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初一新生數學思維轉變與提升的思考

2019-12-18 07:09常青
魅力中國 2019年27期
關鍵詞:新生公式題目

常青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東溝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 224400)

數學思維首先是一種思維活動形式,是指用數學方法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素質教育指出,在數學思維方面初中生要具有如下思維:包括數形結合、類比、同類合并、轉化、特殊與一般化和對稱變換等,面對這些小學并沒有接觸過的新的數學思維,初中新生往往會保持著好奇的態度去探究,但是一旦面臨問題便會手足無措或者覺得自己與數學無緣,甚至放棄數學,所以,如何讓學生順利完成數學學科小升初的過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初一新生數學方面存在的主客觀問題

(一)學生身心特點的復雜性

學生在小學升入初中之后,隨著年級的增加身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增長,例如:獨立性思維明顯;思維的可塑性較強;對學習的渴望不斷增加。但是也存在著耐力和持久力較差的現象,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點的不斷增多,對知識點的理解力度增加,具有思維惰性的學生往往半途而廢,使學生出現對數學學習產生逃避任務和畏難情緒等問題。

(二)學生個體間和個體內的差異性

學生之間隨著年級和年齡的增長差異愈發明顯,且同一位學生在不同學段也是有所差異的。例如,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小學期間數學成績不錯,數學基礎較為扎實,認為不用很努力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并且將這種觀念帶至初中,因此在課堂上放松自己最終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也有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差強人意,但是在進入初中后學習觀念有所轉變,開始對數學學科保持極大的好奇心并發奮學習最終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三)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完整性

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較具有更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課程內容前后聯的聯系性也更加緊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沒能及時跟上教師的思路,很有可能會影響后面數學內容的學習,學生知識產生脫節后很有可能與初中數學學科無緣。

二、初一新生轉變數學思維的對策

(一)教師方面

1.教師要使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得到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教師教學所不能避免的現狀,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學習知識,還要掌握必備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并且鍛煉其運用所掌握數學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后逐步探索出思維的奧妙。

2.教師要肯定學生思考的結論。學生的知識和經驗還存在欠缺所以所預想的答案并不能做到盡善盡美,教師要知曉學生發展的這一特點,肯定學生勤于思考的結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積極引導學生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方式,構建正確的數學思維。

3.教師要啟發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數學學習的最終歸宿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住公式和定理,而是要能夠將數學學習的內容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要使數學走近生活,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熱忱。例如,常見的聽裝可樂的瓶子是圓柱體,那么教師可以對其展開開放式提問,可以問學生怎樣設計才能最省料的問題等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二)學生方面

1.重視數學公式和定理的理解。面對初中數學所講授的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很多學生產生了思維惰性,遇到題目時再去課本中尋找公式,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進行背誦,從而產生記憶不牢靠最終導致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對此,學生要理解公式和定理,記住其特殊情況而非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層面,并且要將公式和題目相結合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而不要一味地死記硬背。

2.重視錯題和類型相似題目的積累。無論在學習的哪個階段,題集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對題目進行總結才能知曉在自己已有的能力下能夠解決哪些題目,而哪些題目還是軟肋,甚至哪些題目經過多番講解仍然不會,是需要在考試時酌情放棄的。學生反復查看題集,對經常出錯的這一類題目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真正掌握了這些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學生若在初一就能形成這個良好的習慣,那么初二初三就不會產生做諸多題目而成績卻依舊沒有提高的困擾了。

(三)重視和他人的學習討論

“面對不懂的題目要虛心向同學或老師請教?!边@是初中生的家長常叮囑自己孩子的一句話,同樣,這也是教師經常叮囑學生的一句話,這句話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很多同學還是不去做,要不就是對該問題不夠重視任由問題發展,要不就是覺得問問題如果太簡單會被同學和教師恥笑很沒有面子。但是閉門造車的學習方式只會讓你囤積的問題越來越多,漸漸多到難以解決,使諸多學習板塊存在漏洞,知識出現脫節的現象,最終導致對該學科喪失學習的信心,甚至放棄該科目的學習。

結語:數學學科作為各個學段中一門重要的學科,能否達到較好的學習水平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對此小升初銜接期的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該時期身心發展特點來展開教學從而幫助學生轉變數學思維,而學生應該在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從而師生共同努力順利度過初一新生小升初的銜接期。

猜你喜歡
新生公式題目
組合數與組合數公式
排列數與排列數公式
重獲新生 庇佑
等差數列前2n-1及2n項和公式與應用
唐朝“高考”的詩歌題目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例說: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追根求源
新生娃萌萌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