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大學生創業不能盲從

2019-12-16 02:20郭欣
人民論壇 2019年33期
關鍵詞:創業價值觀大學生

郭欣

【摘要】在國家大力鼓勵“雙創”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持續高漲,但面對青年大學生在創業價值觀、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應不斷提升對創業的認知,理性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學校與社會要為大學生創業做好服務,形成系統化融合的創業生態,營造有效且更有針對性的大學生創業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下,“創業”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網絡媒體也熱衷于報道青年創業者的勵志故事,許多大學生也被創業浪潮所席卷,投入到了創業大軍之中。但是,青年大學生不斷高漲的創業熱情掩蓋了這一群體背后所面臨的創業尷尬境遇及風險。

青年大學生創業存在價值觀和創業認知上的誤區且風險承受能力不足

“沉迷”創業,反映出青年大學生價值觀存在誤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是青年大學生成就自我的重要路徑。但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逐步提升以及市場經濟的日趨繁榮,一些青年大學生受到了拜金主義、奢靡主義的負面影響,逐漸產生了“一夜暴富”的心態,渴望通過創業在短時間內實現“財務自由”。在不正確的創業價值觀引領下,一些青年大學生的創業方向往往只以個人利益為主導,而國家與民族利益卻被拋諸腦后。青年大學生創業價值觀的偏離不僅會造成社會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化,也會從人力資源結構角度弱化我國經濟發展的潛能,這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復雜性所決定的。

一些青年大學生盲從于創業熱潮,對創業認識不足。隨著高?!皠撔聞摌I”教育的全面推進,大學生創業已經逐漸從課堂走向實踐,一些高校在校內組建創客空間、企業孵化器,激發了創新創業學生的高度熱情和動力。在“創業熱”的氛圍下,有些學生在對創業缺乏清晰認知時就投入到創業活動之中,這樣的創業往往將走向失敗。例如,2018年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階段,組委會共計接收了180多份創業計劃書,但對這些計劃書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創業計劃書對擬從事行業的融資渠道、政策環境、技術要求等都缺乏足夠的了解,甚至一些學生在面對評委的詢問時對創業的細節問題語焉不詳。正確的認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青年大學生若只憑一腔“創業的熱血”勢必無法實現成功的創業。

一些青年大學生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足。創業作為一種經濟行為必然要面臨著一定的風險,但青年大學生依然停留在受教育階段,往往無力承擔高昂的創業成本,創業過程一旦發生意外,會給其自身帶來嚴重的經濟壓力。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相關統計數據,超半數大學生認為,資金短缺問題是他們在準備創業或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會對其正常生活與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若創業失敗則往往會將自身與家庭帶入到經濟危機之中。近年來,也屢屢爆出青年大學生因創業失敗而陷入信用危機、校園貸等案例,這些都為青年大學生衡量創業風險敲響了警鐘。

大學生創業要擺正心態避免盲目

正確的價值觀是創業的基石。創業動機是決定青年大學生創業方向的核心要素,唯有更正創業動機才能糾正錯誤的創業價值觀。青年大學生要正確認識創業的社會意義,樹立正確的創業動機。在新時代,創業不能完全以個人利益為導向,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行為必須要以國家利益為優先,方能在宏觀經濟環境下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潛能。具體而言,在創業方向選擇方面,要破除狹隘的投機行為,順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與要求,始終堅持創新發展,補足經濟發展短板。如大學生創業可以選擇以生產性服務業、旅游業等新興產業為切入點,服務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求。此外,創業還要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社會進程當中,在新產業、新業態下彰顯勞動者新的身份價值、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青年大學生創業在服務市場經濟的同時,也應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利用宏觀政策降低創業成本,獲得更豐厚的創業回報。

良好的心態是創業成功的源泉。青年大學生要戒驕戒躁,潛下心來搞創業。隨著改革開放不斷釋放出巨大的制度活力和生命力,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我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模式也逐步從以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為驅動過渡到創新驅動階段。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賴資本驅動,然而在新時代,創業必須要以知識經濟為導向,在創業領域深耕細作才能有所收獲。為此,青年大學生要想取得創業的成功就要擺正心態,逐步提升創業能力。第一,要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找準市場需求與發展規律,科學論證創業可行性。充足的知識儲備是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的有利條件,青年大學生創業切不可放棄學習,要潛心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鞏固創業基礎。另外,在落實創業計劃階段,要充分應用自身的知識儲備對創業規劃進行反復分析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創業實施方案。第二,青年大學生創業要摒棄“賺快錢”的浮躁心態。青年大學生必須要準確認識創業的艱難性與長期性,具備打“攻堅戰”的思想準備,為創業打好基礎。第三,要具備審慎的風險防控意識。根據常年關注教育產業的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可見由于大學生缺乏實際經驗、經歷,多數大學生創業者還是淪為“炮灰”,因此,青年大學生創業必須要具備風險防范意識。

創新創業課程要擠掉“水分”,營造創業社會氛圍

學校應做好職業規劃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第一,學校職業教育應樹立起理性的職業觀,為不斷發酵的“創業熱”降溫。從客觀上來說,不同個體在知識儲備、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同時創業也并非是報效社會的唯一方式,就業也并不是個人價值的完全淪陷。第二,學校應轉變傳統職業規劃教育形式,將職業規劃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的方方面面,增進學生對自我及未來從業方向的認知,從而作出合適的就業與創業決策。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緊密結合,打造“五育平臺”,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關鍵環節上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這就要求高?!拔逵饼R抓,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第三,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起艱苦奮斗的職業精神,為創業提供更加充分的精神動力。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引領青年大學生走出創業低谷、迎來輝煌的重要力量,學校職業教育必須要把職業精神培養作為創業能力培育的先手棋,為成功創業奠定思想基礎。

逐步改善社會風氣與環境,營造正確的價值導向。社會價值導向的錯位是將青年大學生引入非理性創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還必須要從社會角度出發,更正對創業的價值界定,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一方面,要弱化拜金主義等非主流價值觀的社會影響,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青年大學生通過創業來實現更深層次的個人價值,而非單純為了獲得更多的個人財富。另一方面,要在社會生活中倡導艱苦樸素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抵御物質主義的入侵。社會對于創業的認知要超越狹隘的物質主義桎梏,將創業上升到精神層面,享受創業的樂趣,而不僅是為了獲得更豐厚的經濟效益。

(作者為長春理工大學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4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大學生就業能力培訓體系研究”(課題編號:JJG2014-5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陳國軍:《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要素整合的視角》,《現代教育管理》,2018年第2期。

②劉麗紅:《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實現精準就業》,《中國高等教育》,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歡
創業價值觀大學生
我的價值觀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