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團子

2019-12-17 22:10
時代郵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成團木盆米漿

正月十五元宵節,千家萬戶吃湯圓。而我的家鄉,元宵節卻不吃湯圓,以吃團子為正宗。團子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特色小吃,其寓意也是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做團子,得先用一口大陶器缸或大木盆將糯米和黏米混合浸泡。每年元宵節,我母親就會在前一天把米浸泡好,用石磨將浸泡的米磨成漿。

磨完米漿后,母親將一塊白色的土布墊放在裝有米漿的木盆上,再鋪放厚厚的稻草灰將所磨米漿中的水分吸干。這種吸水方法是一種技術活,如果吸水過了,沉淀的米漿太干太硬太粉,無法捏弄成團狀,即使勉強捏成,蒸出來的團子也會開裂,味道干巴巴的;如果吸水不到位,沉淀后的米漿太稀,蒸出來的團子吃起來就會淡然無味,且拿在手上也粘手,很不方便食用。

在米漿沉淀的過程中,母親就在一旁做餡子。她先將大鐵鍋洗凈,放入菜籽油,待油燒至八分熟時,將之前已剁碎成小丁的主料臘肉(或五花肉)、干豆腐、胡蘿卜、蓮藕等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鹽、大蒜籽和辣醬,翻炒到七分熟左右,一直干炒到不留湯汁為止。

炒好餡子,母親便開始包團子。她將凝固后的米漿泥捏成小團后用雙手壓扁并旋轉成一個小窩,然后用勺子將炒好的餡子放入窩內,包裹成團狀,再將做好的團子放入大鐵鍋里放上小半鍋水,水上放著一個圓形的竹匾。做好的第一個團子必須放在竹匾的中央,然后依次呈圓形擺開,竹匾放滿后,看上去像一朵盛開的蓮花,很美。

蓋好木鍋蓋后,就開始蒸團子。團子蒸熟后起鍋,母親留下元宵節當天食用的,將剩下的團子擺放在木板上,待團子冷卻后再抹上一層面粉,然后放在干燥密封的地方保存,以備日后食用。

母親現在已經老了,不僅再也推不動石磨,甚至團子里那五顏六色的菜餡也分不清了。近些年來,每逢元宵節,我家所吃的團子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這些團子,沒有了母親親手做的那份香甜與綿軟了。母親親手做的團子,在我記憶的深處芳香著,這種香味,是鄉愁的符號,一直在舌尖上繚繞纏綿。

猜你喜歡
成團木盆米漿
一個好辦法
一個好辦法
名槍六杰成團記
領巾成團食之有道
追夢人
米漿種類對傳統灰漿性能的影響
吾飲良品
劉川(二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