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存牌坊文化遺跡的地域分異及成因

2019-12-16 08:17王珊珊
祖國 2019年21期
關鍵詞:牌坊時期差異

王珊珊

摘要:牌坊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是中國地理環境、社會背景、經濟思想等眾多內容影響之下的產物,但是,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真正保存下來的牌坊卻是極少的,這些文化在不斷變革的社會中開始走向衰落。因此,在人們對于文化的保護意識不斷增長之下,對于牌坊文化的保護工作也變得更加的重視。據目前的調查顯示中國的牌坊文化分布存在著較大的地理差異,尤其南北最為明顯,南方牌坊文化主要是以孝廉文化為主,而北方則是京師文化為主。本文將南北方牌坊文化存在的差異進行了具體的調查,希望能夠為我國的牌坊文化保護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中國牌坊文化遺跡? ?地域分異? ?特征? ?成因

牌坊文化歷史悠久,在對眾多的文字材料進行考證中發現,針對牌坊文化的記載真可謂眾多,在中國文化典籍中,牌坊文化的蹤跡隨處可見,這些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中的燦爛一筆。在傳承千年的牌坊文化之中,很多的人都看到了牌坊這一區別于其它建筑的特殊之處,它既可以是表達人們對于豐功偉績的歌頌,又可以是對仁義禮智信的贊揚,還可以是對祖先的無限緬懷,可以說它將情感與景物進行巧妙融合的產物。但是,目前中國的現存牌坊建筑存在著極大的地區差異。本文對張玉艦《中國牌坊的故事》以及金其楨《中國牌坊》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并集合眾多參考資料對中國的現存牌坊展開了如下分析。

一、中國牌坊文化的演化

中國的牌坊文化傳承千載,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之一,針對這一特殊的文化地位,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與保護可謂勢在必行。相信在這一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的文化將會出現新的生機與活力。所以,以下將演化過程和分類進行細致分析。

我國的牌坊演化過程可以分成四個時期:第一時期,不同的時期蘊含著不同的價值,可以說牌坊從產生到繁榮的過程經歷了眾多的變遷,即使牌坊的形式眾多,但是它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大體相同的,那就是柱子和橫梁,對于這種由一根橫梁兩根豎梁建構起來的建筑,被稱為“衡門”。對于衡門可以說有著眾多的史料記載,在《詩經》中就提到了“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痹谖膶W家的筆下對牌坊進行了詳備的記載,從中不難看出牌坊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牌坊文化形成的初期;第二時期,在經濟的不斷的發展下,對于牌坊文化的重視程度也實現了逐步的提升,尤其是隋唐,牌坊的稱謂出現了改變,分為“坊”與“里”各坊之間相互隔離開來,呈現了不同的區域劃分,起初這種“坊”與“衡門”之間并無較大區別,但是在經濟的演變中,人們對于坊的建造也變得逐漸苛刻,更多的注重外形與建造藝術之美,將門的樣式進行了革新,稱為“烏頭門”,也就是被后世稱為“欞星門”的建筑。所以,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牌坊文化的延續時期;第三時期,對于衡門和欞星門來說,它們還不算是完全獨立的建筑,而到宋代則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時先進的經濟條件與各種不同文化的涌現,里、坊逐漸被一些城墻所取代,而坊則是演變成了一種新的形式,并逐漸獨立成為了一種新的建筑樣式??梢哉f它是自成體系,更加的注重裝飾性和藝術性,呈現地點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逐漸應用運祠堂、廟宇等。這一時期常常被稱為牌坊的獨立與發展時期;第四時期,對于牌坊來說它蘊含著眾多的文化內涵,因此,歷來受到不同朝代的推崇,在時代的演變之下,牌坊也實現了自身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以至于在宋代因其固有的標識性、代表性等功能而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可謂是牌坊文化的輝煌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化樣式眾多,內涵豐富,人們將最初的簡單牌坊進行深度的加工,將一些稀有動物雕刻在上面,更加凸顯出了牌坊的氣勢恢宏,清朝時期大型牌坊眾多,所以說,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牌坊的鼎盛時期。

