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

2019-12-16 08:11胡潔玲薛美玉繆建春鄒小娟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32期
關鍵詞: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

胡潔玲 薛美玉 繆建春 鄒小娟

【摘要】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84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2例。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凝血酶原時間(PT)。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 高于對照組的7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APTT 、PTA、P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APTT 、PTA、PT均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 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阿司匹林比較, 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更佳, 安全性更強, 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可以臨床推廣。

【關鍵詞】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49

冠心病又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屬于常見的心臟病之一。其主要的治療目的就是為了抑制血小板凝集, 進一步防止動脈斑塊的出現[1]。在冠心病治療的過程中, 主要治療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本次研究探究了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采用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2例。觀察組男31例, 女11例;年齡61~72歲, 平均年齡(66.31±2.28)歲。對照組男30例, 女12例;年齡62~73歲, 平均年齡(66.52±2.1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颊呔瞎谛牟≡\斷標準, 且排除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和存在精神障礙等疾病患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前5 d, 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 治療5 d后, 采用硝酸酯類與他汀類等藥物進行干預性治療[2]。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口服, 100 mg/次, 1次/d。觀察組采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 口服, 75 mg/次, 1次/d [3]。兩組治療周期均為14 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APTT、PTA、PT。參考文獻[4]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2例, 有效21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78.57%。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1例, 有效9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24%。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APTT 、PTA、PT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APTT為(24.52±2.15)s、PTA為(0.89±0.08)、PT為(11.98±1.75)s, 治療后分別為(36.51±2.72)s、(1.02±0.08)%、(12.51±2.21)s。對照組患者治療前 APTT為(24.91±1.17)s、PTA為(0.88±0.06)、PT為(11.87±1.18)s, 治療后分別為(30.12±2.56)s、(0.88±0.07)、(11.29±1.13)s。治療前, 兩組患者APTT、PTA、P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APTT、PTA、PT均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 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冠心病一般的發病人群為老年群體。常見的癥狀有心肌供血不足、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5]。從目前臨床來看, 其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阿司匹林屬于經典抗血小板藥物, 也是一種環氧化酶抑制劑。不僅可以抑制血小板環氧酶出現, 還可以降低血小板中的血栓素A2, 加快前列腺素(PG)合成, 最終實現抗血小板凝集與抗血栓的治療目的[6]。

阿司匹林主要是顆粒狀, 相比之下, 溶解的速度較慢, 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胃腸道方面的不良反應。氯吡格雷屬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 主要作用是對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進行抑制[7]。一旦肝臟激活后, 就會出現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相互結合的情況, 血小板活化提升, 抑制血小板凝集, 并且還能預防冠心病引起的并發癥。在使用氯吡格雷后, 2 h就可以看到較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 高于對照組的7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APTT、PTA、P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APTT、PTA、PT均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 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园l現, 冠心病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較多, 由于身體素質較差, 并發癥較多, 在用藥的時候, 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藥物的選擇, 從而提升治療的安全性, 體現更高的實踐性意義。其中, 與阿司匹林比較, 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減少了不良反應與危險因素的出現。換句話說, 氯吡格雷藥性較為溫和, 相比之下, 不容易引發不良反應, 抑制糖蛋白 GPⅡb/Ⅲa活性, 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8, 9]。

綜上所述, 與阿司匹林比較, 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更佳, 安全性更強, 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可以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車越名.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的比較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18):9-10.

[2] 扈秀麗, 李予文. 華法林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療的安全性.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 26(1):58-60.

[3] 楊俊, 凌峰, 張召才, 等. 冠心病患者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過程中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1, 20(11):1183-1186.

[4] 黃歡彩, 孫暢. 硫酸氫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對比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23):92-94.

[5] 柏冬梅. 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效果評價.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28(11):156-157.

[6] 楊珍旭, 劉信, 徐曉佳, 等.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4071例穩定型冠心病的大樣本病例臨床回顧性研究.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3(11):21-23.

[7] 翟曉江, 李曉順, 朱一丁, 等. 國產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穩定型冠心病的多中心、前瞻性、雙盲臨床對照試驗研究. 遼寧醫學雜志, 2015, 29(3):172-173.

[8] 王源泉, 張曉靜, 鄒建華, 等. 硫酸氫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冠心病對凝血指標、血小板聚集率的影響. 中國醫藥科學, 2017, 7(6):23-26.

[9] 張露. 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2):9-10.

[收稿日期:2019-05-28]

猜你喜歡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
餐前還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樹”
冠心病一直沒有癥狀,是不是治愈了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45例臨床分析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小劑量尿激酶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
中醫導痰祛瘀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臨床療效觀察
腸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應戒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