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讓“996”成為職場明規則

2019-12-16 02:20王俊秀
人民論壇 2019年33期
關鍵詞:工作制工作

王俊秀

【摘要】隨著“996”工作制刷爆網絡,“工作時間”這一話題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96”不應該成為任何行業的常態,莫讓“996”工作制成為職場明規則,需企業層面的勞動定額和法律層面的過勞立法,從社會系統層面為年輕人減壓。

【關鍵詞】“996”工作制 生活時間 時間自由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996”話題持續引發關注

隨著“996”工作制持續刷屏網絡,一時間媒體都在關注“996”現象,人們發現“996”事件可能源于一些員工對某些電商公司宣布實行“996”工作制的不滿,紛紛譴責這些公司公然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控訴資本的貪婪。一些電商的“福報論”更是為這個熱點狠狠地加了一把火。

“996”事件引出的討論很多,法律上的討論基本上是圍繞著違反《勞動法》展開的,更多的言論屬于譴責資方過度逐利、剝削勞動者的道德審判,許多青年或不是青年的人都表達出對青年生存環境、工作壓力的同情和對青年身心健康不利影響的擔憂。也有少數人從實行“996”工作制公司的角度,客觀分析“996”工作制背后的由經濟環境、企業競爭、人力成本提高等構成的大環境。表面看,“996”事件是由于一些公司違反《勞動法》,強制員工延長工作時間引發的青年員工的不滿和抵制。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不僅涉及生態環保,更需以人為本。社會成員多數都是勞動者,不管是否從事全日制工作,人們每天用各種各樣的活動把24小時填滿,多少時間休息、多少時間勞動、多少時間用于其它活動,這是人類進化過程、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重要的變量,不僅影響到人們的生存、生活質量,還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狀況。

按照“996”工作制時間工作的人占多大比例

2018年國家統計局進行了第二次全國時間利用調查,發布了《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這次調查的執行時間是2018年5月,調查數據來自11個?。ㄊ校┑?0226個家庭的48580人。調查中活動的內容分為6大類,每一類活動時間的使用情況如下:第一類是個人生理必需活動,包括睡覺休息、個人衛生護理、用餐或其他飲食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居民一天中個人生理必需活動占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平均用時是11小時53分鐘,其中男性11小時48分鐘,略少于女性的11小時58分鐘;工作日和休息日略有差別,工作日是11小時45分鐘,休息日是12小時12分鐘。第二類是有酬勞動,包括就業工作、家庭生產經營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有酬勞動占一天時間的18.3%,平均用時是4小時24分鐘。第三類是無酬勞動,包括家務勞動、陪伴照料孩子生活、護送輔導孩子學習、陪伴照料成年家人、購買商品或服務、看病就醫、公益活動,平均用時是2小時42分鐘。第四類是個人自由支配活動,包括健身鍛煉、聽廣播或音樂、看電視、閱讀書報期刊、休閑娛樂、社會交往,這類活動占一天時間的16.4%,平均用時為3小時56分鐘。第五類是學習培訓,占一天時間的1.9%,平均用時27分鐘。第六類為交通活動,占一天時間的2.7%,平均用時為38分鐘。這六個類型的活動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同方面時間的分配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但整體的變化是隨著社會進步的一個優化過程,盡管這一優化的過程可能是緩慢的,但代表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居民日常生活中時間使用的概貌,但由于參與每類活動居民的比例不同,報告的主要結果是平均數,看不出特定人群和特定類型的活動。2017年由內蒙古大學完成的一項類似調查《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發現,我國居民勞動時間減少,休閑社交時間增加,生活品質提升。與2008年相比,2017年我國居民每天勞動時間(包括有酬和無酬)減少0.47小時,休閑社交和自我照料時間增加0.26小時。該調查還發現,2017年我國工薪勞動者每天凈工作時間大于8小時的比例高達42.2%。這一比例與我們之前完成的《美好生活需要調查》得出的結果接近:我們在全國范圍調查的9050名18歲以上成年人,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的比例為40.5%。

按照“996”工作制時間工作的人占多大比例?如果在“996”工作制中除去用餐時間,以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計算的話,這一比例約占我們調查總人數的5.2%。我們的調查還發現18—35歲的青年工作時間為35.6小時,高于其它人的31.97小時;高學歷群體的工作時間更長,研究生學歷者工作時間多于本科學歷者,本科學歷者高于大專學歷者,排在后面的依次是初中學歷者、小學學歷者和高中學歷者。其中,研究生學歷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將近40小時,最低的高中學歷的人只有26.3小時;基本上收入高的人工作時間更長,月收入在7000元到1萬元的人工作時間最長,平均為41.2小時,月收入在1萬元到2萬元之間的人工作接近41小時,月收入在5000元到7000元之間的人每周工作時間接近40小時,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人每周工作時間在30小時上下。不同工作類型中生產和運輸設備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最長,平均接近45小時,其次是技術人員,接近41小時,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每周工作時間約為38小時,服務業和農、林、牧、漁等從業人員的每周工作時間約為30小時。本地城市戶口居民每周工作時間約為38小時,外地農村戶口居民每周工作時間約為41小時。

