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深入推進法律公證對企業維權的反思探索

2019-12-15 09:09許晶宏
法制博覽 2019年26期
關鍵詞:履行義務公證人員法律效力

許晶宏

福建省南安市公證處,福建 南安 362300

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企業的運營來實現經濟效益,而要想更好的實現經濟效益就需要企業中的相關領導人員和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并可以利用法律的途徑來維護企業的安穩運行以及經營管理。而由于在我國人民的既往法律意識中,對“侵權”的認知不深,也不看重,也就屢屢發生侵權行為。為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將法律公證引入其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法律公證的意義

公證就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機構的公證員如果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法律素養和公證意識就可以更好的履行公證職責、更好的發揮出公證的法律效力,因此,為了使企業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合理合法的利用法律公證來進行維護,就需要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具有足夠的能力來合理合法的展開并實施公證工作。我國的公證制度是司法制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公證工作中,國家公證處擔負著行使國家證明權的重要責任,是明確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實行公證證明職能的重要體現,是一種非訴訟性質的法律公證活動。經過法院的調查與審理之后,公證文書在作為證據方面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在企業經營運行的過程中,如果其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要想利用法律公證的方式來維護企業本身的合法權益時,就需要企業和公證人員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對事件的證據進行明確并向有關部門進行提交,同時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來進行進一步的證明[1]。同時公證人員必須對事件進行詳細的了解做到公平公正與嚴謹,從而保證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全方位實施法律公證推進企業維權

(一)對企業合同的簽訂進行公證

在企業的運營與發展中,離不開各種合同的簽訂和履行,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可以促進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合作發展。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會簽訂一些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這種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合同導致與合同內容有關的經濟財產在法律方面不會受到相應的支持,從而造成一定的損失。這種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合同主要的簽訂原因就在于企業對這方面的法律知識認識不深。在企業根據相關法律公證合同的開展要求,將法律公證實施在企業合同的簽訂上。然后公證人員就可以對合同當事人的身份以及資格權利等多方面進行審查,明確公證事項是不是真實有效,以及是否合法。通過公證人員的公證審查之后,就可以確定合同簽訂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是不是合法,合同上的內容以及形式是不是具有真實性與合法性。通過對合同進行公證,就可以確定合同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防止因簽訂無效的合同給企業帶來損失[2]。

(二)實施合同公證防止利用合同漏洞對企業進行欺詐

在企業進行合同簽訂之后,有的時候會因為一些法律知識的缺乏等原因,對合同中的條款、權利義務、簽字蓋章不符合標準以及語言上的不明、歧義等漏洞沒有及時的分辨出來,就進行了簽訂,從而造成后續履行合同的時候,出現爭端,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企業陷入到了合同語言陷阱之中。不管是有意欺詐還是無意冒犯,總之對于企業本身來說,不管哪樣都會對企業的經濟和運行造成嚴重的影響。而法律公證的實施,公證人員通過公證和審查發現合同中的內容存在漏洞或者語義不明等問題,就會要求當事人進行補充或修改,直到合同真正的實現嚴謹、真實、有效。從而使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3]。

(三)法律公證的實施確保合同的履行義務

在合同簽訂之后,就涉及到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簽訂就形成了合同之債,就代表著當事人雙方達成了債權(債務)的關系。在企業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合同之債而出現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履行不到位或者無法順利的進行合同的簽訂。有時是由于債權方的原因使債務人不能順利履行,有的時候是企業在合同生效期間沒有按照合同的內容進行履行,雙方都想讓對方先履行義務,從而導致局面僵持,交易失敗的情況。這些問題就會給企業的運行和發展帶來影響。而法律公證的實施,可以利用提存公證的方式來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在合同生效期間債務人因債權人的原因不能順利的履行義務,就可以將相關的物品或資金等寄存到相關的司法機關中,來證明沒有履行義務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而是債權人本身的問題,這樣就將履行物品或資金等風險和責任轉移到相關的司法機構中,從而解除不履行合同之債的責任,債權人在解決問題之后,不能在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

(四)法律公證在企業糾紛中可以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企業進行創建、運營、發展的過程中,在各個方面上都會涉及到法律行為,比如合同、招標、股權等方面上的活動都會涉及到大量的法律行為。而對于企業來說,這僅僅是一部分而已,在比如企業的商標、專利、法人、營業執照等各個方面都會涉及到法律。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糾紛和問題,當發生糾紛不能進行協商解決之后,證據就非常重要了。而法律公證的實施,通過公司所提供的相關證據進行審查公證之后,這些證據就會具有法律效力,這些證據對解決法律糾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經過公證的行為、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同時在我國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中提出,經公證處公證的事實,當事人不需要舉證[4]。所以,法律公證的實施,可以有效的解決企業糾紛,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同時對于產權糾紛或者其他侵權行為出現的時候,法律公證可以有效的進行解決。當企業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企業需要提供被侵權的產品或者商標等方面的制作、生產、銷售等證據并進行證明所屬權益屬于企業。有的時候,侵權方會將侵權產品等進行銷毀或者轉移,防止權益企業進行調查和獲取,這個時候,通過法律公證,就可以將一些證據交付給公證機構進行保存,從而保全相應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證據,防止以后因沒有證據導致企業不能證明侵權者的行為屬于侵犯自身權益。法律公證的實施,使企業維護自身的權益得到了相應的保障。

(五)法律公證中的強制執行可以進一步的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在糾紛中,如果不能通過協調解決,那么就需要通過司法程序來進行維權與解決。在正常的訴訟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浪費時間與金錢,進而也就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而法律公證是實施,在面對一些簡單明了的債務糾紛時,就可以通過公證進行解決,不在需要進行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比如在合同中,債權人不需要履行義務,只需要享有相應的權利,而債務人則是沒有相應的享受權利,只有履行義務。當債務人拒絕按照約定進行義務履行而產生糾紛時,就可以經過公證進行強制的執行,從而保證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損害企業權益的問題和糾紛,對于企業來說,這大大影響了其正常的運行和發展。因此,就需要將法律公證引入到企業發展管理中,推動企業的維權,為企業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保障,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猜你喜歡
履行義務公證人員法律效力
假裝理論視角下的法律效力擬制研究
混合型管轄權條款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淺談新時期法律公證人員的綜合素養
淺談黨員的義務與權力
論新形勢下公證誠信建設
簡論保險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的履行
搶注歷史名人故里行為的法律效力研究
行政協議相對人不履行義務的裁判規則——兼評(2015)蘇行終字第00282號行政判決書
Robots協議的法律效力探析——兼評百度訴360一案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