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研究

2019-12-16 11:11李星光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遺產

李星光

(山西省武鄉縣文化館,山西 武鄉 046300)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于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是民眾的日常生活[1]。

現如今,人們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關注文化的發展。文化因素闖入人們的生活中,并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人們開始重視文化的保護工作,并將一些價值斐然的文化元素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加以保存,民俗文化更是如此。

民俗文化雖然具有獨特的地域風情,但卻容易被外來文化所侵襲,影響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進而弱化民俗文化,甚至被歷史淘汰。因此,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意義顯著。

筆者認為,保護民俗文化,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下分析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將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互通分析。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輔相成,要結合發展。才能使民俗文化實現枝繁葉茂。

1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的內涵分析

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世界文化用詞,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民俗文化是中國地域文化的專屬用詞,研究者習慣將中國的一切古老而傳統的研究內容稱之為民俗文化。二者的概念在內在價值上的聯系較為復雜,其外在表現形式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混為一談。

如今,分屬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兩個陣營的研究學者,對于二者的地位進行了價值判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學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囊括的內容極其豐富,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研究者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只需將精力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即可,無須將精力放在民俗文化方向上。認為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研究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文化的研究意義不大[2]。

而民俗文化研究者則認為民俗文化占據主導地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居于次要地位,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民俗文化孕育出來的。因此,其較為輕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包括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在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對文化因素進行重新命名、重新歸納及重新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于民俗文化之中。

以上兩種學者的觀點都具有片面性,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對立起來,割裂二者之間的聯系,不利于二者的協同發展。筆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分割。

2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的關系分析

筆者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來探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努力從民俗文化中汲取精華營養,將民俗文化以更加完美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把傳統古老的地域文化經過重新加工整理,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眼中,重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民俗文化的內在魅力與巨大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于民俗文化而存在,換言之,沒有民俗文化,就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出現。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能脫離民俗文化的[3]。同時,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又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化,避免了千城一面的文化情況,同樣也成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性。

中國有許多民俗都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之內。如果我們進行深入研究將會發現,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很多重合。民俗文化是一個古老而龐大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有精華也有糟粕。雖然這個系統包含著一些封建迷信的內容,但這也是中國5 000多年來的文化結晶。

3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下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下,如何更好地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是學者們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努力,即將民俗文化回歸生活,回到人民中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問題;對民俗文化加強宣傳,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與民族意義。

3.1 將民俗文化回歸生活,回到人民中去

從民俗文化的字面意思來看,這是一種在民間由經驗積累與歷史沉淀流傳下來的文化類型。它根植于普通民眾的生活中,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民俗文化要想得以流傳,就必須對其進行“追根溯源”,從源頭處開始下功夫,從而使民俗文化得以傳承與保存。

工業革命以后,人們更加關注物質帶給人們的經濟效益,精神文明遭到忽視。以物質為主導的西方文化沖擊著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植于人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也因為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習慣的變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而搖搖欲墜。但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民俗的影響。民俗依托于勞動生活,如天津的黃會、天津的媽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樓文化等[4]。為了使民俗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就必須將它回歸到生活的本源中去,回歸到人民中去,只有這樣,民俗文化才能得以保全,經久不衰。

民俗文化不是某個個體的私有財產,它是在歷代人們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民俗文化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該回歸到生活的本源中去。要使民俗文化回歸到生活,就要求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將自己在民俗文化研究領域的成果提取與歸納出來,呈現在民眾眼中,以廣大人民為載體進行活態傳承,讓廣大民眾將民俗文化作為精神生活的“空氣”。

3.2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問題

中國有句話說得好:窮則思變,變則思通。這句話告訴我們發展的重要性,這也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定律[5]。民俗文化也不例外,要想不被淘汰,就應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不被社會所淘汰,這也是保護民俗文化的另一種重要形式。

影片《百鳥朝鳳》中記述了嗩吶樂器因自身缺乏創新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過程。民俗文化像這影片中的嗩吶一樣,如果不追求自我的改革與創新,終將會被歷史淘汰。因此,中國一切的傳統文化都是在不斷超越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生存下來的。

在新媒體環境下,很多文化藝術形式都得到大力的推廣和發揚,但是受到民俗文化特點的限制,很多的民俗文化沒有借助新媒體的東風得到發揚,仍然處于保護困難、瀕臨消失的境地[6]。因此,民俗文化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努力適應新媒體環境,利用多種形式來保存民俗文化,可以紀錄片的形式充分展現民俗藝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節目以民俗藝術為主題制作并獲得了人們高度的關注。①中央電視臺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國》中記錄了大量的傳統民俗,2015年公布的《指尖上的傳承》就是專門記錄已經列為非文化遺產的民俗藝術之作。②利用AR技術和高清數字影像,不但可以記錄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對于傳承難度大的民俗藝術以數字形式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還可以在博物館中以展覽的方式讓更多民眾走進民俗藝術。③應該鼓勵民俗藝術的傳承者、參與者和參觀者、消費者以視頻的形式將他們看到的民俗文化記錄下來,并上傳到各種新媒體平臺上,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民俗文化。如河北民俗打鐵花,是將高溫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墻上,迸濺出猶如樹冠一般的火花的民間藝術形式。雖然打鐵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但因其表演過程涉及高溫的鐵水,因此在沒有進行網絡傳播之前,其認知度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當打鐵花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之后,其高度的觀賞性吸引了眾多游客,不但宣傳了打鐵花這項民俗藝術,而且拉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7]。

3.3 加強民俗文化宣傳,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與民族意義

中國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靈魂,是中國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其文化歷史悠久且綿長,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3]。因此,致力于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踐工作中,對民俗文化的推廣與宣傳已迫在眉睫。民俗文化與新媒體的結合,可很好地宣傳與推廣民俗文化。在實踐過程中,要努力打造新媒體宣傳平臺,讓大眾深入了解民俗。

利用網絡平臺推廣民俗藝術品,拓寬民俗藝術的銷售渠道。新媒體平臺宣傳形式多樣,具有精準對接客戶等優點。將民俗藝術項目放到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讓更多對民俗藝術感興趣的消費者得到更直觀的了解。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有部分微信公眾號、微博號或者官方網站,打造出集民俗文化的可觀賞性、趣味性、傳承教育以及商業合作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宣傳平臺,并已經獲得廣泛關注,民俗文化保護機構也應該借此新媒體大力發展的契機,幫助和促進民俗文化與新媒體全面融合,發揮傳統民俗藝術的獨特魅力,在宣傳、展現的過程中尋找和開發民俗產業的新價值。在民俗傳承者中挖掘新媒體文化宣傳人才,以一帶百,以成功案例作為示范作用帶領更多民俗文化與新媒體融合[8]。

4 結束語

筆者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新視角探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首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進行了內涵分析,繼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的關系加以分析,最后明確了如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下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即讓民俗文化回歸生活,回到人民中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問題;對民俗文化加強宣傳,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與民族意義。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遺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與文化遺產相遇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熱貢地區民俗文化中的潔凈觀與實踐研究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民俗節
Tough Nut to Crack
漫畫民俗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