擠占生活時間違背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原則

以犧牲健康和幸福為代價,這種“打拼”是不可能長久持續的。時間似乎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個小時,但從以上大量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人們24小時時間的使用卻是千差萬別的。存在一些群體的超時工作,青年人、技術人員、技術工人、農民工這些群體最為突出,即使不考慮工作環境和工作報酬,僅從時間分配上也表現出不公平。如果工作時間與生活時間不平衡,就會帶來身心健康問題。勞動時間的變化是衡量一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指標,因此,“996”事件反映出的并不僅僅是部分企業違反《勞動法》的問題,而是應該重視如何從社會系統層面為年輕人減壓。

社會對超時工作見怪不怪,使得企業可以公開宣稱“996”工作制,企業家甚至可以把“996”的工作時間美化為一種“福報”,在《勞動法》頒布多年后的今天,這是值得全社會深思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人們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在對于時間的支配上,一個社會人必須是一個勞動者,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每個個體還應具有生活時間的自主性。生活時間是現代人以自身為參照設定的時間單元,是一種有別于工作時間的休息、休閑時間,是一種面向心靈、情感(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自由生活時間。延長工作時間無疑會擠占生活時間,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生活。生活時間的核心是自由,自由時間在人的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發展的寶貴財富。社會發展是以人的發展為核心的,也是以人的發展為前提的。那些以企業發展、經濟增長、未來愿景等幌子,用生產時間擠占和剝奪人們生活時間的做法都是違背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原則的。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導)

【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社會心理建設:社會治理的心理學路徑”(項目編號:16ZDA23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杜鳳蓮等:《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延伸閱讀】

職場壓力古已有之

唐代大詩人杜甫一樣值過夜班,他曾寫詩:“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币馑际峭砩喜桓宜?,風一吹就想起上朝的馬鈴聲,一想要早起上朝,心里就惴惴不安??纯?,同樣是上班,大詩人就能憋出詩,咱能憋出病。就連九五之尊的皇帝雍正帝也是加班成癮,一年只休3天,一天只睡4小時!

再看國外,辦公樓的“鼻祖”,就是1906年美國的拉金大廈,當時還沒格子間,采用的是開放式辦公,工位整齊劃一,桌子上不能有任何遮擋,每排側面都坐著領導,只要他們抬頭,員工的每個動作~盡收眼底。去洗手間的時間,在飲水間逗留的時長,浪費的分鐘數,都會被手持秒表的人記錄下來。比比看,自己是不是幸福好多?!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可千萬別把敬業和壓榨相提并論。

正確打開996話題的方式

探討996話題,不是要不要奮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奮斗拼搏。我們國家還處于“發展中”的階段,仍然需要奮斗與拼搏,但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人們的“美好生活”具有更廣闊的內涵,從而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完善企業治理、設計激勵機制。我們不是要在工作與其他有價值的事情之間做二選一的排他選擇,而是要在兼顧的基礎上讓員工更好地去工作。

我們的企業不僅要依靠員工的汗水,更要激發員工的靈感;不僅要讓員工更努力的工作,更要激發員工更高效的工作;不僅要靠加班工資的激勵,更要讓家人的陪伴、身體的健康、意義的飽滿也成為工作的獎賞。只有那些能夠做好平衡兼顧的企業,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有人把中國的經濟奇跡稱之為“勤勞革命”,正是中國人的勤勞與奮斗,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推動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奮斗與拼搏,仍將是我們這個快速前進社會的主題詞。而996的討論則啟示我們:未來中國的活力,將來自于快樂地去勞動,讓一切創新創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996”加班文化需重新審視

996制的推行,往往還伴隨著企業文化、敬業、拼搏等話術包裝,在無形中強化了一種病態的“加班文化”,它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對此更應引起警惕。事實上,從各方反饋看,加班在當前社會已經較普遍,并不只是互聯網行業特有。即便說互聯網行業的996工作制有著多個維度的形成原因,不宜片面理解,但基于整體的社會勞動狀況,加班文化的確應有系統性反思。

普遍的過度加班,其實是以高人力投入換取企業、社會的運轉效率,然而在效率的另一端,卻可能忽視了其背后的社會成本。小的方面說是員工的健康、休息權利,大的方面說是社會運轉的低活力與高成本。對企業而言,過度依賴于員工加班,也可能抑制管理上的改進動力。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未必是好事。

應該看到,在程序員抵制996的背后,是社會在加班、勞動強度等概念上的認知刷新。由全國總工會組織開展的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勞動關系的主體及其利益訴求越來越多元化,一些職工思想狀況表現為“三轉變”,即從被動維權向主動訴求轉變,從追求生存權益向追求發展權益轉變,從追求物質權益向追求精神權益、民主權利轉變。此前被熱議的“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進工廠”,也能夠反映出,年輕人對工作自由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了更多的訴求。

勞動者權益狀況的改善,是現代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個體的工作、生活、休閑狀態,也是衡量社會以人為本指數的一個重要側面。而推崇加班,把奮斗等同于常態化“過勞”狀態,逼著年輕人“把身體掏空”的工作機制和社會文化,顯然偏離了以人為本的內核。

——摘自《人民日報》、新華網

猜你喜歡
工作制工作
新語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島試行四天工作制
避免不定時工作制管理之困
日本公司實行短周工作制
熱詞
不工作,爽飛了?
仲裁庭錄
選工作
厭煩工作了該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與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