二、中國牌坊的地域分異特征

提到牌坊眾多的人都會想到牌坊文化濃郁的徽州地區,牌坊文化也一直備受推崇。牌坊文化總體來說呈現南多北少的特點,在北京、安徽、浙江等地牌坊較多,但是在一些北方地區像吉林、黑龍江、寧夏等地區少有分布,因此,牌坊的分布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一)牌坊種類繁多

牌坊并不是單一的文化建筑形式,而承接了眾多的文化意蘊,分別從標志坊、廟宇坊、節孝坊、功德坊、陵墓坊、百歲坊、宗族坊展開了分析,提到標志坊和廟宇坊,最先聯想到的就是北京,這座現代化與古代文化相交融的城市完整的向人們展示了牌坊文化,而節孝坊、功德坊則是集中在沿海地區。這四種牌坊在中國的數量相對于陵墓坊、百歲坊、宗族坊來說數量還算充足,陵墓坊、百歲坊、宗族坊這三種牌坊在中國現存的牌坊文化中數量較少,局域分布特征明顯,陵墓坊多分布于津京冀地區,百歲坊、宗族坊則是在江浙一帶。

(二)牌坊結構眾多

對于不同地區的牌坊樣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于牌坊來說,南方存在較多的是石牌坊,提到南方牌坊不得不提的就是棠樾牌坊群,結構布局十分嚴謹,精雕細琢,七座牌坊拔地而起,生動形象的為我們展示了當時的人文內涵。北方牌坊結構眾多,有木牌坊、琉璃牌坊、石牌坊等,北方尤其以北京牌坊文化最為突出,北京木牌坊的數量眾多,牌坊上沿較短,多用黑色進行布瓦,琉璃牌坊都是一些廟宇、教育領域等,例如國子監琉璃牌坊。石牌坊則是多用于陵墓和景園為主。

三、中國現存牌坊文化地域分異的成因

牌坊文化雖然是極具個性化的建筑,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它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影響,例如經濟、文化、保護程度等,但是總的來說則是地理差異導致的。

(一)經濟差異的影響

牌坊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經濟水平影響的,不可否認的是經濟發達地區的文化會更加的多樣化,這就為牌坊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中國的經濟水平呈現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從南方向北方遞減的總體趨勢,所以,現存的牌坊也呈現著這樣的分布格局。在明清時期牌坊文化發展到了頂峰,國家出資建造牌坊,在清代國家手工業、農業、貿易水平都很高。在清代,在廣州等南方地區設立了海關——十三行,出現了一口通商的局面,廣州的貿易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而北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未能進行有效的對外貿易,所以,經濟面貌較為落后,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牌坊文化的分布差異。

(二)保護程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延續千年的大國,在中國伴隨著眾多的王朝更替,自宋代開始北方可以被稱為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牌坊出現較早,但是北方地區氣候十分的干燥并且伴有大風等一些惡劣天氣,這就導致北方牌坊文化的保護程度存在著很大的挑戰。而南方的天氣較為濕潤,在南方地區牌坊能夠適時而變,因地制宜,由木質牌坊發展到了留存較長的石牌坊,可以說南北方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與此同時 ,沿海地區和山地丘陵的內陸地區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在內陸地區,一些地形十分不利于建造牌坊,而且這些地區擁有較大的風蝕地貌,這些自然條件也是導致差異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石牌坊可以說是見證了王朝的興衰,驗證了時代的進步。

四、結語

眾多的牌坊,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相信在牌坊文化的影響下,中華民族能夠更加深入的去體悟歷史。雖然,牌坊文化在種類、結構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南北差異,但是,相信在不斷的交流中能夠實現牌坊文化新的發展。本次的論文雖是基于牌坊的現存數據和相關的材料出發的,但是在深度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相信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將自己對于牌坊文化的了解變得更加的深刻。進而為牌坊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鄧佳麗.石牌坊[J].美與時代(中),2018,(08):151.

[2]劉仙芝.淺談中國古牌坊[J].大眾文藝,2015,(15):55-56.

[3]麻勤.中國牌坊文化遺跡空間分布特征與旅游資源價值評價[D].南京師范大學,2015.

[4]董春.徽州牌坊文化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猜你喜歡
牌坊時期差異
相似與差異
清代時期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運城解州關帝廟牌坊掠影
4300噸擠壓機牌坊安裝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西遞牌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