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法》對中國跨境電商的影響分析

2019-12-15 09:09
法制博覽 2019年26期
關鍵詞:電子商務法經營者跨境

王 璐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121

一、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概況

跨境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是屬于電子商務的范疇,電子商務泛指一切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商務活動??缇畴娚淌菄H商業活動,交易的雙方主體位于不同的國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完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再通過跨境物流完成商品的送達??缇畴娚谈淖兞藗鹘y的國際貿易模式,具有全球性、數字化、無地域性等特點,順應了新時代發展的潮流,也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二、《電子商務法》的概述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電子商務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電子商務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通過電子行為設立、變更和消滅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2]從內容上看,《電子商務法》包括了總則、電子商務經營者、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與履行、電子商務爭議解決、電子商務促進、法律責任。調整范圍包括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跨境電商就在電子商務法的調整范圍之內。

三、《電子商務法》對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經營的規范

(一)電子商務法針對海外代購售假現象對電商平臺的規制

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也隨之提高,這時價格低,質量優的代購事業越發火爆起來。代購經營者通常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產品。電商平臺經營者是連接平臺內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橋梁。

但是有一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用國內產的產品冒充海外的產品,比如通過掃描“防偽碼”可以隨意更改商品的物流信息,制定不同的售價。由于跨境電商整個交易的過程都在網上,消費者無從察覺,使得海外代購產品售假現象泛濫,同時也損害了正統海外代購企業的利益,長期下去勢必不利于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的良性發展。

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買到了假的海外產品,如果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去維權的話,消費者需要直接向經營者提出修理,更換,退款等要求。但是海外代購的經營者往往在千里之外,有的甚至在平臺上都找不到詳細的經營地址,消費者想維權就難上加難了。針對這種情況,《電子商務法》對電商平臺的責任做了一些規定,如第38條規定,當平臺內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可能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時候,電商平臺明知或應知此情況,但沒有采取必要措施時,其應當與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當電商平臺沒有盡到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資質審核義務,或者沒有盡到對消費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時,電商平臺需要對消費者的損失承擔相應責任。[3]在這里,《電子商務法》通過規定電商平臺承擔連帶責任和相應責任的方式,既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同時避免了電商平臺故意不作為,以只提供平臺為借口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

(二)電子商務法針對電子合同的規制

跨境電商里買賣雙方完成交易都在虛擬的空間里完成,簽訂的合同是電子合同,跟傳統的合同不一樣,傳統的合同必須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成立,但跨境電商里買賣雙方地處兩個不同的國家,各自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不能使用傳統的合同?!峨娮由虅辗ā返?9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3]該法條規定了電子合同自消費者付款成功那一刻,合同成立,且聲明任何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支付完價款合同不成立的均沒有法律效力。在實際生活中,大家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某些電商平臺上的海外代購店鋪里買的海外產品,已經付完了貨款,但過后商家聲稱海外專柜斷貨或者海關沒有通過,沒辦法郵寄給消費者退款。這種現象在以前非常普遍,雙方雖然完成了交易,但并沒有走合同的流程,出現了糾紛代購者能不能承擔責任全靠其主觀能動性,大多數消費者只能就此作罷。電子商務法實施以后,海外代購者的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

(三)電子商務法針對跨境電商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規制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模式,兼具了國際性,復雜性和虛擬性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跨境電商中的消費者權益出現了很多問題。一是售后服務無法保障,在跨境電商中商家誠信缺失,國際商品退換等因素導致了國際物品的售后無法保障。二是監管機制不完善,對于入駐跨境電商平臺的海外商家的準入機制不完善,導致了后續的監管也不完善。三是消費者維權道路艱難,跨境電商中消費者維權要比傳統貿易復雜的多,買賣雙方地處兩個不同的國家,交流就比較困難,需付出相應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峨娮由虅辗ā穼嵤┮院?,這些問題可以有所緩解。

1.建立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

《電子商務法》第58條規定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建立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以此來維護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59條和第60條規定了詳細的維權說明。但這些是針對國內電子商務活動的,對跨境電子商務活動,由于地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如何進行跨境電商維權,還有待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2.跨境電商的經營者應該辦理市場主體資格

《電子商務法》第10條規定了電子商務經營者應該辦理市場主體資格。第11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這項規定對海外代購的影響最大,海外代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海外的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關稅區的價格不同,代購經營者從中賺取差價。電子商務法實施后,代購經營者需要依法納稅,這就增加了他們的經營成本,加上還需辦理工商登記,這和以前的無門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以來,一部分實力弱的代購經營者將退出市場,長期下去,跨境電商會迎來一短時間的整合期。但是這項制度執行起來會有難度,電子商務法只針對國內的電商經營者,海外代購的經營者的住所通常在海外,而進行工商登記是需要進行住所登記的,這樣一部分海外代購經營者無法取得我國的工商登記,勢必成為不合規的代購經營者。

3.建立在線爭議解決機制

《電子商務法》第63條規定了電子商務經營者可以建立在線爭議解決機制,第60條規定電子商務爭議可以采取和解,調解,仲裁和訟訴的方式解決問題,發生爭議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其合法權益。在線解決其實就是在線協商,在線調解或在線仲裁??缇畴娚讨薪灰纂p方地處不同的國家,雙方面對面解決爭議的概率很小,而在線仲裁的成本非常高,在線跨國訴訟也非常麻煩,這兩種方式不建議采用。在線協商是以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媒介,通過在線交流,就商品的質量,數量,包裝或售后服務等事項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協商,這就是在線調解??缇畴娚桃l的爭議適合采用在線協商或在線調解。

總之,《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在法律層面約束了電子商務經營者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勢必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也會影響跨境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但對其的影響是一個逐漸的,長期的過程。有電子商務法的影響,跨境電子商務在中國會越來越規范化,持續化,健康化的發展,很多問題也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猜你喜歡
電子商務法經營者跨境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區的田場與經營者
《經營者》征稿啟事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淺析《電子商務法(草案)》對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得與失
做一名聰明的集團醫院經營者
跨境直投再“松綁”
國有上市公司經營者薪酬激勵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