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

2019-12-17 21:34熊燕
魅力中國 2019年37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教學模式過程

熊燕

(南昌外國語高新學校,江西 南昌 330029)

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本質就是讓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學習,慢慢的擺脫教師的束縛,不再依靠教師的引導去理解知識,而是能夠對教學內容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在自主思維的引導下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摒棄傳統小學語文課堂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激發

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熱情往往源自對于學科的興趣,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科失去了其本身的趣味性,更多的是成為了考試和升學的工具,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也逐漸淪為了分數的奴隸,長期的單一學習方法,導致本就處于被動認知的學生更加難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模式化的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讓學生漸漸喪失了對于學科本身的探究,對學習興趣逐漸下降,不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和學生能力的發展[1]。

(二)“高分低能”成為普遍現象

“高分低能”指的是學生成績優異,但是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卻差強人意,這種問題的出現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問題。教師學生過于注重分數的思想導致雙方在知識互通的過程當中忽略了知識運用的交流,所以學生的解題技巧在逐步上升,教師的教學戰果在不斷擴大,但是在這美好現象的背后,是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于知識的具體運用沒有經驗,導致學生在生活當中不能學以致用,這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教師教學模式難有創新

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習慣了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在課堂當中失去了主導性,被動認知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失去了主動權,而且長期的被動認知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教師乏善可陳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沒有幫助作用,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傀儡,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二、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想要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那么教師要在教學當中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時刻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提升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學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以發展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為核心目標,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價值,精準把控教材內容,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情境。另外要注意時機的把控,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讓學生能夠一定程度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自主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是教學當中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提升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利用問題導學、課堂導入、趣味化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當中慢慢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學習當中及時總結,自我反思,在長期的自主學習當中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提升[2]。

比如教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用問題導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前提出問題“小女孩在擦亮火柴的時候都看到了誰?看到這些人反映了小女孩什么樣的心理狀態?”用啟發性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體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強化學生知識構建,培養自主思維能力

重視學生語文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教師可以發現,學生語文能力的沉淀需要長時間的語言實踐積累才能夠逐步成型,而知識框架構建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去開展的,教師的教學和學習經驗只能起到引導作用,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將新舊知識結合和總結才能有效的塑造自身的知識框架。構建知識框架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有效的發散自身的思維,充分的進行思考,對知識之間的銜接有進一步的把控,對知識的吸納和汲取能夠更進一步,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知識內化和外部拓展,讓學生對教材內容中的信息進行收集、提取、總結、儲存,這一系列的行為都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能夠有效的深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做好學前鋪墊,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定期反思,強化學生的知識構建,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完成知識內化和外部拓展,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思維能力的強化。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教學模式過程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培養思維能力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培養思維能力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