱為 “某君(之)(某)州”,州內官員有州加公、州里公,負責管理州內事務。羅運環談到,“冠以私名、官名的州是一種食祿單位?!标悅ジ鶕芷诤喌娜掌陂g隔進一步指出, “楚國的州大概皆位于首都一帶”,“作為封君占有封邑,那么封君之州就應該是一些出任官職的封君的俸邑?!绷硗?,根據“耆州”、“新州”的名稱,可以猜測,這種食稅州應該一人一處,最多有兩處。食稅州與封邑的性質不同,食稅州指收一州的租稅,封君沒有該州的統治權和世襲權。目前可見的出土文獻中,僅包山簡有封君食州的記載,反映的是戰國晚期的一般狀況,而在新蔡簡等其他簡牘材料中未見相關記載,因此戰國中前期封君是否食州,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從秦國和其他國家的記載來看,封君有食稅州是一般情況。

《戰國策·楚策》記載:“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后,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行而進曰:臣入則綸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王大說,乃封壇為安陵君?!毙鯐r期出現的安陵君,有學者認為是寵妃,但從戰國策來看,應是臣子。學者們還考證當時有安陵這個地方,但安陵君并沒有封地,從楚國封君以封地為號來看,那么,他可能擁有的權力就是食安陵地區的租稅。

6 結語

總體看來,楚國封君制發展得比較完善,楚國中央一方面控制封君在封地的行政權和司法權,一方面又給予他們經濟特權,吳起變法前,封君還有治民權和土地占有權;而吳起變法后,隨著行政權的喪失,封君僅保有在封地的經濟特權,這種經濟特權主要表現在征收賦稅。吳起變法使得封君封地的規模和權力縮小,但并沒有改變“封君太重”的狀況,但其起到的作用也對楚國的政治產生了一些影響。隨著封地和縣邑的不斷新立、封地面積的縮小、封君權力的變化,封地的性質越來越與縣趨同,更顯得整齊劃一,較利于管理,而地方勢力的削弱,對楚國加強中央集權是十分有利的,但封君享有稅收,商業特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楚國的財政收入,成為導致楚國積貧積弱的一個重要因素。韓非曾借堂溪公之言評議說:“楚不用吳起而削亂,秦行商君而富強?!边@一說法看來也是很正確的。

參考文獻

[1]何浩.論楚國封君制的發展與演變[J].江漢論壇,1991(05):73.

[2]楊寬.戰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43-746.

[3]鄭威.楚國封君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47-252頁.

[4]何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J].歷史研究,1984(05):109.

[5]高華平等譯注.《韓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

[7]韋昭注.《國語》[M].藝文出版社,1974.

[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1.

[9]駱科強.春申君相關問題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14-15頁.

[10]方勇譯.《墨子·魯問篇》[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M].附錄包山楚簡釋文.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203-242.

作者簡介

辛明(1995-),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秦史研究。

猜你喜歡
封地
偷光的人
孫叔敖嫌富愛貧
商鞅沒有謀反?
“國家”一詞的由來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孫叔敖嫌富愛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