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藥物督導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作用分析

2019-12-16 08:11謝家隆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32期
關鍵詞:合理用藥臨床

謝家隆

【摘要】 目的 觀察抗菌藥物督導對臨床合理用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予以抗菌藥物督導;另選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未采用抗菌藥物督導。對比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抗菌藥物不合理實用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1.00%, 低于對照組的7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為11.48%, 低于對照組的35.5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抗菌藥物督導臨床應用具有良好導向, 可有效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情況, 適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 抗菌藥物督導;合理用藥;臨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87

隨著臨床抗菌藥物的普及, 抗菌藥物濫用情況日益嚴重, 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不僅會提高細菌耐藥性, 減低藥物治療效果, 也會加大臨床毒副作用發生幾率, 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 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治療周期, 增加患者治療負擔, 臨床規范抗菌藥物是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咕幬锒綄腔诳咕幬锵嚓P法律法規與醫院藥物使用相關制度, 對患者臨床用藥治療進行指導, 針對以往臨床存在的藥物不合理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 由專業的督導人員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調整, 可有效降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以及耐藥性情況的發生, 利于提高臨床治療質量, 充分發揮衛生資源, 減少患者經濟壓力[1]。為了保障患者合法治療權益, 響應國家大醫改政策, 特于2018年1月于本院開展抗菌藥物督導, 與2017年1~12月的病歷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52例, 女48例;年齡33~72歲, 平均年齡(51.26±7.26)歲。對照組男50例, 女50例;年齡31~70歲, 平均年齡(50.18±6.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對本項研究知情;②患者年齡在31~72歲, 均有良好的認知功能及閱讀理解能力。

1. 2. 2 排除標準 ①語言溝通障礙、精神類疾病患者;②藥物過敏史患者。

1. 3 方法 觀察組予以抗菌藥物督導, 對照組未采用抗菌藥物督導。本院特于2018年1月成立抗菌藥物督導小組, 對2017年1~12月用藥不足情況進行歸納和分析, 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用作臨床抗菌藥物督導工作中, 具體內容包括如下。

1. 3. 1 完善用藥督導體系 加強藥物管理, 指定業務院長負責, 由藥學部及醫務部對藥物管理工作進行落實, 對工作流程進行統一制定, 并傳達到各個科室, 要求下屬科室掌握相應抗菌藥物使用原則及相關規章制度。

1. 3. 2 加強醫護人員合理用藥意識 對院內醫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 主要培訓內容為抗菌藥物相關知識, 將抗菌藥物的使用納入日??己?, 提高醫護人員學習熱情;組織醫務人員簽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承諾書, 加強醫院管理, 制定獎罰制度, 一方面可有效激勵醫務人員規范使用抗菌藥物, 一方面對抗菌藥物不規范使用醫務人員進行批評或通告, 提高合理用藥意識;可通過開展座談會等方式, 對以往臨床用藥錯誤情況進行糾正, 改變醫務人員用藥過程中的錯誤習慣, 提高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水平[2]。

1. 3. 3 實施和用藥三階段監控 即臨床用藥前查房、臨床用藥指導及合理用藥檢查, 確保臨床用藥有效、安全、經濟等原則;動態監測醫藥收入占比, 采用月通報與周通報的方式進行統計, 對藥品收入比例超標或未達標準的科室及醫務人員進行調查, 分析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找到原因給予應對干預[3]。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主要包括:聯合用藥不合理、用藥種類不合理、用藥劑量不合理、療程不合理及其他等, 對比兩組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1.00%, 低于對照組的7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為11.48%(7/61), 低于對照組的35.53%(27/7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為了貫徹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內容, 特對本院2017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 發現存在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為了規避藥物不合理使用, 于2018年開展抗菌藥物督導工作[4, 5]。

抗菌藥物的濫用主要由于醫務人員抗菌藥物相關知識缺乏, 合理用藥意識薄弱, 臨床應加強抗菌藥物相關知識的培訓, 院方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及咨詢平臺, 積極幫助醫務人員提升業務素質, 提高個別醫生的自我約束, 加強臨床監管, 對醫藥收入占比進行把控, 完善院內信息技術, 對抗菌藥物進行分級, 對醫務人員抗菌藥物使用開設權限, 加強院內抗菌藥物督導, 減少醫療隱患[6, 7]。

本項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抗菌藥物督導臨床應用具有良好導向, 臨床應用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導向性、可推動性等特征, 可有效規范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 有效促進醫療質量的持續進步, 適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孟慶純. 抗菌藥物督導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作用分析. 系統醫學, 2017, 2(5):144-146.

[2] 許斌, 宋玎, 陳碧, 等. 基于PDCA循環理論的日常督導在兒童??漆t院管理中的價值研究. 中國衛生產業, 2017, 14(32):125-126.

[3] 張敏. 抗菌藥物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情況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1):169-170.

[4] 呂濤, 劉冰, 趙孝開, 等. 抗感染督導療法對燒傷膿毒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5):734-737, 741.

[5] 耿東升, 陳明, 劉田, 等. 新疆7所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管理的督查分析. 中國藥業, 2017, 26(10):80-84.

[6] 張曉庫. 我院外科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120例調查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7):8-9.

[7] 鄭芝欣. 抗菌藥物督導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作用研究. 中國醫藥, 2012, 7(9):1168-1169.

[收稿日期:2019-02-18]

猜你喜歡
合理用藥臨床
舒肝寧心湯治療心悸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眸慢性潰瘍59例臨床觀察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臨床用藥不得不說的抗生素耐藥性
180例門診患者用藥咨詢分析與討論
西藥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
臨床一得
臨床一得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