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

2019-12-17 21:34龔燕軍
魅力中國 2019年37期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模式

龔燕軍

(北京師范大學新余附屬學校,江西 新余 338000)

在當今社會,各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學校之間的競爭同樣激烈。一方面,它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來說,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物理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在教學實踐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效果。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未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主動性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教學能力的發揮,課堂教學由教師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結果導致“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表現出來,學生不能激發內在學習主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很少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這不僅削弱了物理教學的有效性,而且影響了“理論聯系實際”這一理念的實踐。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者,盲目地灌輸知識,這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1]。

(二)教師照本宣科,實驗教學較少

與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相比,高中物理的豐富性大大增強,很多物理知識點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練習,但是縱觀當前一些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并沒有將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練習起來,學生無法理解物理知識在現實中如何應用,因此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逐漸降低了。在高中物理課上,一些教師不知道如何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如何幫助學生在特定實驗中感受概念和定義的深層含義。甚至在少數高中物理課上,一些教師直接取消了實驗課程,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極為不利的。

(三)教學目標單一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都比較討厭一項工作,那就是教案,課程計劃就像一個腳本,不僅要設計本次課程,而且要設計第二天甚至一周的課程計劃,全面考慮學生應該學習內容。在設計課程時,教師需要思考,除了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之外,是否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和擴展新問題。顯然,在當前的課程中,教師對于教學設計的熱情不足導致教學計劃單一,導致課堂教學枯燥無味。

二、高中物理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一)在新課程教學中采用“發生式”教學模式

發生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重視學生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靈感,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指引學生發現正確的物理認識。并且深化對這些理論知識的認識程度。在發生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觀地位得到充分重視,特別是學生在根據教師設計的自學大綱促進自學的過程中。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和討論予以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主交流,可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探索物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表現,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下一步的教學策略。

(二)在學生復習過程中應用“結構式”教學模式

結構化教學模式是深化學生知識結構、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加強對事物內部關系和物質變化規律的掌握和理解,同時,它也是一個有機地連接學生已有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的知識構成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2]。物理學科是系統的、邏輯性的,這些特征在傳統物理教學中被忽略,主要是因為教師過于強調課程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缺乏針對不同章節的理論和知識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知識結構缺乏完整的體系。在結構化教學模式中,教師必須首先鼓勵學生理清不同章節的知識,實現知識語境的異化,發現不同章節的知識與理論之間的聯系。教師要重視學生反饋的問題,對于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問題應予以匯總解答,在答疑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將分散的物理知識點與整個物理學習的框架結合起來,實現對學生知識網絡的優化。當學生初步了解知識背景后,教師可以列舉不同章節的練習,讓學生解答,在答案講解中深化學生知識的系統性掌握,也達到了測試學生知識體系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找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次課堂設計中進行改善。

(三)在實驗課上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模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通過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現象,了解現象背后的本質,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應重點對如何進行實驗進行指導,也就是實驗方法的指導,對于具體實驗步驟,則可以應該讓學生自己操作,進行必要的試錯,從而體驗物理實驗的樂趣。教師要做好實驗課的課堂設計,讓學生通過實驗課提高探究能力,培養質疑精神,養成嚴謹科學的實驗態度,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物理實驗中,教師應注意建立實驗情境,即將實驗項目與生活相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和發現問題。同時,要注意學生對實驗的思想和結果的總結。要求學生明確要注意的問題,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使學生體驗成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主動性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實驗結束后,學生可以自由討論實驗結果或交流新的,教師要允許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犯錯,并在最后進行總結和糾正,實現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

結束語:

總之,教師通過建立高效課堂,學生可以快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相關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應走建設高效課堂建設的道路,注重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改善學生綜合素養,為今后的成長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

猜你喜歡
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模式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六)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留言板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處處留心皆物理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